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回到明朝当小兵》
回到明朝当小兵

第三百六十三章 一鸣惊人

杜修明挥挥手,也不知哪里来了几车高度白酒,往樟木箱子和尸首上浇了过去,一把火点燃。

大火接着酒的力量,拔起丈高,围观地百姓,全都往后退去。烧了片刻,顿时酒香、烤肉的香味、烧书的香味,全都弥漫开来。但这样的味道,却让在场不少人开始呕吐起来。

其实,这十口樟木箱子里面,装的都是一些旧书废纸罢了。但只要烧了,然后当成真的往上报,那就是真的。只要朝廷不相信这个东西存在,那这个东西就是不存于世的。

“好啊,找到了这东西,杜大人真是为朝廷立下了不朽之功!”李敬笑着奉承到,这会儿连他也看出来这是功劳了。

“若不是这些倭寇,本官也找不到这些箱子。”杜修明一句话,吸引了李敬和黄升的眼睛,杜修明又道:“这倭寇就想与岸上的人联合,夺下州县以为根本,再图壮大。”

“这等引狼入室的阴谋,是什么人想出来的!”

杜修明看着这火焰,心里想着,这火都是人心烧起来的。假的百官恶行烧掉了,那真的又在哪里?百官的恶行,真的会消失吗?

任重而道远啊。

烧这十口大木箱子,算是杜修明给江浙官场的见面礼。这边倭乱严重,其实是有一部分官员受到要挟,畏首畏尾不敢对倭寇下死手,现在杜修明帮他们把脖子上的枷锁彻底去掉了。

阳明先生给杜修明三道计策,分别是一鸣惊人,拉帮结派,翻江倒海。头一计中又分三步,隐姓埋名,偷梁换柱,先声夺人,现在已经全部达成了。

下一步,就要开始拉帮结派了。

拉帮结派又从哪里开始呢?江浙官场上,近有俞谏是朝廷派来的,既是对杜修明的监督和制约,也是一大助力。

远处,有应天都督乃是杨一清,他的作用也是为了摁住杜修明不闹天宫的。但只要利国利民,杨一清肯定会果断帮助杜修明。

上下皆有人,但还算不上帮派,俞谏和杨一清绝不会为杜修明所用。依杜修明看来,想要治理一个省,莫过于先拉拢州、府、县这三等官员,特别是其中的知县

这些个知县,官位不大,杜修明肯定能拿捏得了。这些知县想要往上爬的想法也有,杜修明完全能掌控。拿住了他们,就能真正造福于民。

但现在杜修明对将这官场完全不熟悉,唯有眼前这个黄升,还算沉稳干练,而从他的言语和行动之中,杜修明也看出来了。

此人必有事求自己。

带门口的大火烧完,杜修明转身退到一旁,任由老百姓冲上来,将那些倭寇的骨灰全给扬了。杨弘、余云亦已是悄悄带着护卫离开,这里只剩下杜修明一人在此。

直到百姓也散去了,布政司里面传来告罪的声音:“钦差大人,请您宽宏大量啊!公务实在是繁忙,我刚才从外面回来,看到门口又是烧火又是聚众的,从后门进的。一打听才知道,钦差大人刚到江浙,就给江浙带来了两件这么大的礼啊!”

“杜大人,那人抓到了吗?”

“唔……”杜修明沉吟片刻:“可惜,被他逃掉了。不过,好在这十箱东西都找到了。”

黄升跟着杜修明走到跟前,杜修明往那里一指,道:“黄大人,你可看好了,这箱子上的封条,可是一点都没有破损。”

黄升点点头,自然不会故意去问为什么封条上的墨迹为什么这么新的啥问题,道:“的确没有破损,都是完好的。”

黄升闻言,跟着念出来一堆诗云子曰的话,似乎是在替杜修明的话作理论补充,但他举的例子比较高深,杜修明没仔细听,听不出是出自何典故。但听了黄升的话,李敬面上肃然,退了下去。

“找到了,就是这十口大樟木箱子。”杜修明带着黄升和李敬走到了那十口大箱子面前,道:“就是这东西,害得朝廷百官,不论忠奸,全都人心惶惶,不可终日。有此物在一日,天下便不安。”

李敬听着听着,就想去打开看看,却是被黄升喝住:“李大人!你还敢看?这里面的东西,只有狼子野心之人才会去看。谁看了,谁就是狼子野心之人!”

李敬大骇,忙是解释道:“误会,误会了,这箱子里全都是记载的百官恶行,下官只是想看一下,那些官员有恶行。”

李敬有些可惜道:“烧了?不好吧,不如运进京师。别人不能看,陛下还不能看?万一找出来一个宁王的余孽呢!”

杜修明这才宣布道:“这十箱东西,烧掉之后,若世间再有人声称有什么记录百官恶行的东西,必是造假的,朝廷、百姓都不会相信。黄大人,李大人,你们与本官一起作证,本官给朝廷写奏章,你们并署名。”

黄升欣然答应,而李敬却支支吾吾,回到:“钦差大人,下官位卑言轻,不敢与大人同署名。”

杜修明心中摇头,这李敬着实不适合当官。能靠着八股文当个县令,已是他前世修来的大福分了。若人心不足蛇吞象,还想着往上升官发财,将来必遭大祸。

李敬呀了一声,沉默下来。杜修明在旁边注视着,越发的觉得这个黄升还算不错,沉稳有加,识大局又慎微末,若是能为我所用,用杭州当成一个试点推行自己的新政,那就稳了。

杜修明点头道:“这位黄大人的见地很深啊,说得不错,这里面的东西,谁都不能看,谁看了,谁就是居心叵测。今日,本官便当众焚烧掉这些东西,让这些东西再也不能出现!”

毕竟,百官恶行之所以有效,就是让底下的官员畏惧朝廷的处罚。朝廷不会处罚,那就是一万件恶行也没用。

大火通通!

杜修明真是服了这人,还好是在这地方,杜修明不想杀他,若是放在别的地方,他这几句话,多半会被当成罪证的。

杜修明解释道:“宁王已远,余孽皆以悔过自新,当今圣上仁爱臣民,自不忍追究前罪。更何况,陛下登基之时,已有大赦旨意,我等作臣子的,为何还要拿这些去叨扰君主呢?”

黄升颇为沉静,驳斥道:“这些东西,都是有心人编纂的,为的就是拿住百官的把柄。这些有心人,为了达成目的不择手段,乃至捕风捉影,无中生有,你怎么知道这里面都是真的?”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