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未来生存大宗师》
未来生存大宗师

第45章浅吹三大宣言和六G

很多人大多听懂了唱词,却听不懂故事。这大约是近现代国内,对一切传统否定过的后遗症的延续。

这个后遗症导致了,传统故事再也不去讲。也就使得绝大多数人,不再熟悉传统故事本身。任何行外人,听京剧也好,黄梅戏也罢等,只要是戏剧唱段。

假如他此刻说自己很入迷某某曲目、某某演员。

而且听众绝对能感受到曲子中,有一股骚而雅味道。

世界音乐,但凡又骚又雅的,弗拉门戈算是一个大类。

完全能与咱们中国的传统戏剧有得一比,而且比我们的戏剧,更好的地方在于,弗拉门戈兼具了现代流行性。

这就形成了表演与观众之间,存在着一个深邃的代沟。君不见,德德社那个瘦弱的小鲜肉。他曾唱过一个小曲,被人迷成那样,直接形成一阵潮流。

这也是今天观众的常态,也是小曲新唱的小改良成果使然。

关于戏剧的改良方式,郑晶也曾吹牛吹过一嘴。那就是在创作层次‘书乐相合’,表演层次‘说唱相合’。

但凡能把这两个相合,弄到圆融无暇的地步,戏剧还真有可能再次大行于天下。

再次流行于现代,直至风靡起来。

以上,是郑晶听了音乐后,对戏剧方面生发的一点感慨。在这样的语境和环境里,也谈不上更多,也不可能谈更多。

言归正传。

郑晶今天想和大家吹一吹,存在于人类史上,多个慎重其事的宣言。

一个丑国《独立宣言》。

一个计算机史上著名的《赛博空间独立宣言》。

一个涉及表达女权的《赛博格宣言》。

关于这三个宣言,郑晶想用吹牛模式,一本正经的吹个牛。

列位!

谈及三大宣言,必须先审视自己的根本立场。这里的立场无关乎政治本身,而是文化本身。

因为今天现代的很多人,全都避而不谈自己的母文化,以及文化立场。

并且一厢情愿的想要全球化,,可是全球化哪有那么简单。只要是全球文化范畴,还不能完全的融合为一,真正的全球化事实,就不可能真正实现。

所以,郑晶以一个完全的东方文化后裔者的身份,看待这人类历史上,公然而然出现的三大宣言,总是有着不吐不快的冲动。

首先,丑国《独立宣言》,是人类史上,现代社会中的一个公开谎言。

之所以说这个宣言是谎言,是因为客观现实世界里,从来就不存在宣言所构建出来的事实。

宣言本身其所构建出来的一切,也不可能成为最终事实。

宣言它既不是事实,也不可能成为事实,但它却真的就变成了事实。

是不是很玄幻?

作为虚拟故事,它是成功的。

它有太多的人奉之为圭臬,并尽心竭力的去追随。

宣言本身是政治性质的表达。

借用《人类简史》中的调侃。

当把《独立宣言》翻译为生物学和科学的语言后,宣言就变成了另一个面目全非的摸样。

宣言之上建立的政权,只是虚拟故事的核心外相,它真实存在于信奉它的主体间。

但凡想要修仙的人,对全社会构成的认知应为:社会其本质是由多个虚拟故事集成,而演变出来的政权群体,它涵盖了人类社会多政体和全阶层。

而这,不仅仅只有光明。

当虚拟故事和社会现实交互相融,虚拟故事在一头,客观现实在另一头。

宣言塑造下的丑国民众,被塑形成了精神分裂者,说归说,做归做。

他们总是良好的保持了说一套,做一套的宣言精神。

......这便是如今我们世界完整的现实社会众生相。

所有偏执者,都平和些,因为真相就在那里,任谁都能看得见、看得清。

这个社会现实,既然能包容得了宣言这样的公开谎言,包容了说一套做一套的丑国民众。

公平起见,那也应该包容像郑晶这样的精神病,一个或多个民族主义者的存在。

同样是因为,人类自身的猜忌,并不比屠杀本身更高尚多少。

第一个宣言给我们的启示在于,对此感到恐慌的人。

看到绝大多数人对此毫无办法,任由其肆虐时,于是拼命想通过构建一个虚拟世界,重建人类新秩序。

当六G时代临近,且被设定进入倒计时阶段时。

猛然间才发现,那个记不住具体内容的,曾经的《赛博空间独立宣言》,已离我们近在咫尺。

1996年2月8日,一个丑国人约翰.p.巴洛,发表了一篇名为《网络独立宣言》的文章。

亦既是计算机史上,著名的《赛博空间独立宣言》。

屈指算来,已时隔我们如今二十六年整。

整个宣言原文,无需在这里重复,这个宣言本身,态度是极其鲜明的。

它从各方面阐述了为何反抗现实世界,理由充分,角度刁钻。

而且正如宣言所说的那样,在那个虚拟空间里,现实世界的很多法则,完全不可能匹配性的去适应虚拟世界。

这就更加佐证了《赛博空间独立宣言》的观点,有着某种正当性。

除非现实世界一开始,就阻止它的诞生。

不然的话,宣言的表达内容,会一直与现实世界形成对抗。

直到虚、实世界找到各自能接受的条件,达成一系列共识后和平相处为止。

该宣言对现实世界的所有人,提出了复杂且无法回避的种种,由不得人不去认真思考。

在它即将诞生的前夜,我们该秉持什么样的态度,去迎接虚拟空间的诞生。

目前做出的部分尝试,或许也表明了某些人的某些态度。

例如,对于区块链中的货币、以及资产的定义、交易、认知、拥有等。

均属于是现在对未来,即将诞生的虚拟空间的现实回应。

从这些综合起来的现状看,现实显得是如此的迫不及待。

甚至可以由此而想象,对于它的诞生,现实中绝大多数人们,是持正向态度欢迎的。

这种态度不难理解,绝大部分人,对虚拟世界充分的自由度,是如此的渴望。

这又对各种目前存在于现实中的各种团体,提出了全新课题。

这些课题或表现为,该如何把现实里的权力以及秩序,无损的移植到虚拟空间中去。

好让它在诞生后起,就能按照现实里达成的共识、既定的设想,有秩序的为现实服务。

虚拟和现实间如此的复杂程度,超越了有史以来,人类所面临一切进化时的冲击烈度。

哪怕是一直浑不在意的郑晶,现在也不得不认真的睁眼看看。

这是人类技术化身为神的现实,这同样意味着,人类进一步实现了自我进化。

无独有偶。

同样具有启示价值的另一则《赛博格宣言》,是一个跨越边界更具体化的表达。

它对三种边界的打破,进行了阐述,态度同样具有前瞻性。

第一是人和动物边界被打破;

第二是有机体和机器界限的打破;

第三个界限的打破包含在第二个概念里,是物质与非物质,身体与非身体界限的打破。

所有涉及这些内容的著作,例《单向度的人》、《自然之死》,从不同侧面,针对现实表达了某种态度。

角度同样刁钻,内容很难评判。

而这其中,有个叫“唐娜.哈拉维”的女性,她曾进行过几点思考。

谁算作“我们”?

哪种身份可以用来为这样一种称为“我们”的有力的政治神话奠定基础?

什么可以激发对这个集体的积极参与?

什么样的政治会进行局部的、矛盾的、开放的对个体和集体自我的建构,并且仍然是可靠的、有效的——而且具有讽刺意味的社会主义女性主义?

在面临这些问题时,赛博女性主义就必须表明:我们不再需要自然的统一范型,任何结构都是不完整的。

清白,及人们对受害身份的强调,已造成了足够多的损害。

赛博要建立的是关涉对差异认识到认识论,是可以对异质性进行容纳、融合的认识论。

(局部内容,摘抄自翻译原作。)

这个名叫‘唐纳.哈拉维’的女士,最牛的地方,是发明了统治信息学。

哈拉维甚至对理查德戈登提出的家庭工作经济,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她对妇女的处境做了细致的分析,对于新技术带给妇女的影响,同样做出了阐述。

为了深入探讨技术对女性的影响,她继续写了本《集成电路中的妇女》的书,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她更关注的“不是赛博格的特例,而是赛博格的规则”。

这一部分的内容,包含在她阐述西方思想史中人与技术的关系之内。

针对女性社会关系的变化——女性赛博格身份,唐纳.哈拉维愈加细致的分析了种种。

并由此提出了对女性主义立场论的批判,唐纳.哈拉维的女性主义观,进一步完整的表达了唐纳.哈拉维自己的观点。

由此拓展出福柯的生物政治学、日本对两性间关系的阐述、网络社区对女性的态度、《技术的性别维度审视》、女性的焦虑、一种政治身份的神话等诸多话题。

更多的作家以及科幻作家,用不同作品,呼应及回应了这些拓展出的话题。

这个宣言的内涵,曾被这个社会接纳了一部分,摒弃了一部分,无视了一部分。

然而,不管这个社会,对这个宣言接受了多少。

郑晶在阅读了该书简述后,对照之前的两个宣言,再对照了六G时代的特性后,得出部分结论。

这些结论表现为,人类曾经以家族到家庭的繁衍方式,或许在未来六G时代,最终会演变为人类通过医学,完成人类自身的繁衍需要。

并且,在之后的时代,感情在两性间的分量,会急速到达一个峰值,进而会持续的衰退。

原有的人类长期形成的某些责任,会让渡出两性空间、以及家庭空间,转而由社会接手。

这样的时代特征,不仅仅是团队逻辑的变化,更多的是文化融合之后,所带来的一些融合化特质。

这表明,人类自从能有限的使用集体的力量开始,一直到现代,才真正完成了新一轮的组合。

这些组合模式,涉及到人类的方方面面。不仅仅只有两性、婚姻和家庭。

它囊括了现代社会里的,所有的社会组织形态。

这也表明,人类对于有限的使用集体力量的效率,随着这一轮的全新组合以及融合,效率更高了。

直到人类,能真正进入浩瀚的宇宙星空去探索为止。

我们细看后细思,两性间的亲密关系,将逐渐消亡,直至被虚拟空间技术完全取代。

两性间的关系消亡,意味着家庭这一结构,也将在人类社会里渐次消亡。

按照中国信通院发布的《6G总体愿景与潜在关键技术》白皮书的框架内容。

特别是6G潜在业务应用场景的设想,白皮书的第一第二部分应用场景的设想。完全可以理解为,现实与虚拟世界可以做到毫无差别。

‘拟真’这个词汇,将退出语言领域,因为虚拟和现实两者间,给人的感受毫无差别,所以不存在再用拟真这个词汇,来叙述某种特定场景。

白皮书的第三部分感官互联。

涉及多维感官的交融相应的内容,郑晶不难得出一个猜测。

这是用虚拟技术,完全替代现实人类,对七情六欲现实的真实置换。

用更直白的话说,就是人类在进入6G虚拟空间后。

所面对的一切,特别是关乎于自我的七情六欲,在面对对象时,同样会完全置换,现实给人的一切情感体验。

第四部分智慧交互。

更是意味着人类自此,情感思维的互动互通,将从现实转为从虚拟世界中获得。

这意味着郑晶对提及白皮书之前的叙述是对的。

人类从此在情感方面的一切需求,将获得来自虚拟世界的弥补。

白皮书中的第五部分一直到第八部分,是针对人类社会全行业的彻底重组。

这些重组无论是人力资源、技术、资本、商业模式乃至于企业本身,全都在内。

未来预示着目前任何的行业以及模式,必将去适应,不适应者将遭淘汰,避无可避。

更多的结论,郑晶甚至来不及做出思考。

最后,在郑晶看来,上述所涉及的答案、或者说结局。

居然即将在未来时代,六G时代中,分别得到解答,共同迎来结局。

由此不难看出,所有与之关联的人,曾聚焦过的问题点。在现实与虚拟世界交互时,就像人类真的面对着神一样。

在神这里,获得了终极解释。

人类第三次精神进化,将不可逆的推动现实。

郑晶为此激动莫名,浑身发抖。

而且甚至说不清道不明,自身的激动,到底因何而来?

因为郑晶自身在面对神时,心理不至于如此失态,是什么导致了郑晶如此的情绪波澜?

郑晶估计需要转而去体悟自己的世界,去自己的梦境或精神世界里,寻找其根由或答案。

以上,是那群牛逼到天际的理工男们,牵头主导的由技术变革,进而带动社会的一切变革。

他们通过研究技术,应用技术,试图去真正推动全社会,无死角的变革。

这样的变革,甚至摒弃了人世间曾经盘桓在所有人头顶的种种权力。摒弃了他们,意味着人类即将在那个虚拟世界里,获得更多的自由。

哪怕现实世界依然如故,人们总还能在虚拟世界里,获得永恒慰藉。

这真值得郑晶,五体投地的去崇拜,那群牛逼到天际的理工男们。理工男们现在的状态,无比的决绝。他们甚至想一劳永逸,干净而彻底。

真特么伟大!

如同神迹。

亦如宗教创生了各自膜拜的神灵。

我们的戏剧虽然也骚也雅,甚至比弗拉门戈多出了一股独特的闲适味道。

可就有一样缺憾!

可证明过也无济于事,现代观众大多并没完全接纳古老的戏剧,形成潮流。

退而变为了现代社会里的小众文化。

或许有人尝试着去改变,或许有,但就一直没有趟出一条公认的道路来。

《to the gypsies》alex fox作品。这首曲子的技巧性没得说,音乐性更是令人赞叹。

我们国家的传统戏曲,实在是太古老了,古老到已经很少有人喜爱的地步了。这种不喜爱,不是由于戏剧的技巧、以及种种的问题,而且音乐性永不会褪色。

褪色的是戏剧的故事性。

虽说还有服化道等方面的缘由,但是戏剧故事性普及度不够,是最为严重的结症所在。

虽说经典不能乱改。

可还是之前郑晶谈到的,现代人不爱听戏剧,不是不喜欢戏剧曲目本身。

戏剧既然能诞生并发展到今天,就充分说明了戏剧在技巧性、和音乐性方面,是有过历史证明的。

当代戏剧,即便唱得再好,观众中很少有人能听得懂,戏剧唱段中的故事。听都听不懂故事,谁还耐烦听这个咿咿呀呀?

这是当代戏剧最最减分的部分。

推而思之,恐怕是入迷演员本身,和入迷演员的唱功、技巧方面之类。而对于戏剧所唱及的故事内容,有几个能复述清楚?

又有几个新生代能了解?

古老的各种戏剧,自诞生之日起到今天。从兴盛到艰难生存,时间长得,都不好意思去细数了。

居然还没有人,真正做出适应时代的改变。

现代的戏剧主体观众,兴许还保留了欣赏戏剧的修养。可更多的观众,并不具备轻松阅读戏剧的能力,更没有匹配戏剧发烧友的修养。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