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影视从四合院阎解成开始》
影视从四合院阎解成开始

第868章 通判徐州

和顾廷烨聊过了之后,盛长柏也见了见齐衡。

两个人毕竟也是师兄弟,盛长柏将要离京找齐衡告别一下,也不算突兀,主要是了解一下齐衡对自己婚姻的真实想法。

“元若,恭喜你啊,两位京城最有名的贵女都曙意于你。”

顾廷烨说的是挺大气,但是顾廷烨想和齐衡相争也不现实。

只要是正常人,在这两个里面选的话,也都是选择齐衡。

也就是这两个女人,对顾廷烨没什么区别,都是普普通通工具人。

齐衡并没有什么得意,反而对盛长柏还带了一丝羡慕。

齐衡的思想和普通的勋贵之家确实不一样。

思考方式也迥然于勋贵,行事做派也更接近文官清流之流。

盛长柏出身文官,当然适配的是文官之女。

齐衡出身勋贵,联姻对象最好最合适的当然也是勋贵。

两个人各自在自己的领域差不多都做到了最好,可以说是不相伯仲。

除了盛长柏先一步考中进士,齐衡实没什么该羡慕盛长柏的。

“元若过谦了,我当时议亲之时,可没有得到如此贵女青睐。”

齐衡小点的时候,就是一个有教养的小正太。

亲事自然自小就一直被人惦记,都被齐衡家以科举为重,推脱了过去。

这次科举虽然齐衡没过,但是到了试婚年龄,齐衡中进士不中进士,对婚恋市场上价值的影响也不大。

亲事就被平宁郡主操持了起来。也是齐家露出了想要议亲的话风,齐衡才在婚恋市场上突然火爆了起来。

“这两位贵女,不管是从家世,姿容,品性哪方面来说都称得上优秀。不知道元若更中意的是哪一位,我和这满汴京的百姓都一样,对此事都很为好奇,不知元若今日,可否一解我心头疑惑?”

盛长柏追问道。虽然说这两个女人家里的人都不省心,都比较嚣张跋扈,但单拿这两个女人来说,条件都可以说是挺优秀,就是品性上来说也不差。

“婚姻大事,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母亲更为青睐嘉成县主,齐某只能是辜负荣姑娘的美意。不日之后,我们家就会和邕王家交换庚帖,亲事定下。汴京城百姓,也就不会对此事议论纷纷了。”

齐衡没有喜欢的人,也就不会有什么叛逆之心,还是都听从平宁郡主的安排。

但在皇宫里长大的平宁郡主,可以说是一个天生的政治人物。

邕王和荣家,一家是储君的热门人选,一家是备受皇帝信宠的外戚之家。

现在来说,两家的权势差距不大,但是从潜力上来说。

邕王就要剩过荣家太多了,邕王成为储君的支持率最高,很可能成为一国之君。

荣家在老皇帝去了之后,不要说有什么进步,就连现在的权势,也不可能保持。

当然了荣飞燕也有优势,荣妃又没有生儿育女,荣家明显可以远离储君之争,图上一份安稳。

但是显然平宁郡主没有选择安稳,还是想搏一份从龙之功。

毕竟现在朝廷上支持邕王的势力更大,邕王看着有很大登顶的可能。

两位贵女自身的条件不相上下,但是嘉成县主最后还是赢在了家世上面。

“那我就在这先恭喜元若你了。”

交换了庚帖,这门亲事就基本算定下了,大周朝的法律都承认,这门亲事基本也就不会再有什么波折。

嘉成县主明显很喜欢齐衡,自不会悔婚,齐国公府没有得罪邕王的资本,也没有反悔的可能。

以勋贵之家喜欢早结婚的传统,齐衡结婚大概率比盛长柏结婚都要早。

盛长柏这边已经拖到了二十以后,等到及冠之后找时间。

但勋贵之家的子弟不是这样,都是早早的结婚,早早的留下后代。

然后就该享受荫封,进禁军做武官,就算真要戍边上战场,发生什么意外人没了,起码也留下了后代。

就是不考虑人没了的问题,勋贵子弟跟随禁军戍边,一去就是几年。

早点娶媳妇,早点造娃出来,总没什么错。

去戍边有的地方方便带媳妇过去,有的地方不方便带媳妇。

不方便的话,这些人明显容易把子嗣问题耽搁了。

不管是勋贵早婚,还是进士晚婚,都不是随便就定下的。

都是有实际的利益,实际的教训,才形成了这样的传统。

齐衡和嘉成县主的事情,能很快定下,也算是了了一件盛长柏不放心的心事。

起码墨兰这边算是可以暂时安分一下了,盛家内部就不容易再出什么问题。

等到了四月份,盛长柏得到了齐衡和嘉成县主定亲。

看到了顾廷烨和荣飞燕的关系,有了不小的进展。

汴京城里面的戏,盛长柏也就看不下去了。

新科进士也都经过了吏部栓选,到各个地方去上任。

官场又有了一波大的调动,有了空缺,盛紘和盛长柏的老丈人海家,也帮定下来外任的地点。

“擢太常博士,通判徐州。”

太常博士是从七品的京官,盛长柏在献过“三字经”之后,又校检了二年多的书之后,算是又小进了一步。

封建社会修书是大事,修书这个事,只要没有大的差错,任满了之后,都会得到提拔。

盛长柏勤勤恳恳的干了小三年,现在盛长柏请求外任,给小升一级是应有之义。

通判徐州,就是盛紘和海家为盛长柏活动的结果了。

虽然盛长柏挺想去边州,但是盛紘和海家,考虑安全问题,明显不愿意盛长柏去边州。

朝堂之上诸公,可能对盛长柏这么年轻,也没有外任经验,就去边州没那么信任,就促成了现在这么一个结果。

对于这个结果,盛长柏还算满意,关键这个位置手里有钱有权,也就容易做事。

盛长柏方一外任,就是担任一州二佐官,这么重要的职务,已经挺不容易,更不要说还是徐州这种地方。

不考虑上州,下州,直隶州,散州的区别,盛紘做到这一步,有王家的提携,还走了十几年。

盛长柏只是用了三年时间,就做到了这一步。

加上盛长柏中进士时间更早,仕途上领先了盛紘不只是十年。

徐州在大周隶属于京东西路管辖,下设彭城、滕县、沛县、丰县、萧县等县。

大周朝的黄河还没有改道,还没有夺淮入海,徐州可以既算是陆上驿道的枢纽,又是水运的枢纽,联通黄、淮,东临大海,西接中原。

这种天然的地理优势,可以说徐州不仅是军事重地,可以控制江淮。

在商贸上也拥有巨大的优势,虽然因为大运河的贯通,南北的漕运,从洛阳入通济渠到洪泽湖,从洪泽湖到扬州、镇江,再入运河就能直达宁波。

漕运不再经过徐州,徐州的商贸属性,要比之前差上一些,挤不进去大周朝商贸州府的

但毕竟有通畅的水路,货运方便就很容易发展起来商贸,徐州的商业同样繁华,在大周怎么也算是

因为水利方便,徐州又有良田十万余顷,水陆皆肥。

人口众多,民众三四十万,丝织耕桑,丝绸业发达,百姓不只是可以种田,还可以做工,生活富足。

除了有一个黄河喜欢泛滥的麻烦之外,徐州这地方怎么也算一块膏腴之地。

盛长柏作为通判的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收税,没有天灾的情况下,很容易完成。

让盛长柏通判徐州,就和盛紘通判扬州时候一样,考绩上面轻轻松松的就可以混一个优。

想要做事的话,这地方也方便做事,盛长柏这三年,从系统混来的良种,在姻亲故交之家也都算出名。

起码盛紘和海家,都是很了解的。

只要盛长柏在徐州推广开来良种,能让徐州的粮产,增加那么一两层,轻轻松松就能得一个“能臣干吏”的评价。

想要捞钱的话,这种富足的地方,当然也很容易。

都不用太过动脑,只有把中央容许的地方节流,多往自己兜里装一些,就可以轻松的实现致富。

盛长柏当然不需要这么无脑,直接就把公家的钱,往自己兜里揣。

盛长柏已经是地方二把手,大房的生意,自然很轻松的就可以在徐州开拓出来。

官商勾结该怎么赚钱,盛家在老太爷那一辈,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所以盛长柏外任在这种地方,已经算是很难得。

如果没有定下海家的亲事,只靠盛家和王家剩下的一点政治资源,挺难为盛长柏争到这种地方的。

升官的旨意下来之后,盛长柏也就不用再去邵文馆上衙,图书馆的工作,对于盛长柏来说,算是暂时告一段落。

收拾行囊准备出发上任,盛长柏到徐州上任,这算是近途,只要在一个月期限前,赶到了徐州上任就是了。

从开封到徐州一路都是水路,走起来也很方便。

盛长柏甚至可以先休息半个月再出发都不晚。

这半个月时间盛长柏当然也不能闲着,出任外任,需要做的准备当然不能少。

车马钱粮一个都不能少,像盛家这样富足一些的人家。

盛长柏要带的东西更多,一年四季四时的衣服,就需要带上几箱,褥子,被子床上用品,也要带上几箱。

笔墨纸砚,书籍字画,印章配饰,惯用的小件家具,都要带上。

就是一些平常用的瓶,壶,碗,碟,也带上了不少。

平常能用到的生活用品,可以说能带着的,都给带上了。

生活类的东西,算不得必需品,这些是王若弗在准备,盛长柏不用操心。

也有许多的东西,需要盛长柏亲自自己来准备。

比如说需要带着出门的人手,盛长柏肯定要亲自挑选,两大跟班书童刘滔,长随许三,这肯定都是要跟着的。

然后就是安全武力问题,盛长柏一个有身份的人,自不好遇事就自己动手。

盛长柏自己培养的护院,带走一半,又选了田庄上二十个也有习武的少年。

剩下的还有伺候的人手,本是盛长柏远里的都跟着走就行。

但盛长柏院里的这些丫鬟,都和盛长柏年龄相仿。

都到了婚嫁的年龄,盛长柏不准备都收做通房,也就需要为这些年考虑未来。

该放归的放归,该嫁人的嫁人,尤其是女使,盛长柏需要重新挑选。

顾廷烨才没有耍什么手段,要不然顾廷烨不是一个什么顾忌远亲叔侄情的人。

“荣飞燕姑娘挺好,他们家是因为荣妃受宠,最近才称得上高门的,家里底蕴不深,很愿意和你们这样的勋贵之家结亲,你还是很有机会的。”

帮助和障碍就这么些,都不算大,关键的地方还是要看顾廷烨自己努力。

盛长柏还在汴京这些日子,也就是一个督促作用。

顾廷烨这边也就这样了,盛长柏除了多鼓励顾廷烨之外。

“当然是荣姑娘,平宁郡主更喜欢嘉成县主,更有意和邕王家结亲,元若应该会求娶县主。我这个做二叔的,自不好跟元若为一个女人相争起来。”

一个皇亲一个外戚相比之下,明显是外戚底气更虚一些,对女婿的要求也会更低一点。

老皇帝年纪既大,身体也不好,容妃迟迟不能为皇帝怀上生一个。

盛长柏还是以最坏情况说的,以顾堰开对顾廷烨的关心程度,以及平时的做事风格。

也不可能直接上去帮顾廷烨追女人去。

同样的是宁远侯府的一家子人,想要给顾廷烨婚姻制造障碍。

因为顾忌着顾堰开,也就只能在背后搞一点小动作。

“好是好,但现在荣家因为小荣妃正得圣宠,我爹爹不出面,荣家不感受到重视,怎么可能会同意我的求娶。”

“不着急,侯爷怎么说都是你爹爹。他还是希望你能正经寻一门好亲的,你先让荣家接受你,侯爷这边你多求几次,他总会为你操持的。”

和齐衡见面就不好在酒肆了,两个人约在了茶楼喝茶。

“哪里,不过是皇亲国戚之家行事张扬了一些,哪里比得上盛兄少年及

如果顾廷烨能搞定荣家的话,不用顾廷烨去求,顾堰开都会主动帮顾廷烨提亲去。

“现在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随着老皇帝随时会噶,荣家的尊荣富贵,就像过眼云烟一样,随时都会散去。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