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荒生荒死》
荒生荒死

17古庙新颜

穿过广场到庙门口,只见前殿屋檐下有四根巨大的盘龙浮雕青石柱,但看得出来做工太不精细,还留着明显的雕琢刀痕。七级的白石台阶通上正门前的平台,手掌宽的红色木门槛有成人膝盖高,厚重的黑色木门上画着两位高大威武的门神,写着“秦叔宝”和“尉迟恭”。门楣上悬挂着一块木匾,从右到左写着“大德寶廟”三个鎏金大字。正门两边各有一副侧门,每扇侧门上画着一位天王。侧门边上的白墙上有八仙过海、吹箫引凤之类的彩画。东边墙面上嵌着一块白色石牌,标明是县级保护文物。

“这都多少年没来过大德庙了,重修后也没来看看,真是大变样了。印象中,庙前的广场是铺着砖,没有戏台,早前广场和戏台所在的地方是连成一大片,作为生产队的晒谷场。那时庙里乱七八糟,破烂不堪,看起来快塌了。小时候听爹说过,大德庙至少得有三百年历史,供奉着神农大帝、千手观音和送子娘娘,香火很旺。后来破四旧,几百年的木雕神像都被劈了当柴火,庙里被改成生产队的队部和粮仓。等生产队不在了,也就没人管,临近村民近水楼台,争先占用,鸡鸭猪牛等各种家禽活物往里头赶,各种笨重不值钱的杂物往里头堆。没占到的人把各道门卸走,在墙上乱开洞。前殿的四根大龙柱被人用砖头换走,村里有传言说是三金干的,说他趁着夜色垒砖替换石柱子,偷偷弄走卖钱。还有传言说,大德庙里的功德箱被三金撬开过,香火钱被他一扫而空。所以他爹‘小九’才得了现世报,被鬼推倒在地没人救,活活饿死、冷死。

三年前的春节,马来西亚的第二代华侨高永顺回村祭祖,说要出钱重修大德庙、重建小学。听说他特意从省里请来了古建筑专家,重塑了原来的神像,溪边的戏台也恢复了。他还在庙子东边买了一块地,新建一座禅院,有十来间瓦房,从省里的寺庙请来一位和尚当主持,兼着照管大德庙。前年秋天修好了,中秋节时大搞庆典,市里的剧团来连演三天戏。嗨,那时我没闲,也没心思来跟人凑热闹。”

高有寿放好自行车,走上台阶,准备推开正门进去。这时,“吱嘎”一声,左侧开了一扇门,走出一个老妇人,“哐当”又关上了门。

高有寿看着老妇人走过去,素衣素服,头上挽着发髻,面容清瘦,目光祥和,好像没见过,应该不是本村的,便开口问道:“阿婶,你可知道‘尖尾鸡’这时在庙里吗?”

到了大德庙前的广场,高有寿停下脚步。广场左手边是三进的庙子,右手边是临溪的戏台。庙门口两棵榕树被巨大的花台围住,花台侧面镶满各色瓷砖。榕树繁茂苍虬,粗壮的枝干劈开,被水泥柱子和钢管支撑着,榕须随风飘舞。庙子绿色的屋瓦,白色的墙壁,前殿屋脊正中处有两条戏珠的绿龙,两边各有一只绿色麒麟,屋角有各种人物和动物,身上贴满红绿黄黑的陶片,在西照的阳光下闪着亮光。

“唉呦,你这个家伙,还叫人家‘尖尾鸡’?没口德!他早就改叫‘明空’了。你谁咧?”老妇人扭头答话。

“阿婶,我是北边最西头的阿寿,高有寿。对不起,我找明空,以前的一些事,要跟他商量。”想到‘尖尾鸡’变成了明空,想象着他肥头大耳、满脸油光、凶神恶煞、不干好事却是一身出家人的装扮,高有寿使劲憋住笑。

等那老妇人走了,高有寿心里想:这位阿婶认识我老娘,我怎么没有听说过?不知道她谁?肯定不是村里的人。不管她了,往东边去找‘尖尾***。

“是啊,您认识她呀?”

“嗯,我从小就认识你娘了。你娘是苦命人啊!你这就去吧,明空在东边的禅院里,正跟普善师傅喝茶说话呢。”老妇人眼圈一红,手往东一指,转身走了。

“嗯,最西头的,高有寿,哦,你娘是不是叫林雅琴呢?”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