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身负万年传承回仙域》
身负万年传承回仙域

第二十二章 读书人,捉刀人

清心石最是坚硬,也只有道门有独门异术可休整,没想到今日会见一少年,随意在上面刻了百余字。

作为道门年轻一代中鼎鼎大名的贵公子江哲,自然是经手过无数奇珍异宝,可那把骨刀,他始终想不通用什么材料才能如此锋利。

寒林看着眼前这位头结道髻的同龄人,心中不由暗自惊叹,原来小六哥自吹自擂的公子世无双并非虚言,这世上真有如此翩翩公子,丰神如玉的长相配上一袭白衫,竟让寒林也愣住片刻。

藏书楼就在文海边,古色古香的高楼一砖一瓦都透着光阴的痕迹,这里,是天下读书人都心之神往的地方。

出门前,寒林难得换掉了一身裘衣,穿上了文院独有的青衫,入乡随俗的道理,还是要讲的。

或许是上课的日子,藏书楼里人不多,寒林先是查阅了几本历史著作,可即便是最古老的仙域记载,也不到5000年,更早的历史不是没有,如文姐说的,需要去各种遗迹挖掘。

寒林悻悻地说:“笔墨不熟练,还是惯用刻刀。”

“我能看看那块石头吗?”

寒林疑惑地起身,将自己刻字的石头递了过去。

“果然是清心石,只是此石最是适宜做砚台,如果直接刻字,有些可惜了。”江哲面露惋惜之色,刚要递还寒林,突然“咦”了一声,将石头凑到眼前,翻来覆去细看,并连声惊叹:“神蕴笔锋,文心映字!厉害厉害!”

江哲将石头还给寒林,然后对他作了个道揖。

见寒林茫然不知所以,江哲也不解释,忍不住问道:“敢问兄台贵姓?在哪座分院修行?”

寒林想了想,决定还是实话实说:“我叫寒林,不是哪座分院的学生,算是,算是个闲人吧。兄台如何称呼?”

江哲一怔,突然笑了起来:“闲人好,闲人好啊,我叫江哲,道门来文院的交流生。”

“藏书楼内,不得喧哗,违者逐之!”

突然一声苍老的低喝响起,一位面容苍老的佝偻老人不知何时站在了不远处,正虎视眈眈盯着江哲和寒林。

江哲脸色一变,赶紧拽了寒林坐下,并偷偷做了个噤声手势。

老人从二人身边有过,冷哼一声,刚要离开,突然注意到寒林手中石头,抬手一招,那石头便被他摄了过去。

老人端详石头两眼,抬头用依旧阴沉的声音问道:“你刻的?”

寒林起身点头。

“第一次读《微言》?”

(本章未完,请翻页)

寒林继续点头。

“不错,此石刻完,可入顶楼一观。”

说罢,老人负手离开。

寒林依旧茫然不解,一旁的江哲已是满面笑意,连连对寒林竖大拇指。

似乎迫于佝偻老人的威严,藏书楼再无窃窃私语声,寂静地只有寒林刻字的沙沙声。

一直到天色渐晚,寒林想再刻时,却发现手中这块清心石已经刻满了,而身边的江哲早就不知何时离开了,甚至整个藏书楼都已经不见几个人影。

寒林却也不骄不躁,默默记下了手中书页,将书还回原处后,施施然离开了藏书楼。

走出藏书楼大门,寒林才看到门口正有四人对峙,背朝大门的是藏书楼的佝偻老人,而对面则是面露焦急的文青、古三德以及早晨刚见过的朱凌云。

见寒林出来,老人让开了路,文青率先跑过来,没好气地对寒林说:“你读了一天书?”

寒林不好意思地笑道:“以前在寒山城,读不到这些书,这不是有时间吗?入神了。”

“这才是读书人该有的样子,小子,石头刻好了吗?”佝偻老人此时语气温和了一些。

寒林有些不舍的拿出石头,古三德眼疾手快一把抢了过去,仔细一看,叫道:“老书虫你不厚道,我说怎么拦着我们不让进呢,敢情是打这文胆石的主意!”

寒林愣了愣,心说怎么成了文胆石?不是清心石吗?

文青突然一把抢过石头,塞到寒林手里,嘱咐道:“傻弟弟,拿好了,你不知道啊?哪怕是路边顽石,天天听圣人讲义,也能开了灵智,你这是直接把读书真义刻了上去,又刻的是微言大义,相当于给石头点了灵,这石头叫文胆石,不管哪个读书人,随身携带这石头,破境得到的显化物,远超平凡。”

“那我明日再刻几颗?”寒林依旧不太理解。

古三德苦笑道:“文胆石哪有那么容易刻,只有初读圣贤书的人,才有那么一点机会,且一人一生据说也只能刻出一颗。”

“这小子,不是你们找来的捉刀人?”佝偻老人突然问了一句。

文青脸露茫然,而古三德则摇了摇头。

佝偻老人不再言语,转身而去。

旁边的朱凌云终于逮到机会,一把抓住寒林衣袖,叫嚷道:“到我了到我了!”

(本章完)

.

找不到寒山城的记载,心中早有准备的寒林也不气馁,精心挑选了一本文教圣贤著作,逐字逐句研读起来。这是寒林最欠缺的,昔日寒山城虽然学的驳杂,可所有传承和知识,都是为了活命与生存,这类微言大义的著作,自然没有机会接触。

而这,也是寒林修行至今,只有三境的缘由。

(本章未完,请翻页)

文院品评的八大名砚中,有一方就是这种石头,极其罕见的清心石。拿在手中,置于案上,可让文心通透,文思如缕。

寒林丝毫未觉,完全沉浸在经义之中,时不时会露出笑意,更多则是困惑,但在外人看来,多少有些怪异。

文院很大,新老八院之间,有一座大湖,名为小文海,湖景烟波浩渺,即便远远观望,也有心旷神怡之感。

先贤著作,自然晦涩难懂,有时一页纸就需要反复读数遍。即便如此,寒林却读的如鱼得水,一个字一个字的解构,一句话一句话的思索,每每读到得意处,就掏出一把骨刀一块石头,将句子小心翼翼地刻下来,还要轻轻把灰尘接走,以免落到干净的地上。

刀是夜凫鱼的骨,石是清心石的芯。

“别胡说,三十二仙域,文教笔墨天下皆知,又不是多贵重的东西,怎么可能还用刻刀?”

直至一袭白衫立于身前,寒林终于抬起了头来。

江哲已经看了那个奇怪年轻人很久,对方看的书是文院进学必考的《微言》,按道理已经过了对方学习的年纪,可这沉默的少年竟如同初见这本书一般,读出了心旷神怡的感觉。

当然,最初吸引江哲注意的,是那块刻字的石头,在

读的久了,刻的多了,自然被有心人注意。

“快看快看,那边是哪个蛮荒域的学子,竟然还在用刀刻字。”

“是我吵到大家了吗?”寒林压低声音问道。

江哲微微一笑,轻声道:“声音不大,只是我想问一下,你怎么不用笔墨,反而用刻刀?”

“莫不是在效仿先贤?不是说早期的文字都是碑刻吗,不过也没必要来藏书楼吧?”

议论声悄悄响起。

寒林最熟悉的还是刻字,寒山城中,历经万年早就没了任何纸质书,笔墨自然也没有留存,能留下的,只有斧凿刀刻。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