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三国:我的爷爷是关羽》
三国:我的爷爷是关羽

第二百六十三章 二分天下

诸葛亮微微眯起眼睛,轻轻地摇晃羽扇,便猜到了关毅的心思,说道:“此计甚妙,孙权取荆州不成,如今又在寿春损兵折将。”

“而我军攻取西凉和长安,孙权内心定然不平,而我军又和魏国签订停战盟约,孙权得知后,必然心有不甘,恐会在背后闹出什么动静。”

关毅笑道:“正是如此,孙权登基称帝,必然有称霸天下的雄心。”

“此番北伐,虽然兵力损耗不大,可粮草却消耗巨大,我军无法大规模用兵西进了。”

关毅看着众将说道:“就算还有余力,但潼关天险,崤函之固,实在难以攻取。”

“如今司马懿率军在潼关镇守,我军若是强攻,必然会损兵折将,这并非明智之举。”

关毅沉思片刻,说道:“我军占据长安和西凉,拥有战马之地,正好可以训练骑兵。”

“在此之前,就算平定东吴后,与魏国划江而治,也未尝不可。”

“划江而治,二分天下吗?”

诸葛亮脸色微变,这和他原先三分天下的计划有所不同,但如今局势对大汉来说,已经发生了改变。

“好,就先和曹叡议和。”

诸葛亮说道:“先看孙权如何行动,只要我军兵精粮足,人才不断,何愁天下不定?”

“只是此事说来也不容易办,要知道其中的利害,该派何人前去?”

想来想去,诸葛亮也不知道该找谁才更合适。

关毅笑了笑:“当然是我亲自前去。”

“万万不可。”

诸葛亮赶紧说道:“你是我军的重要人物,怎能亲身涉险?”

关毅罢了罢手:“丞相无需担忧,若是随便派个人去,很难说明这其中的道理,曹叡自然也就不会相信。”

“他反而会以为我们故弄玄虚,如此一来,那就弄巧成拙了?”

关毅笑道:“只有我亲自前去,才能表达我们的诚意。”

诸葛亮还是有些不放心:“只怕魏国虎狼之心,而且他们刚刚丢失长安和西凉,会报复你来出气。”

“曹叡如今面临的是三线作战,他都不知该如何解决。”

关毅说道:“若是知道我们愿意和谈,自然会求之不得。”

“而且我军之中,已经有丞相和关羽将军坐镇,毫无后顾之忧。”

“其实我一人并不能决定全局,魏国有很多能人,岂能看不透这一点。”

关毅没有丝毫顾及:“倘若曹叡真要对我下手,那就是自取其祸了。”

“唉,话虽如此但你亲身涉险,这……”

诸葛亮面色纠结:“只怕回去之后,果儿会责怪于我。”

关毅笑了笑:“丞相多虑了,国之不存,何以安家?”

“我岂能以一人之安乐,而不为大汉的复兴着想?大汉若是不能复兴,百姓就会流离失所?我不能当这个历史罪人。”

“况且当年丞相孤身前往江东,舌战群儒,关羽将军也曾单刀赴会。”

“我作为后辈,又怎能不向前辈学习?”

诸葛亮见关毅有此气度,羞愧道:“如此说来,倒是我太在乎儿女情长了。”

关毅又道:“丞相,我军的手里,不还是留了几个后手吗?”

诸葛亮眼睛一亮:“没错,夏侯懋和张颌等人都是我军的俘虏,这也是我们和魏国谈判的资本。”

“夏侯懋乃是魏国驸马,张颌乃是三世老臣,如今年迈,这两人定然没有归降之心,留下无用。”

关毅说道:“只是杀了他们,反而会丢失天下人的人心,若是能做个顺水人情,放他们回去,又何尝不可。”

诸葛亮点头道:“如此也好,既然你已经想好了对策,那就依你吧。”

这一点诸葛亮也早就想到了,说道:“子毅所言极是,若是从长安东下,不如让云长从荆州发兵,进取中原。”

“可南郡未定,后防不稳,不能急于一时。”

关毅说道:“此次号召全天下一致对外,同仇敌忾,与曹魏签订盟约,昭告天下。”

“如此一来,曹叡必然会相信我军是真心想要停战,那我军讨伐东吴,也就有了机会。”

关毅一笑:“自然是帮助曹叡清剿倭寇。”

当晚,关毅召集众将。

关毅说道:“荆州战火平息,还有两年的休养生息,如今兵力充足,粮草充足,能和东吴有一战之力了。”

诸葛亮眉头一挑,说道:“子毅,我军与东吴约定伐魏,虽有吕蒙背刺,可我们以大汉自居,先帝以仁义取天下,所以天下豪杰纷纷来投,若是举兵伐吴,只怕会失信于天下。”

“那是自然。”

“哦?”

诸葛亮好奇道:“这倭寇远在东海,隔着中原,曹叡怎么可能会让我军的兵马通过中原。”

“无需派兵。”

“当然。”

诸葛亮点头道:“只是倭寇远在徐州,与我军并无关系。”

“若是孙权一直往寿春用兵,我们便可支援曹叡全力剿寇,而我军也可在荆州牵制东吴,趁东吴和曹魏在寿春交战,我军也可趁机拿下南郡。”

诸葛亮大笑:“好啊,此乃一举两得之计,孙权接下来就要遭受两线作战,恐江东不保。”

关毅说道:“如今我军攻取了西凉和长安,兵马需要休整,内政百废待兴,西北之地,两年之内不可再多动兵戈。”

诸葛亮点头道:“子毅所言不错,只是这倭寇之事与东吴有何关联?”

关毅一笑:“丞相,可闻魏国的倭寇之祸?”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