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李四海游记》
李四海游记

第24章“仙师”

“唉。”李平风长叹一口气,他知道自己夫人在担心什么,事实上他自己还要更担心一些。

最近这些日子,反常的事情实在是多了太多,野狗都能变得跟骏马一样高大,更别提原本就有的那些猛兽了,反正现在隔三岔五的就有不好的消息从各处乡村之中传来,虽然有时候也会紧跟着传来“某某仙师斩杀大妖”的消息,可总归还是人心动荡不安,现如今日日都有络绎不绝的百姓拖家带口的往城里赶,不求奔个富贵,只愿有个平安。

因为城里由几个富户联合,又经李家和林家牵头,共同请来了一位“仙师”坐镇。

一直等到他的背影消失不见,李四海才惊觉:“我为什么会和一个之前从未见过的人聊了这么多?而且直到他离去,我都没来得及问他的名字!当然,他也没问我的。”

这时他又想到大汉临走时说的话,不由得有点疑惑,“什么新朋友、小朋友的,小朋友不都能长大吗?又是到处都有叫未名的,谁家小孩取这名啊,跟那大妖怪一个名字,真是倒了大霉!”

——他在高云那里听说过向阳城的妖患就是一只叫做未名的妖物制造的,但在他的角度上,那是一只很恐怖的妖王,绝不会是什么“小朋友”,由此也不会做出直接的联想,所以他一开始就排除掉了正确的选择。

他们都是这样的想法——除了“仙师”姚兆本人。

想他姚兆一介散修,吃的就是个“逢凶化吉”的本事。

何谓“逢凶化吉”呢?

那当然就是没有遇到凶邪事物的时候,就显显道法,虽然自己只是布识境圆满的修为,可修士就是修士啊!那毕竟是与普通人不同的,像是牵引什么不算大的物件啊,或者用灵力梳理一些常人的身体、达到一种类似于清洗污浊的治疗效果啊,又或是制造一些视觉上的非同寻常的效果啊,这都是他可以做到的嘛。

这样就能从普通人那里收到钱财了,实在是简单又轻松。

而如果遇到凶邪事物了,那就跑啊!

“我姚兆别的本事都是唬人的,可这一手纳灵藏气的法门是真的不赖好吧!”姚兆时长这样自我感叹。

是的,借着一手纳灵藏气的法门,他总是能在发现祸端之前就溜之大吉。

这不就是“逢凶化吉”?

这可太逢凶化吉了。

不过这一次的事情就有些麻烦了,几天前只是有消息说外面的山村里有体壮如牛的孤狼吃人,只吃掉了七八个人,村民就整体往城里搬家了,路上也没有再遇上这只“大狼”,那时候姚兆想着,至少这城里还是安全的,一般的野兽或是机缘巧合之下有些异变的野兽,都不太敢到城池中来作乱,于是姚兆也还算安定,只是用“庇佑城内百姓,无暇分身”的理由拒绝了出城斩妖除魔的请求。

但接下来又有消息说某个村里有一头家猪突然长出了长牙,体格也变得更加精壮,更是吃掉了喂养它的那一户人家,村里的百姓也如之前那个村子一样,开始了整体的搬家,可这只“大猪”竟然追了足有十里地才罢休!

这一下姚兆就感觉有什么不对劲了,但还说不出具体的根由,加上马上要过年了,城里这些个有钱人都是懂事的,应该又会献上不少钱财,而且年关之时人气鼎盛,总该少些妖邪之事才对,所以姚兆就压下了心里的少许不安,选择了继续留在这城里。

结果昨天又有消息传来,说有“大蛇”吞人,村民棍棒斧锄打去,那黑亮鳞甲却丝毫未伤,反而一个翻身又卷走两人,扬长而去了。

姚兆一合计,不对啊,这怎么离柳城越来越近了!

李四海之前思考那一连串的问题太出神了,并没有发现有三道灵光没入自己体内。

对大汉临走时说的话的疑惑之后,他又不禁想到之前的谈论内容,险些又陷入进去,李四海很是强调了几遍:“要‘如何’不要‘为何’!要‘如何’不要‘为何’!……”

今年他二人虽然知道李四海目前不在家中,却也还是早早起床,又早早的坐在了这里,果不其然,日上三竿了也没等到李四海的半个人影子。

“成儿之前不是寄信回来说今年年节一定会回家来的吗?”刘柳忍着伤心的泪水,诺诺的说到,“他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麻烦,耽搁了?”

“啪!”

大汉已经离开了,甚至没有等到天亮。

这样一番自我洗脑下来,他才总算是控制住了自己不要多想,接着又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约束:

“以后涉及到‘天地’两个字的,都不要去深究了,嗯,至少虚轮境之前都不去想这些!”

李四海又开始了返家的路途。

李平风一巴掌拍在椅子扶手上,“修仙修仙,修了那仙,他就不是人了?仙人仙人,那仙不也还带个‘人’部首吗?”

刘柳与他并排坐在另一张椅子上,闻言眼眶又有些湿润了。

两人细想从前,大年初一第一天,从来都是自己两人坐在这里,李四海就会过来请安拜年,然后李四海就能收下一个大红喜包。

收拾收拾思绪,李四海便开始修习静心决,一直到天明时分,一缕阳光照进了破庙,他才睁开双眼,听得庙外鸟雀鸣响,闻得山林中花香阵阵,只觉心情大好。

“走也!”

这年头,“仙师”两个字就意味着平安呐!

那些一心进城的百姓是这样的想法,原本就在城里的百姓也是这种想法,城里的富户们也是这种想法,李平风也是这种想法,他甚至想着,自家儿子要是赶紧到了城里,也就安全了,以后还可以花些钱让“仙师”教他修仙,这样不就都安全了吗?

——

这是第一个自家儿子没在府中过的新年,李四海的两位高堂心情都不是很好。

事情就是这样,有些经历潜移默化的就会成为自己后来的助力,但你永远也想不到什么时候才会遇上这样的经历,就像李四海此前也绝不会想到,自己的跨年时刻竟然是在与陌生人的谈论中度过的!可惜,这也算是自己第一个不在家过的年了。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