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西游仙话》
西游仙话

第19回千年练气直冲筑基

“道法自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此乃我李丘山修行之第一课。贫道方入道门,便立志求道,身不消则求道之心不灭。但你可知,求道之人,何谓得道?”

“不知。”

“道不可得。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所谓得道之人,也不过是窥豹一斑。”

随即扭头而走,寻那李丘山去。

“观主,在下有一事求教。”

“道友请讲。”

“观主所言之意。所谓附属品便足以使求道之人以趋之若鹜?”

“正是。”

“既如此,在下求道之心无他,只为破心中那魂梦大劫!”

“破这劫所需为何?”

“只需斩仙灭佛之能。”

李丘山听得此话,并没有惊讶。而是淡淡的说。

“既如此,料那大劫时候甚远。贫道有一提,可说与道友一听。”

“但说无碍。”

“我道家功法虽修炼方式不同,但那提升境界的途径却是相差无二,任意一法通彻,均可臻金仙。只是道友心系杀伐,若对道感悟不够却难成金仙。以道友所求,功法虽是重要,但神兵利器却是必不可少。不如以先天擅长之事选择功法,首要提升境界,再寻个法宝傍身。要说与人争斗之能,还需借助外物为之。毕竟境界高低可令法宝威能相差万里。”

“观主所言极是,在下受教了。”

刘圆生再奔藏经殿而去,心里这般想着:没想到这个李丘山竟如此清高,原来是个纯正理论家。怪不得门派式微,观内弟子都没甚修为。这求道之心实在是大了点。

刘圆生再次扫视了那一本本典籍,随即挑了几本,返回私第修炼。心里想到:“颜如玉已将这一众典籍记了下来,日后若是反悔,重练他法也不无可能。”

这刘圆生听得李丘山一席话,倒不是没有收获。李丘山所言极对,当务之急,便是提升境界,什么神兵利器后面再寻便是了。

刘圆生翻开一本典籍,上书——太古听息法。

这一众功法倒是如李丘山所言,大多数都写有道家精气神理论,只是半点神通也未提。典籍所言均可臻至金仙,也不知是真是假。

这本太古听息法正是刘圆生按着先天擅长所选,想必修炼起来快些。

所谓息,乃呼吸。顾名思义太古听息法以听为主要修炼方式,以听自身呼吸之声为始。初练无须调用法力,只以肉耳听呼吸吐纳之声。

随着境界提升,会逐渐听闻体内血脉流动之声,精气神周天运转之声等等。之后由体内听至体外,越听越远,逐渐听得万物不察之音。辅以神念,还可择音入耳,不至音多扰心。

正是以听为法,参天地万物运转之道。

太古听息法胜在以听感修炼,听感不断,便时时可为,于悟道虽事半功倍,但是除此之外再无神通。虽然诽议那李丘山只是理论家,但刘圆生自己偏偏选了一本纯正道家功法。

刘圆生天生神通六耳聆音,若修炼起来岂不是常人六倍?刘圆生暗自思量美事。

刘圆生不再胡思乱想,摒弃杂念,开始研习典籍。

方一开篇便是道家寻常呼吸吐纳之术,谓周天搬运法,刘圆生观之略略,混元周天吐纳之法胜之有余。此术成,则入凡体境。凡体境分三期,各是入体期、凝气期、归元期。

第二篇。便言天地灵气入体生精,此精生,则法力成。精满则法力充盈,谓入体期大成。此篇尽可略过。刘圆生混元周天吐纳之法纯熟,此前正是以此法替代本能呼吸,时时生精,绵延不断。饶是修炼有误,也早已打通了任脉,尽可引天地灵气按大小周天随意运转。只是刘圆生此前不自知罢了。

第三篇所言刘圆生开始认真研习。此篇所述正是引精生气。此气乃道家所言真气,气满则体健,气出可击石。此前不得正法,仅引天地灵气生精。竟一直停留在入体期,难怪之前遭陈清光嘲笑。刘圆生体内法力浑厚,但尽是自身所成,故而不至法满自爆。

倒是可叹这世间竟有一人在入体期修炼了相当于一千八百年之久。

刘圆生按典籍所述,仅以肉耳听息,调动法力沿小周天运转。一周天运转完毕,忽感法力化为一丝真气,向体内任脉涌去,聚在在任脉起穴会阴处不散。

若按典籍所述,以入体期圆满,也只可引法力沿小周天运转大略三周?

法空则精亏,需再引天地灵气生精成法。如此循环往复,最快也需年许方可打通督脉。但刘圆生感体内法力不减,有些奇怪,但索性不顾。继续引法力沿小周天运转不停,几百个小周天下来,任督二脉真气满,督脉通!

就此,刘圆生任督二脉打通。可引精入体运转大周天!至此,刘圆生凡体境凝气期小成。前后不过几个时辰。

刘圆生继续引法力沿大周天运转,但觉丝丝真气由任督二脉处逐渐汇聚至八脉各处。

又是几个时辰后,就在凝气期将成圆满,刘圆生突然头痛欲裂,不得不停下修炼。

方一定神,再欲运转,顿感脑中空虚,调动不出丝毫法力。按典籍所述,这是修炼过头,神念不足所至。刘圆生不得不停,遂收神定气,卧榻安眠。

第二日,刘圆生神念恢复,继续修炼。不多时,随着一声长吁,便感体内真气充盈八脉各处,凝气期圆满!

刘圆生随即翻开典籍第四篇,正是引气入体生神,借以增加神念,此为归元期。刘圆生以肉耳听息,调动任脉处一丝真气,沿小周天运转,一丝真气化为无形神念附于识海,刘圆生便觉神念似有增加,但几不可察。

真气沿小周天运转三周后,刘圆生体内真气全无。便再次引精生气,引气生神,又三个周天后。刘圆生明显感知到识海似是注入了一瓢清水般,略有增加。

这一千八百年的法力浑厚,现在也不过耗去一分。但修炼也需耗去神念,按典籍所述,若是每次引气入体后,增加的神念与所消耗相等,便已小成。可引气按大周天运转,所生神念更足,但耗费神念也更多。

刘圆生循序渐进的修炼,又是几百个小周天运转完毕。只一日,便已至归元期小成。随即作罢,刘圆生毕竟是凡体境,生的肉胎,孰能不饿!便至尘元观斋堂吃食,结束一天的修炼。

第三日,刘圆生继续按大周天修炼引气生神之术,同时自感体内法力也消耗了三分,但识海逐渐充盈,刘圆生大喜!

如此看来,不日便可凡体境大成,准备筑基了!

稍一分神,真气消散,此次大周天运转前功尽弃。随即不再多想,收心定神,继续修炼。

几日后的一天傍晚。

斜阳夕照,众鸟归林,刘圆生长吁一口气,起身负手而立。凡体境大成!

此境成,再引气生神便不会增加更多神念。肉身仍是凡体,虽听息之法有所精进,但并无什么神通可言。若是筑基后继续修炼,再加上六耳天生神通,所听之远,岂能想象。

明日尽可调息定神,待精满气足神旺便可冲击筑基境!刘圆生心想到。

不枉刘圆生辗转半世,这短短数日,也抵得过天资上佳之人修炼十年有余。刘圆生虽筑基可期,但尚不知道是否顺利,且听下回分解。

“我这一个月来,在那藏经殿内观摩甚久。但却不知该练个什么功法?请观主指点一二。”

“原来如此。虽然我这尘元观微末,但一众道家功法也是颇为纯正。我且问你一问,你寻仙求道是为的什么?”

“我李丘山何以入仙途自不必问,自有我老祖早年传承一二。即使凡人,也有子承父业一说。我李家并非都是道士,也有尘凡之人。但若说修行为何,无他,便是求道。”

“此话怎讲。”

“既然都不是,你寻这仙道是为何,可要思量清楚。否则心境不坚,难保修炼受阻啊。”

且说刘圆生望着一众典籍,略有徘徊。

刘圆生闻言一愣,竟不知如何作答。那孙长老只是兀自传功,却为何从来不曾在道法上指点一二,或许日后得了那三门秘法便可知。随即说道。

“在下行走人间颇久,生杀险恶虽不怎遇得。但却谨慎有加,曾在一偏僻村中隐居数年。偶做一梦,深感有性命之危。故而云游四海,以求仙道。观主突然一问,在下不知如何作答。”

“不是。”

李丘山叹了口气,脸上似是有一丝忧郁,但随即消失不见。刘圆生连连被问,沉默良久,安心思量起来。

少顷,刘圆生问道。

“敢问观主所以修行是为何?”

“不是。”

“可是为了位列仙班?”

“道若不可得,我辈何必求道?”

“所谓求道,只不过是修行一词的美化。所谓修行,即寻求力量之途。力量修来,行来施展。修行可得与人争斗之能,可得齐天之寿,可灭六界生灵,可只手遮天,可憾地山摇。但这种种只不过是求道的附属品。自道门发源,也有无数大能自创功法,但大多注重附属,而不在于求道本身。”

“可是为了益寿延年,长命百岁?”

“也不是。”

“阁下寻仙问道可是为了与人争斗?”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