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这个编剧很科幻》
这个编剧很科幻

第20章事业从来没有低谷

继续翻看问题册,果然,生猪养殖问题,也是一个大难题。

猪周期,一年挣钱,一年持平,两年赔钱,这个规律在不停的重复上演,搞得养殖户苦不堪言。

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立体农业。

如果你身处事业的低谷,那一定是你的努力用错了方向。

孙元景原以为自己的事业进入了低潮期,打算暂时蛰伏,然后伺机反攻。

对于现代科研人员来说,经费是一切成果的源头。

当然,管理问题也有一些,可那并不是重点。

同样是生猪,国外的料肉比,就比国内要底很多。

这就是差距了。

品种问题,其实经过连续不断的引进种猪,差距并不是很大。

所以问题的关键,归根结底还是饲料的利用率问题。

孙元景对所有的问题经过分析之后,发现绝大多数问题,都可以用科学管理和科技进步来解决。

得到这个判断之后。

孙元景就对同一个办公室内的小刘说道:“小刘,写份外勤报告,为期三个月,和我一起下乡搞一次深入的调研。”

小刘看到孙元景终于开始主动出击了,立马兴奋的说道:“好勒,我这就写申请。”

下乡调研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

但是小刘的表现却很兴奋,仿佛这才是一个农牧人该做的事情。

坐在办公室里研究农牧业,简直是异想天开。

主管科研的副所长,巴不得孙元景离开。

正所谓:眼不见,心不烦。

主动下乡支农,说什么他都要支持一番。

说不定,等孙元景下乡回来,刘安博士已经把科研论文搞出来了。到时候,他的职称评定下来之后,有的是机会给孙元景穿小鞋。

收拾完东西,提前预支了下乡补助。

孙元景就和小刘开着所里的那辆五菱神车,开始了下乡之旅。

离开城市,飞驰在乡间小路上。

小刘将车开的飞快。

好似开的不是面包车,而是赛车一般。

坐在副驾驶位上的孙元景,都忍不住说道:“小刘,开慢点。”

小刘却笑道:“神车在手,慢不了。”

孙元景无奈的摇头说道:“咱们不赶时间,车再好,还是慢点安全。”

小刘只能将车速放慢。

可是,在他将车速放慢之后,却接连不断有人从旁边超越。

不断的有车从后方打喇叭示意他靠边让道。

这样小刘怒了。

敢在乡道上和五菱神车飙车,简直不知死活。

小刘可不惯着他们,立刻加大油门、换挡,完成了超越。

并且飞奔似的不断的超越刚才超过他们的那些小轿车。

甚至在过路桩的时候,都不带减速的。

“啊,哇......”

不减速,穿过狭窄的水泥墩子之后,小刘兴奋的叫了起来。

可是旁边的孙元景却吓得差点没把心给跳出来。

孙元景呵斥道:“小刘,你疯了吗?知不知道,刚才的举动有多危险。稍有差池,咱们两个就医院见吧。”

小刘却满不在乎的说道:“我有把握。这种乡道上的所有的水泥墩路桩,五菱神车都可以不减速直接通过。”

孙元景问道:“你怎么有把握,水泥墩子中间的万一缝隙窄了呢?”

小刘说道:“主任,这你就不懂了吧。在这种路上,所有的水泥墩缝隙,都有留足五菱的宽度。各个村子中间,出去做生意的人,大部分开的车都是五菱面包或者单排,或者双排。”

孙元景这才放心了不少,但是嘴里依旧说道:“接下来的路,速度不许超过四十迈。慢慢走,我要看看沿途的农业环境。”

小刘这才点头说道:“主任您放心,我会把车开的很平稳的,您可以边看边记录。”

就这样,小刘开车,孙元景观察,两人逐渐的深入到了广袤的乡野间。

这一开就是大半天。

小刘感觉自己都坐麻了,就问道:“主任,还继续看吗?咱们已经跑了二百公里了。”

孙元景这才意识到,两人已经开车五个多小时了,是时候下车休息休息了。

“找个有饭店的地方,咱们吃点东西。”将笔记本合上之后,孙元景说道。

不多时,小刘就开车将他带到了一个农家饭店前。

两盘凉菜,一盘卤味,一人一碗面条。

这就是他们的工作餐。

虽然简单,可是孙元景和小刘却吃得津津有味。

小刘问道:“主任,咱们晚上是回城,还是在外面将就一晚?”

孙元景看了看天色说道:“今晚先回去,明天带着帐篷,咱们走到哪里就歇到那里。正好天气还不冷。争取在入秋前,完成所有的调研工作。”

小刘一脸佩服的说道:“主任,你这日夜兼程的工作劲头,明天单位得给咱们申请五一劳动奖章才行。”

虽然,嘴上调侃,可是小刘却没有拒绝孙元景的提议。

看的出来,他也是个能够吃苦的年轻人。

就这样,孙元景和小刘带着帐篷,开始了下乡之旅。

没有经费,再好的想法也得不到验证。

他本以为断掉他的科研经费之后,就预示着低谷期到来。

当然,依靠人类来产生足够的农家肥,是不现实的。

畜牧养殖业,就成了农家肥的提供者。

可是肥料的价格却遵循市场化原则,而成品粮的价格却不是市场化的。

事业从来没有低谷,有的只是走错的路。

可小刘的一番话让他意识到,还有许多事情能做。

不一定非要把自己局限在小小的研究所里。

功夫不负有心人。

导致了种地的成本居高不下,盈利空间很少,甚至有时候还是亏本的。

孙元景在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很快他就想到了农家肥。

重新恢复斗志之后,孙元景的工作面貌立马变得不一样了。

他让小刘把历次下乡搜集上来的问题全部整理成册,他要在那些问题中间,寻找突破口。

在孙元景的脑海中不断的交织。

生猪养殖,成本居高不下,主要是饲料问题。

没几天,孙元景就发现,困扰农民最大的隐患,不是粮食价格,而是生产成本的不确定。

就拿种地来说,氮肥、磷肥、钾肥,是不可缺少的东西。

在研究所外,还有更加广袤的天地在等着他施展拳脚。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