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崇祯:拯救大明从刷副本开始》
崇祯:拯救大明从刷副本开始

第11章黄雀在后钓鱼执法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虽然这句令后世无数人荡气回肠的话出自陈汤之口,但不可否认的是,汉武帝年间的数次北伐也是他能喊出这句口号的重要支撑。

而西汉对北方异族的重要转折点,就是这场元狩四年的漠北之战。

而甫一进入大漠,匈奴向导呼延格就很是尽职尽责的进入了状态,在最前面左顾右盼的领路。纵然如今的大漠娴静美好,但他的脸上却不见半分轻松。

“将军,我怎么觉得有些不对啊。”汉军能够征服匈奴,可不仅仅靠的是两位天才统帅。每一位将校手底下都总是有些能人的。这才进入大漠没多久,朱由检就被手底下一个百夫长凑上来低声提醒。

“有何不妥之处啊?”如果换了当初还没经历过社会毒打的崇祯帝,或者原本这个时空不知道是否存在的这个裨将朱权,只怕未必能意识到问题,但偏生如今的朱由检乃是后世而来,手里又捏着战役资源点这等利器,自然而然的对其他人多了几分提防,是以对这百夫长的提醒极为重视。

既然敢出来了,那就好办了。

“眼下尚未深入大漠,代郡大营亦离此不远。一旦动静过大,只怕会招来留守大营的守卫。届时事情闹到上头去,孰对孰错姑且不论,这场追随冠军侯名垂千古的战争却要和你我无缘了。岂不可惜?”

尽管早就做好了钓鱼的准备,但小弟的心情还是需要照顾到的。否则万一人家不听使唤了,届时总不好朱由检自己提刀上阵去砍人吧?

虽然不少先辈们好像都有带头冲锋的习俗,但作为一个充分了解自己战斗力水平的合格“战五渣”,朱由检可没有脑袋发热一头扎进骑兵混战里的想法。

考虑到这一点,安抚好愿意起到带头冲锋作用的小弟就显得至关重要。

用当皇帝的术语来解释,就叫“帝王心术”;用后世的话语来解释,就叫“职场心理学”。

作为一名合格的社畜,不算太合格的大明皇帝,朱由检对这项业务有着相当的熟悉程度,只不过理论和实践毕竟有些差距,欺负欺负读书少的大明勋贵们还成,想直接拿那帮饱读诗书的读书人开刀却是没办法的事情。于是他索性就先在副本里实验一二。

“将军果然神机妙算,卑下佩服。”那百夫长心不在焉的拱了拱手,调转马头去了军阵后方。

“诶?这……好像哪里不对,不是应该感激涕零纳头便拜的吗?怎么能不按剧本走呢?”有些无语的挠了挠脑袋,朱由检重新把精力放回到正在前面带路的向导身上。

说起来这向导确实对得起那高昂的价格,别的不说,想在汉军中找一个精通匈奴语的人才可不容易。这些人不是太老就是太傲,朱由检可不想去捧着那些傲娇少年。

与此同时,大漠边缘处。

“校尉大人,咱们这样真的没关系吗?”

“你还看不懂吗?冠军侯为什么要轻车简从深入大漠?难道真的只是因为补给困难?”为首的校尉恨铁不成钢的给了自己这个心腹一个暴栗。

“难道不是吗?”虽然额头上被敲了一记有些疼痛,但对于初上战场的少年来说,这点小挫折可没办法磨灭他的热情。

“哼,西线军已经注定了要采取大兵团推进的方式前行,以确保在吸引匈奴主力的同时防止被他们找到破绽,卫青的功劳被分润已经不可避免。可你以为卫、霍两家是开善堂的,会愿意这泼天的功劳被手下分走?如今冠军侯孤军深入,一旦被他做出点甚事来,霍家也将彻底成为顶级权贵,那时卫、霍联手,大汉还有几个权贵能与其争锋?如今他既然不仁在前,休怪我等不义在后。至于那个小小的裨将么,凭他也配用这么顶级的向导?到时候把那向导抢过来,我等才有与霍家小子竞争的资格。明白吗?”

毕竟,他虽然魂穿进了这个“副本世界”,大体上也继承了朱权的人际关系和基本记忆,但这次跟随大军出征是他第一次正儿八经的深入大漠,所以朱由检对手底下那些为数不多的曾经不同程度深入大漠的老兵也是极为重视,而这位主动提醒的百夫长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小的怀疑,有些老鼠跟在咱们后面。不知道将军打算……”这位百夫长显然也是个会来事的。虽然说是让朱由检拿主意,但从他眼里毫不掩饰透露出来的凶光就能明白,倘若朱由检当真有这个血性,他也是不介意对这些明面上或许还应该是友军的家伙动手。

而这位甘延寿的副手名气更大——陈汤。

就是那位提出“一汉敌五胡”的陈汤,而他的另一句话和汉宣定胡碑、封狼居胥一起名扬千古。

回望了一眼被马蹄践踏扬起的沙尘,朱由检的脸上露出了一抹如释重负的笑容:“没想到啊,还真有人迫不及待的跳出来了。来的这么早,我是该高兴呢,还是该伤心痛惜呢?”

代郡毕竟是汉军东路大本营,名义上一切事务由军方新贵冠军侯霍去病管理。此次远征又是汉武帝刘彻,也即当今天子亲自下令筹备,倘若闹出点什么事端来,大小将校都落不得什么好处。

要知道,他们眼下可是东路军。

而由于东路主帅霍去病采取的是轻装简从、分兵袭扰、直捣腹心的战术安排,所以东路汉军并不像卫青手底下的西路汉军一般采取结成车阵的方式大兵团集体推进,而是以千骑、五百骑或百骑为单位被霍去病撒进了茫茫大漠中。

百夫长只以为是有人盯上了他们的补给,殊不知身侧这个正言笑晏晏的顶头上司才是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诶?这?那百夫长也是个人精,虽然不太听得懂自家裨将的自言自语,但看上去似乎自己这位上级早有准备的样子?难不成……

这个年代还没有“钓鱼执法”的概念,但朱由检那并不算太伟岸的身姿却在此刻起在这位无名百夫长的心里种下了深深的阴影。

而朱由检不知道的是,许多年以后,这位无名百夫长有个比较有名的孙子——甘延寿。

更何况,既然对方主动放弃了情分,己方又何必故作姿态呢?

要知道,大本营能提供的补给可是有限的。一旦不能及时从匈奴部落或者某些“友军”身上掠夺补给,单单靠大漠里的绿洲可不够他们这支五百人的骑兵长期作战奔袭。

……

而对于眼下正骑在战马上春风得意的朱由检来说,那些魑魅魍魉之流,就怕他们躲在暗中搞事情。

这么说来也不算准确,毕竟朱由检只是暗中助推了一把某些消息的散播,他可没有无聊到主动传谣的程度。

只不过,鱼饵已经下了,鱼也已经上钩了。就是不知道,这次钓上来的,究竟是鲤鱼、草鱼还是会吃人的鲨鱼呢?

所以,即便有一两只部队不幸“迷失”,谁又能知道到底是他们不幸遇上了沙暴、抑或撞上了匈奴,还是被某些见不得光的势力灭口呢?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