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我的搭档竟然是王子殿下》
我的搭档竟然是王子殿下

第37章与君初相识

说着话,方清禾就后退一步,朝着周澄稚郑重地躬身,深鞠一礼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意。

周澄稚忙上前一步伸手对方清禾予以着搀扶,“小可今日所为本是分内之事,何需要先生如此这样呢?”

“公子,待回港上岸之后,方某人定当会具书上报朝廷,为公子等人申请嘉奖的。”

在稍后不久,方清禾接收到了“市舶司”都指挥使发给他的指令后,也就有了他此次随同远航商队出海的行动。

这是一次事先没有将远航商队所具体使用的航海路线图进行备案存档的,没有明确的出海时间表,没有公布随行护航计划的,非常秘密的远航穿行太平洋的行动。

唯一能够让人知道的情况是,整支远航商队共有着大小船只四十艘,全部悬挂着统一的标识旗帆,显示出这是一支被“市舶司”列为外贸二等级别的,从事海外贸易的商船队伍。

虽然周澄稚通过“骊鹞号”的信息处理系统,已经掌握了方清禾一方和“M国”的情况,但也仅是有限的一部分。

对于一些发生在之前时间段里的有关双方的具体情况,周澄稚因为初到地球,还没有时间去做专门的收集,是不曾做到了解与掌握的。www.vmatch.net 时空小说网

周澄稚所乘坐的“骊鹞号”是具备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于围绕着一件事物前后所发生的进展与演变,进行相关情况信息的全面搜集和处理分析的。

即便是不直面方清禾,没有方清禾的解释说明,只要愿意去耗费一点时间的话,周澄稚也是能掌握这场追逐战的发生始末经过的。

但既然已经同当事一方的人直面相对了,这样略显麻烦的事情也就不用专门去做了。

听周澄稚这样来相问,方清禾有些面露难色地沉吟不语,没有做出回应。

见方清禾有如此的一个反应,周澄稚知道他在不清楚自己身份和背景的情况下,心中有着一层顾虑是很正常的,于是就微笑着说道:“方先生,也是怪小可行事有些唐突了,竟然还未向先生来做一下自我的介绍,实在是不应该的。”

说着话,周澄稚就整了整自己身上的衣服,拱手道:“小可来自‘昊朔帝国’,此番是出国游历天下,增长见识与阅历的。”

然后,他手指着澜翊等三人,介绍道:“他们三人当中,这位女孩儿叫做澜翊,是小可的亲随,另外两个男孩儿分别叫做曹毅和简星,他们皆是小可的护卫。”

在说完这些之后,周澄稚又指着此刻就漂浮在海面之上,并未有隐藏行迹的“骊鹞号”,继续介绍道:“这艘船可御风飞翔,也可踏水而走,更可潜水而行,是小可的座驾。

船上还有几个小可的侍卫随从,因为需要对船只进行操控,不能擅离职守登船与方先生见面,对此还请先生予以谅解。”

这个级别说明了商队船只所装载的,是以陶瓷和布匹为主的货值较高的货物,这种情况是很容易引起外界注意的。

既然“市舶司”要保护这支商队的所有情况不被提前泄露,那么又为何要毫不遮掩地主动暴露商队的外贸级别呢?

他走到周澄稚的面前,抱拳拱手道:“方某人代表大明水军衙门和‘市舶司’,感谢公子今日仗义执手的相助。

若非得到您的助力,我等实是已葬身海底,尸骨无存了。您是我等的救命恩人,请受方某人一拜!”

在高度的保密状态下,一支承担着价值不菲的对外贸易任务的商队,于某一个不起眼的夜晚凌晨时分,悄然地从南直隶的LYG中陆续驶出,渐渐隐没在了黑色夜幕之下。

在汇总了最近一段时期内发生的异常情况,附上自己对此所做的相关分析意见之后,方清禾以密函的方式向坐镇“市舶司”北直隶总部的都指挥使进行了汇报。

远航商队的外贸级别,是重要的辨识商队经济属性的指标,“市舶司”的如此做为,不是在做着“掩耳盗铃”的事情吗?

这个由明成祖下旨敕建设立,由郑和担任首任都指挥的“市舶司”,行事会如此的愚蠢不济吗?

奉命行动的方清禾,在公开的情况下会同“市舶司都指挥南衙”的相关职能部门,特别选取组建了一支出海远航,实施对外贸易的船队。

……

方清禾回想着自己这两个月来所经历的诸般情景,心里是非常感慨的。

若是没有周澄稚一行人在最危急的时候能够对他们伸出援手相助,方清禾知道己方即便不是被追击的船只击沉而全船覆没,也会在恶劣天气的冲击之下,最终船毁人亡地葬身海底了。

“市舶司”的都指挥绝不是尸位素餐的愚蠢之人,他在看完方清禾呈上来的密报之后,就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想好了怎么来清理和整顿整个衙司的思路了。

经过深思熟虑和充分的准备之后,“市舶司”最终制定了“切断外联,由外及内”的整顿衙司的策略,由方清禾负责具体地执行在南直隶所开展的清理行动。

方清禾被周澄稚扶着双臂直起身子后,诚恳地说道。

“方先生,今日追赶你们的是些什么人呢?他们为何要对你们穷追不放?你们之间是不是存在一些什么过节呢?”

但所有的不能对外讲说知晓的内部情况,这支商队的全员上下都依照指示做到了闭口不提。

“市舶司”针对这支商队的有关情形对内进行了严密地封锁,而将找出躲在衙司外部进行窥视的敌方潜伏人员,当做了首要第一推进的任务,不得不说“市舶司”的这个操作,的确是显示出了手段上的高明。

此时虽然距郑和主导和指挥的大规模出海下西洋的行动,已经是过去一百多年了,但郑和结合自己历年的实际体验,以及对具体事物现象的深入冷静的分析,于当年所制定的行事规章和良好的习惯及传统,都被“市舶司”完整地继承和保留了下来,并有着非常好的发扬和传承。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