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帝本纨绔》
帝本纨绔

第一百五十八章 以民为重

【掌权者做的每个决定都关乎着万千百姓的生死,所以万事当三思而后行。】

【社稷当以民为重,君为轻。】

【龙儿,这世界上没有两全其美的事情,我们也永远无法预知以后会发生什么,所以能做的只是做好当下。】

“启禀皇上,自入春已来,天府是滴水未下,这正是春耕的时候,可那土地却被太阳烤得干裂,没有人敢往地里下种子。”

“太守害怕耽误了春耕,吩咐底下的城区,乡村播种春耕,可那种子却大片大片的死在田中。”

“城中已开始闹起饥荒,太守连忙下令封城,特地派属下送来八百里加急文书,还请圣上定夺。”

楚乘龙的决定自然如一个平地惊雷,将群臣炸成了一锅粥。

右相的人自然是满脸的高兴。

“皇上圣明以江山社稷为重,以百姓性命为先,臣替天下百姓叩谢陛下隆恩。”

那光禄寺卿却还是一副不死心的模样,还想继续开口说着什么?却被一旁的同僚扯了扯袖子,才没有开腔。

一直到下朝,那光禄寺卿还是一脸的担忧,忍不住的长叹。

本以为就是一场普通的旱灾,帮助百姓渡过面前的日子,过些时日天气转好了,一切自然就豁然开朗了。

楚乘龙手头的事情多,也就没有再多心。

自从知道那观澜,是北冥来的刺客,楚乘龙的心中就一直打着主意,时不时的就到她面前转转。

今天忙完政务,命令底下的巧儿准备了北冥的一些特色吃食,先来找观澜用午膳。

鲜嫩的烤羊腿,没有切成小块,而是按照北冥的习俗,在院中搭了一个小火炉,将已经烤好的羊腿,架在上面温着。

一盘的桌子上还放着一把精致的小匕首,这是北冥的吃法,吃多少自己动手割。

楚乘龙倒是第一次见,觉得还挺有趣的,拿着那把小匕首来来回回在羊腿上划拉着。

瞧着底下人摆弄的差不多了,楚乘龙立刻朝着宫殿里喊着。

“观澜,今日,这些吃食都是按着北冥的习惯准备的,你确定不出来尝尝。”

观澜一脸的小心谨慎,对着他的话充了不闻,也懒得回答。

可门外的人却并不打算罢休,继续说道。

“可惜了,这么好的肉,孤劝你还是用些吧!今日可没准备别的吃食,不吃东西,你的伤口好的慢。”

“孤答应过等你好了就放你离开,这话可是算数的。”

听着这话的司马观澜,不由得拽紧了手中的拳头,多少有些咬牙切齿的模样,朝着门外而去。

一开门,愿中弥漫着烤肉的香味,就不受控制的朝她的鼻子飘来,司马观澜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径直朝着那只烤羊腿而去。

北冥的饮食,多以牛羊为主,主食一般就是烤得香脆的薄馕,表明一定还泛着微黄的焦香。

卷上烤好的肉,这一口下去,焦香的烤馕,配着咸香的烤肉流淌出来的肉汁,口感鲜嫩,味道丰富。

阔别已久的家乡的风味,让司马观澜也忍不住有些动容。

一直安安静静的吃着手中的食物,情绪有些低落。

楚乘龙自小受的教育便是食不言,寝不语,自然也没觉得她这样有何奇怪。

也在一旁安安静静的吃着自己手中的东西,虽然很是稀奇,可到底不是吃习惯的,楚乘龙觉得略微腻的慌。

可这机会难得,而且楚乘龙属实也没吃饱,正纠结着呢,突然脑子中灵光一动。

对着一旁的宫女吩咐到。

“去膳房里,给孤拿些可以生食的青菜,再去拿些酸桔来。”

站在一旁的宫女听着吩咐,恭恭敬敬的应声出去了。

索性也不差这一会儿功夫,楚乘龙干脆停下筷子,坦然看着对面的司马观澜。

她吃饭的速度极快,而且好像不怕烫一般,刚从腿上割下来的肉,还冒着热气呢,却见她直接就着馕,嗷的一口,就下肚了。

楚乘龙也没见她怎么咀嚼,那一口一个的速度就好像是有什么人在跟她抢似的。

天府因为占据天时地利的缘故,一直以来都是粮食大户,当地的百姓更是家家户户都靠种粮营生。

一般都是用来买卖,自己家中是不会屯粮的。

楚乘龙的脑子里乱糟糟的,努力的在脑子中模拟出每一种决策的后果,可一个声音在他却突然愈发的清晰。

那是小时候,父亲手把手教他的道理,此刻却在他的脑海中不断闪现。

一旁的光禄侍卿也毫不示弱,立刻出声反驳道。

能用上八百里加急文书,不是天灾就是人祸,天府四季如春,地势开阔平坦,是南唐的粮仓,也是纳税的大户。

毕竟地里啥都有,却不曾想,竟然闹起了旱灾,城中百姓,很快就断了粮。

若真是影响了春耕,那么今年的粮草,势必会紧张,到那时,怕情况更加危急。

却不料此话一出立刻就遭到了右相的反对。

“可也有规矩,遇站事多征粮草,如今,南边和北边都不安分,若是没有粮草,一旦动起干戈来,我们就非常被动。”

楚乘龙坐在上头,听着各方的意见,不得不说,每个人都说的很有道理,这天底下的事情就是如此。

并非所有的事情都非黑即白,所有的事情也自然是有利有弊。

站在底下的光禄寺卿,立刻站了出来朗声说道:

“启禀皇上,臣以为,今年粮食储量定然是紧张的,朝廷还是要早些多征收些粮草备用。”

一个主意,在楚乘龙的脑海中渐渐成形。

“好了,既然如此,此事孤决定,暂缓今年天府的粮草征收,告诉太守开仓放粮,一切以百姓为重。”

“启禀皇上,臣以为如此不妥,既然是旱灾,粮食短缺是必然的,可若是朝廷再多征粮草,那百姓的日子就更加苦不堪言了。”

“天灾减税,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

在场的诸位大臣们自然都知道,此事事关重大,所以每个人都静下心思,抓破脑袋以期想出一个万全之策。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