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老上海的魔都钟声》
老上海的魔都钟声

第六十一章 初心始见

无论是人性本善的论调,还是人性本恶的论调,毋庸置疑的是,我们为了更爱自己,就千万不要去证实人性,因为人性无论是否被证实,其中的结局和下场,伤心欲绝,伤痕累累,一地鸡毛才是人性本来的面目,那些过多的憧憬和期待,时长仅仅停留在最初的善意之举的初心之中,看似寻常却步步惊心。

我尝过酸甜苦辣咸的人生百味,但却从未尝过你给的甜,我走过无数的边疆的星垂旷野,我去过你的城市,我见过离别的画面,我看山,看水,听山间的风,淋六月的雨,你是看得见摸不着的远方,远在朝阳的天边,远在无边的大海,远在冬天的霜雪,远在咫尺天涯的陌路。一切的一切都那么远,远到时间无法丈量,远到空间瞬息转变。得不到的爱情总是那么远,人生的味道通常都是酸涩苦楚的,所以要经常笑一笑,毕竟不笑给自己看,又怎么有能量来直面悲欢。

时间可以改变的都已经改变了,那些时间无法改变的,终究也不能被称之为久远,历久睨新的文明,斗转星移的风水。我看山,是你,我望水,是你,我听风,是你,春华秋实,天地轮转,斗转星移,因果轮回,都是你。用爱你的心情去珍爱自己,就像无论你是否来过,就像你从未来过。“从未”这个词向来是一个折中的词汇,他或许没有看上去那样冰冷的拒之人于千里之外,但是他更像是梦中梦见的。

今天清晨,我梦见了我十八岁的那个夏天,我坐在高中教室里面乘凉,东方的太阳热烈的升起,操场上同学们在开心的上体育课,做着各种锻炼身体的游戏,我和一个高中女同学在教室的窗前,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天上一半是刺眼的骄阳,一半是密布的青云。现在回想起来,当年那十八岁的夏天,也许是我这一生最快乐的时光,单纯而幸福,没有压力,没有纷争,没有情殇。正是因为那年十八岁的幸福时光,梦到那个时候,醒来的时候嘴角还残留着梦境中幸福的余温。

其实做梦是一个很好地解压的方法,毕竟梦里面能够呈现出太多生活所不能得到的境遇,听说人间有司梦的神仙,而美梦是喂养魇兽的口粮,有的美梦一生的不能忘记,有的噩梦至今还在中伤着生活,梦是现实的缩影。好吧,我承认,我宁愿沉醉在十八岁那年的夏天里一梦不醒,我也不愿意面对中年危机中各种沉痛的现实。这就是人性,宁可做梦,不去争取,宁可虚幻,不去奋斗,无论怎样的年华,总是要被虚度的,既然无论怎样,人生都要被虚度,不如虚空一点,不如佛性一点,不如看破红尘,不如四大皆空。

事实上,想把真善美这样的正能量传递给社会甚至是宇宙,他所得到的反馈和结局往往不是人们的初心那样善良和坚定的。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