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奶爸回到乡村搞养殖》
奶爸回到乡村搞养殖

第一百六十一章 春耕、挖野菜

然后有意识地把鸽子带到乙地并使之飞归甲地,这就产生了通信鸽。

信鸽通讯的方式被取代了,人们又给信鸽赋予了一项新的任务,就是参加竞翔比赛,叫做赛鸽。

赛鸽比赛有很多,其中有一类是公棚比赛。

立春已过,山上或多或少都有了春天的气息。

蒋非一路上看到好些迎春花开了,亮亮的明黄色,看着很温暖的颜色。

山坡边上的琉璃繁缕也开了,两朵蓝色的、一朵橘色的,在一片绿叶里很显眼。

有些鸽友为了赢得奖金,提前放飞,修改芯片时间,这都已是比赛作弊的“老黄历”了。

之前还出个一个新闻,投机取巧的鸽友直接抱着鸽子坐高铁,回到终点再放飞拿名次。

出了很多“精彩”的作弊方式。

看了一会小鸽子,星星兴高采烈走去墙边的稻草窝里捡鸡蛋。

“一个,两个,三个……”

星星掀起衣角,一手揪着,一手捡起鸡蛋放了进去。

到了下午三四点这个时候,有蛋下的母鸡基本都下完了。

星星一次性捡到十个鸡蛋,捡了个尽兴。

“爸爸,我托不住了。”

为了装鸡蛋,星星把衣服都卷到小肚子上了。

“没事,剩下的我来。”蒋非说道。

捡了鸡蛋,拿到小木屋里放好。

蒋非拿出手机,给两只金丝雀放鸣叫的录音,进行每天的教学。

它们的个头长大了一点,但还是不怎么喜欢鸣叫,蒋非也不知道录音教学到底有没有效果。

小木屋里住了两只金丝雀,倒是比以前热闹了很多。

尤其是当他不在屋里的时候,经常有各种鸟儿飞进来。

蒋非偶尔调出监控来看,最常看到的就是那只擅长模彷的八哥了,每次一进来都会待挺长时间。

还有活跃的喜鹊,也经常成双成对飞进来。

蒋非一方面觉得挺好的,画眉、百灵鸟的歌声也好听,要是金丝雀听了,能早点学会也不错。

一方面又烦它们进来之后,窗台上和屋里的鸟粪比往常多了不少。

唉,直肠子的鸟!

“星星,金丝雀在这陪你,爸爸去发酵池看看。”

“嗯。”星星点头应了一声。

蒋非掀开盖在发酵池上面的薄膜,一股澹澹的氨味飘了出来。

他往里看了看,拿了铲子和蛇皮袋,把发酵好的有机肥铲进袋子里装好,系上绳子。

从建好发酵池到现在,仓库里堆积了不少发酵好的有机肥,一袋袋堆叠在一起。

春耕、春种马上要开始了,蒋非这几天陆陆续续把它们往山下搬。

星星在山上待到傍晚,等爸爸喂完鹌鹑它们,才一块下山回家。

院子里,陈小梅把在漂白粉里浸泡了半天的育秧盘拿了出来,洗干净数了一遍。

育秧盘有561孔和434孔两种大小的。

她用的是561孔的,一亩田需要准备40-45张。

家里两块田有将近两亩,要准备80张左右。

数够了育秧盘,陈小梅把它们放到墙边晾着,然后拿了去年留的谷种出来,倒进清水里浸泡着。

浸种的目的是为了让种子萌发吸足水分。

干燥的水稻种子一般含水率在12%—14%。

当种子吸水量达到本身重量的25%时开始萌发,但慢而不齐。

当吸水量达到本身重量的40%时,就达到饱和吸水量。

这时稻谷的外壳呈半透明状,米粒上腹白已清晰可见,米粒容易折断而无响声,最适合用来育秧。

一般在把谷种播进育秧盘之前,他们会再用温水洗一遍,让它们能更快萌发。

“妈,要育秧了?”蒋非走进院子,看到育秧盘和浸泡着的谷种。

“嗯,这两天要犁田了,犁完了放水进去浸泡上一个来星期,再整理一下,差不多就要抛秧了。”陈小梅抬头说道。

“好,我明天去犁田。”

蒋非看了看女儿,说道:“星星过完元宵就要开学了,要不我们元宵去周边玩一下?”

“好啊,好啊,出去玩!”星星一听,立马抱着爸爸的腿喊道。

“我留在家里吧。”

陈小梅笑了笑,说道:“你带星星多出去玩几天。”

蒋非想了一下:“我今晚问问四婶,看能不能帮我们照看两天鹌鹑它们,一块出去玩两天吧。”

“我想跟奶奶一起。”星星在一旁说道。

“嗯,一起。”蒋非点头应道。

蒋非吃完晚饭,去了四叔家一趟,跟四婶说了这事。

李家梦表示喂鹌鹑、喂鱼塘里的鱼之类的都不是问题,唯一担心的就是喂血红龙。

一想到要喂血红龙,她就压力大,担心把神鱼喂坏了。

坐在一旁的蒋文康主动把喂血红龙的事接了过去。

李家梦松了一口气,表示那就没问题了,又叮嘱儿子对待血红龙要认真。

……

元宵前的几天,陈小梅和蒋非计划把稻田犁了,整理出一小块地来育秧。

两人把耕田机搬到稻田里,星星蹦蹦跳跳地跟在后面,一路上都在问着元宵出去玩的事情。

她恨不得这三天一眨眼就过去,马上到元宵那一天。

可现实并不能,她只能在心里倒计着时间。

到了田里,蒋非往四周看了看。

田埂、路边的不少小草冒了嫩绿的芽尖,也开了不少小花。

阿拉伯婆婆纳开着澹紫色的花朵,很小很小一朵,但仔细一看,每一朵都很漂亮。

路边长了很多野豌豆,小小的叶片排列得非常整齐,强迫症看了都得感叹一句,它们长得真舒服。

卷耳菜开着白色的花,毛绒绒的,特别可爱。

还有荠菜和蒲公英,叶子嫩得能掐出水来。

春天最幸福的事就是能吃上那一口刚从地里冒出来的清气。

蒋非看到新长出来的荠菜和蒲公英,默默把它们加到了菜单上。

“小非,你没有用过耕田机,还是我来吧,我都操作熟练了。”陈小梅站在田埂上说道。

“我先试试,应该没有问题的。”

蒋非坐上了耕田机,按着步骤操作,很快上手了。

“妈,没问题,我来!”蒋非说道。

陈小梅也看到了田边长着的荠菜和蒲公英,第一时间蹦出的想法跟儿子一样,也是觉得它们实在太诱人了,摘来尝尝春的味道。

“星星,奶奶回家拿小铲子来挖野菜,你要不要挖?”陈小梅低头问孙女。

“要挖。”星星点点头,看了看地上,“奶奶,哪个是野菜?”

“这个是荠菜,这个是蒲公英,我们来挖它们。”

陈小梅指着地上的两种给孙女认,说道:“我回去拿铲子和篮子过来,你在这等奶奶啊。”

“好。”星星点点头。

陈小梅回家拿了工具,很快回来了,带着孙女沿着田埂挖起野菜来。

田埂两边的稻田里,有一部分已经犁过了,放了水浸泡着。

星星挖了一颗荠菜装进篮子里,忽然指着稻田喊道:“奶奶,快看,有田螺。”

陈小梅看了一眼,是有一只田螺在田间的水里爬动。

每次春耕犁田的时候,都能把一些田螺、泥鳅、青蛙、螃蟹、水龟子、土狗子带动出来。

秋收完稻谷后,稻田里的水渐渐干了,它们都钻到泥土里藏了起来。

犁田的时候,它们的窝被冲得七零八落。

犁完田要放水浸泡着,它们都钻出来活动,觅食和重新做窝。

“田里不止有田螺,还有泥鳅、螃蟹、青蛙那些,你多留意看看。”陈小梅对孙女说道。

顺便解释了一下它们冬天藏在泥土里,现在被犁田翻动了出来。

十几二十年前,稻田里的田螺、泥鳅、螃蟹那些更多。

每次春耕时,吃过晚饭,他们都会拿个手电筒,挎个畚箕篓子,挽起裤腿,蹑手蹑脚地下田捡田螺。

清澈的田水里,一个个夜间出来活动的田螺尽收眼底。

他们捡起来美滋滋的,一个晚上能捡一小桶,留下自家吃的,其余的拿到集市上去卖。

小孩子还会趁春耕时去挖螃蟹。

等耙田过后,螃蟹大部分钻到田埂上去了。

闲着的小孩子们就开始在田埂上挖螃蟹。

田埂上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洞,他们一个一个掏过去,把藏在里面的螃蟹掏出来。

有时掏出来的不一定是螃蟹,还有可能是青蛙、水龟子之类的。

也有掏到蛇的时候,好在田埂里的都是泥蛇,没有毒。

现在稻田里虽然也还有田螺、泥鳅、螃蟹那些,但比起以前已经少了很多了。

“奶奶,那里也有一个田螺。”

“一只青蛙跳走了,我怎么没有看到蝌蚪呢?”星星疑惑地问道。

“青蛙还没产卵,你自然看不到蝌蚪了,要过阵子才能看到蝌蚪。”陈小梅说道。

“那么说,那只青蛙不是刚从蝌蚪变成的。”星星指着青蛙跳走的方向。

“当然不是啦,冬天冷的时候,它们藏起来了而已,等暖和就出来了。”

青蛙的寿命长,不像生命短暂的蝴蝶、蜻蜓、萤火虫那样,它们一生可以过好几个冬天。

自然界的青蛙寿命一般是5年左右,人工养殖的青蛙可以存活13年左右。

不同品种的青蛙寿命有所不同,体型越大的青蛙寿命越长,比如牛蛙的寿命可达到16年左右。

两人说着话,挖了一篮子荠菜和蒲公英。

“春天的荠菜鲜而嫩,荠菜味浓郁,加上一点猪肉包饺子吃,那才叫鲜香无比。”

陈小梅本来还在犹豫挖来的荠菜和蒲公英的吃法,看到这么一句话,她瞬间决定好了,就用荠菜和蒲公英包饺子好了。

荠菜和蒲公英洗干净之后,分别焯一下水,去除苦味,捞起来后用冷水过凉,攥掉水分。

再把荠菜和蒲公英切碎,分别跟猪肉馅混合搅拌,加入调料。

等蒋非犁完田回去时,看到妈妈和女儿在厨房包了两大盘饺子,一盘荠菜猪肉馅的,一盘蒲公英猪肉馅的。

“爸爸,你看我包的饺子。”

星星站在矮竹凳上,把手中刚刚捏好边的饺子给爸爸看。

蒋非原本以为又会看到一个奇形怪状的饺子,没想到一看,星星竟然包得挺好的。

“不错啊,没漏馅,边边还捏了花纹。”蒋非朝女儿竖起了大拇指。

“奶奶,爸爸,你们中午要吃我包的饺子。”星星开心地说道。

“好,都吃。”蒋非笑着应下。

午饭时,一家人吃上了热腾腾的饺子。

荠菜饺子和蒲公英饺子吃起来都又鲜又香,带着一股山野的清新味道。

蒋非想起刚工作那年,有一位浙省的同事,在初春的时候,做了一大盒荠菜炒年糕带到公司请他们吃。

那味道,他到现在都还记得,年糕切得薄薄一片,软糯香甜,裹着翠绿翠绿的荠菜碎叶,吃起来特别清香。

后来他在外面的饭店里点过几次荠菜炒年糕,但总觉得不是那个味。

吃完饭,陈小梅在育秧盘里撒上泥土,放到专门整理出来育秧的稻田里,播上谷种,用塑料拱膜罩上。

蒋非则在家把星星开学要用的书包、床单被罩等拿了出来,洗过之后晾晒在竹竿上,做好开学的准备工作。

因为年后的天气一直很暖和,有零零星星的菜粉蝶出现了,白色的,黄色的。

它们扇着翅膀,寻找山上开放了的花儿。

“原来不是所有的鸽子都会送信啊。”星星有些失望地说道。

以前,人们从关养到放养的过程中,发现鸽子有认巢的性能。

她边说边用手比划:“把信卷成一小团,塞在鸽子的脚上,往窗外一扔,鸽子就去送信了。”

蒋非带着星星往山上走去,球球屁颠屁颠地跟上,一会跑到他们前面去,一会落在他们后边。

腊梅默默地凋谢了,李树上开了几朵白色的小花,洁白秀美,素雅清新。

“小鸽子,我来了。”星星上来,径直跑进了鸡舍。

“它们好灵活啊。”

“它们不会送信。”

“电视剧里的信鸽,那是古代通讯不发达的时候,他们训练鸽子来送信。”

蒋非看着隔间里的鸽子,说道:“现在的信鸽数量很少很少,我们平时基本看不到。”

它们比上一窝的两只调皮很多,毛还没长齐,就喜欢用爪子抓着隔间的铁丝网攀爬。

蒋非跟着进去看了一眼,两只小鸽子又爬到铁丝网上去玩了,嘴里发出欢快的“咕咕咕”叫声。

参赛者提前将赛鸽送到棚内,比赛时在规定距离外同时开笼放飞,先归巢者为优胜。

这类比赛是纯商业赛事,奖金也是所有比赛中最高的,冠军奖金达到百万元级别是很常见的。

星星看着它们爬上爬下,好奇地问道:“爸爸,它们会送信吗?”

“奶奶喜欢看的电视剧里,白色的鸽子都会送信。”

两只小鸽子出生有大半个月了,能在隔间里走得飞快。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