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影视从四合院阎解成开始》
影视从四合院阎解成开始

第846章 见孙神童

长梧要考武举,刚好赶着这场大战。

“长梧,你武举的事情,让我和父亲再斟酌一下。”

长松对着长梧说道。两父子明显的只考虑了改换门庭的好处,对从军危险性,没那么深入的考虑过。

盛长柏还是鼓励了一下盛长梧。

盛长梧身高八尺,长手长脚,又生在大房这样的豪富之家。

营养不缺,又喜欢武枪弄棒,自然练的一副好身体,确实是一个练武的坯子。

讲一下武举的坏处,是想让大房考虑清楚,没有二房不愿意为大房出力的意思。

四兄妹在院子边聊边玩,又一起吃了一段晚饭。

吃了点酒,盛长柏才回了大房安排的院子休息。

陆陆续续的来了挺多人,来的有长辈,也有孙子辈的族人。

除了三房之外,这里面和盛长柏关系最近的族人,都快出了五服。

都要笑脸相迎,热情相待,说实话,还是挺麻烦的。

盛长柏是为了了解,大周朝真正的平民阶层生活的怎么样。

才和族人们聊的热闹,聊的开心,聊的心甘情愿。

王若弗对这些不感兴趣,难怪的不愿意回宥阳,应付这些族人。

盛家的族人,相对的来说,生活的还算不错,衣食温饱方面还是有保障的。

就算自己没产业,没自己田的,也可以在大房的商号里面,找份差事,有个工作。

能力不错的族人,当个店铺掌柜,账房,也足够保证家庭收入超过大部分平民。

就是什么技能也没有,农民至少会种田,也可以给大房当佃户,田租也能相对的少交一点。

家里没有劳动力的,盛维也能给予帮助救济。

总体来说,盛维这个族长,把族人管理的不错,对待族人挺厚道,族人也愿意听从盛维的。

当然了人多了之后,肯定不能都那么懂事。

总有一些人喜欢不劳而获,好逸恶劳,看着大房豪富,就想着来大房时时打秋风的。

这一帮子蛀虫,代表人物,就是以三房祖孙三代为首的一大家子。

盛长柏已经按着盛紘的吩咐,送给了三房价值十万钱的礼物。

这一大家子犹不知足,三房太爷还想以长辈的身份,从盛长柏这讨要好处。

被盛长柏黑着脸,把人给赶了出去。

要不是看在同是一个祖宗,都是发家最重要的人物老太爷的血脉的话,盛长柏都想教训一下这些人了。

区区三房,敢败坏盛长柏的名声,说盛长柏苛待族人。

盛长柏都敢让三房这一帮子蛀虫,生存不下去。

“长柏,县里的安知县和刘主薄到咱家了。”

晚了一会儿后,盛长松通知盛长柏道。

“我去迎接。”

盛长柏昨天到,今天这两个人就到了盛家,不用想就知道这俩人是为了盛长柏而来。

不说盛长柏官二代的身份,就是盛长柏自己,就比这两个人官位高了。

知县和主簿到了之后,县里的各个大户乡绅又接踵而至。

虽然没有电话,电报,但是也真的不能小看,这个时代消息的传播速度。

盛长柏这个探郎回乡,消息还是传的很快的。

普通人得不到消息,但在县城有一定地位的人家,一个比一个消息灵通。

这么大一群人来,还是半晌,饭前到的,盛家只能杀鸡宰羊的摆席宴客了。

大周朝的猪肉,还是有一些摆不到大户人家的席面上的。

牛作为重要的生产工具,又不好肆意宰杀。

家养的动物里面,最适合用来做宴,用来吃的,还就是羊了。

维大伯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还是挺喜欢张罗这种事情的。

县里大大小小的人物,都来盛家参加了宴席,又一次体现了盛家的地位。

从大房这边得知,宥阳知县和主簿,为官也算做的不错。

有一些贪腐的情况,但都还在规则范围之内。

这已经可以算是好官,盛长柏倒是也乐得和两个人,多交流一番。

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和盛紘一样,不利用手中的权利贪腐。

这些官员,没有一个会经商的兄弟,要敛财,只能使用这些最低级,最直接的手段。

毕竟朝廷的俸禄,只能保证官员过个中产的生活。

有事业心的话,在官场上面,总要上下打点关系。

没事业心的话,做官更只是一份工作,除了图这份地位,也只有钱了。

只要不是太过的贪心,肆意给百姓,加税加赋,从乡绅身上,搜刮一点孝敬,盛长柏可以理解。

盛长柏还是挺缺,怎么治理地方的经验的。

和两个人聊天,除了文人必聊的一些诗词歌赋之外,也跟着两个人确实了解到了不少治理地方的实在经验。

是盛长柏在问,也是两个人主动在讲,想表现一下自己的精明能干。

不期待盛长柏父子举荐两人,就是帮着传播一下名声也好。

宴会举办的挺成功,宾主尽欢,不管是主人,还是宾客,都算得上是满意而归。

这些乡绅就是来盛长柏面前混个脸熟,期翼的也不过是遇到什么事了,盛长柏能看在同乡的份上,给拉扯一把。

遇到朝廷有什么不利于宥阳的政策了,父子二人可以在朝堂上面,发一发声。

堂姑盛纭对盛长柏不用说,因为二房老太太的关系,很是亲近,热情,是一位性格直率,热情爽利的妇人。

一看就知道是生活顺遂,才能人到中年还是这种性格。

盛纭也是这个年代,少有的搞自由恋爱,成就姻缘的女子。

嫁给了庄户胡二牛,结婚以后,生活的和和美美,在哥哥盛维的帮衬之下,夫妻二人这么些年,也挣下了不小的家业。

在宥阳的这块地界上,盛纭的日子过的很舒服。

堂姑不只是自己回了娘家,还带回来了自己的一对儿女。

十岁出头的儿子泰生,和小女孩桂姐儿。

盛长柏后面,就又多了两个孩子。

淑兰也不是自己回的娘家,还带回来了“神童”女婿孙志高。

“你就是孙志高?”

盛长柏打量着这个传说的神童,和‘伤仲永’里面仲永差不多一样的人物。

孙志浩五官长的算是周正,人模人样,看着也是一个人。

但是这孙神童也就仅此而已了,脸色苍白,眼圈发黑,四肢无力,一看就是一位沉迷酒色之徒。

还好不是魏晋,要不然盛长柏都要以为这孙神童,是磕了点什么,是一位瘾君子了。

能看得出来,大房想要改换门庭的想法,真的很迫切。

宥阳出了一位“神童”之后,大房就没去多了解一下人品,就着急忙慌的把女儿嫁了过去。

“我是你姐夫。”

孙志高,仰着头,神情倨傲的回道。

孙神童什么功名都没有,也就是十二岁,考进了县学,也不知道这骄傲什么。

“听说‘姐夫’你是宥阳本地有名的神童,想来经义的水平很不错了?”

“那还有用说,我孙某人学贯六经,是要高中状元,在东华门外唱名的。”

孙志高自信的说道,盛长柏看的出来,孙志高的自信不是伪装,是真的发自于内心,就是不知道,这孙神童的底气,是从哪里来了。

六经就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乐经》《春秋》,科举也不过要求考生,精通一门。

就孙神童这个年纪,谈什么学惯六经,要搞清楚,每本书每段话是什么意思才算是学贯,不是读过几遍就行。

也是一个年少成名之后,在不断的夸奖声中,迷失了自己的悲剧。

“那姐夫怎么今科省试没有下场。你看看,我给忘了,孙姐夫你连发解试都没有考过,没有资格参加今科的省试。”

盛长柏对孙神童,暗暗的嘲讽道。

“你恶语伤人,狂悖无理,跟姐夫这样说话,成何体统!”

在宥阳这小地方,被人吹捧惯了,孙神童的脾气还挺大。

“什么玩意,我现在不是你亲戚,我是以一个科场前辈的身份,在跟你说话,你可敢让我把你考上一考。”

“汝有何资格考我?”

“就凭我是今科探够不够,还非要去县里,把教瑜请来,我才能考你吗?”

“问吧!”

孙神童仰头回道。眼睛长在天上,不会往下看,这孙神童要生活在汴梁,都不知道挨打多少次了。

“其进锐者,其退速,何解?”

“体有贵贱,有大小。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大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何解?”

“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何解?”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解?”

“不患人不已知,患不知人也,何解?”

“你也是一个圣贤书的人,这些做到了哪个?”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何解?”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何解?”

“礼记,你都读不明白,还学贯六经,谦受益,满招损都不懂吗?”

经过一番考问之后,盛长柏只能说,孙神童的经义水平还差的远。

《论语》《孟子》孙神童算是初通,好多地方都解释不清楚。

《礼记》对于孙神童来说,难度就更高了,连什么意思都没有搞明白。

学以致用对孙神童来说,就差的更远了,盛长柏问的都是一些关于道德修养的题,孙神童是一点都做不到。

“维大伯,淑兰姐姐,你们清楚孙姐夫是什么情况了吧?”

盛长柏今天对孙神童态度这么差,提前对孙神童这么考问一番。

是为了让大房的人,早日认识清楚孙志高的真面目。

不管大房选择,让淑兰好好的管束孙志高,让孙志高收心,立志向学,重拾科举,挽救一下孙神童。

还是早日,对孙神童心灰意冷,两人离婚,一别两宽,都可以。

都比淑兰一直在孙家,送孙家钱,还被婆婆和孙志高欺负的好。

大周朝的妇女,地位其实还是挺高的。

不管是离婚,还是丧夫,女人再嫁,都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

大周朝太后,都有是再嫁的。

女人离婚后都可以嫁给皇帝,成为皇后,太后。

更不要说是平民之家了,就以大房的豪富,还有二房的背景。

淑兰离了婚,再找一个踏实的良人,真的不难。

力气足够,技艺的培养,相对就要简单很多。

考武举的标准,就放在那里,步射,骑射,兵刃,气力,最后文考的要求也不高,也就是一本简单的武经,能背下来理解就行。

等老皇帝去的时候,国家领导人新旧交替,朝局动荡。

异族不可能不趁虚而入,一场大战在所难免。

禁军作为正规军,立功,升迁的机会是能多上很多。

“长梧,你也不要那么悲观,考武举你还是有希望的。只是你要从军,不知道维大伯,大伯娘,做好你马革裹尸还的准备没有?”

没有文举,那么主观抽象,能达到标准就是达到了要求。

盛长梧能达到武举的要求,但也谈不上是什么猛将。

大多都是分配到偏远地区什么库房,税监,矿监,当个低级武官。

但是大周朝所有的禁军都要轮换着去戍边,真刀真枪上战场的。

因为西夏的崛起,大周西北方面的边疆,很不平静。

大规模的冲突不多,但是小规模冲突不断。

但是袁文绍是勋贵子弟,再不受皇帝待见,也可以留在禁军序列。

盛长梧这种平民出身,就是中了武举,也分配不到什么好的职位。

“长松哥哥和盛大伯,尽管考虑,斟酌过之后,还想让长梧走武举的话,我和父亲一定为长梧尽力。”

盛长柏代表着二房承诺道。

没有靠山,没有机缘的话,一辈子都出不了头。

有二房帮助,长梧倒是可以调入到禁军序列。

等长到成年的话,可能也就比袁文绍强上一点。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