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影视从四合院阎解成开始》
影视从四合院阎解成开始

第905章 辞官不受

要不然这个顾廷烨为盛长柏表功的时间,也太巧合了一点。

“哪里有收买你的意思,这确实是你的功劳。”顾廷烨笃定的说道,但是盛长柏完全不相信。

“那你这算是坑了我,你挑这个时候为我表功,这功劳我不能认。”

不管赵宗全这样做的目的,是不是因为政治目的,为了和文官争权,表面上的就是这么一个事情。

说赵宗全不孝顺,更有理由,赵宗全叫了仁宗爸爸,继承了仁宗的江山。

然后逮住了仁宗留下了的遗孀,变着样欺负。

从六品的本官,从六品的差遣,本官和差遣都给盛长柏升了一级。

这次看上去还是一个正经安排,因为盛长柏写的兵书,懂军事,就把盛长柏派到兵部上班。

“双喜临门啊,来人准备摆宴,把华兰,如兰也请回来一起。”

旨意下来之后,不关心政治的王若弗已经张罗起来庆祝。

王若弗的双喜,大概是算上海朝云有了身孕,盛家将有

但是剩下的人,除了盛老七之外,都了解一些政治,包括明兰都是一脸的凝重。

“郎君,官家这是什么意思?”海朝云首先的说道。

盛长柏喷了皇帝之后,小两口做的准备是盛长柏被皇帝赶出汴梁。

“就是表面上的意思,官家想要把我调离御史台。”

盛长柏虽然已经不愿意再干御史,想干点实事,但是绝对不是通过这种方式。

现在的情况就是,皇考之争没有结束之前,盛长柏就不能离开这个位置。

其他位置,远没有御史发声方便。

“母亲,你不用准备庆祝的事儿了,我不准备接受这份旨意。”

盛长柏回过海朝云,又转头对王若弗说道。

“长柏,要我说,你去兵部也好,我看你和顾二经常的凑在一起研究兵事,去兵部也是你擅长做的事情。”

盛紘宽慰着盛长柏,还是想让盛长柏接受这个现实。

对于官迷盛紘来说,有升官的机会不要,怎么想都是可惜。

“这份旨意不能受,受了这份旨意,后患无穷。”

不说盛长柏正在收集韩章的黑料搞韩章。

现在的情况就是,盛长柏借着御史的身份,在上朝的时候,才能混进文德殿,才能跟韩章对喷。

要不然就盛长柏这个品级,就是再提一级,朝会的时候,也应该排在殿外。

皇帝不叫,盛长柏都进不到殿里,还怎么发声。

到时候赵宗全再想给自己的生父尊皇考,完全就轮不上盛长柏说话。

这种情况下,就会造成一个事实。

赵宗全再搞事情的时候,盛长柏没了资格说话,别人也就看不到盛长柏说话。

在士林中看来,是皇帝给盛长柏升了官,盛长柏就改变了自己的态度。

盛长柏这几年积累的名声,也就全都完了。

做官和做明星一样,人设只要崩了,前途也就没了。

没有了士林的支持,盛长柏想要有前途,也就只剩下舔皇帝。

“主君,你就让柏哥儿自己决定吧,他已经不是初入官场的毛头小子了。”

老太太对盛长柏表示支持,老太太还是更果断一些。

对于权势富贵这些东西,看的挺开的一个人。

“长柏,你就非要和官家争下去吗。知道你和官家起了冲突的时候,为娘心焦的都睡不着觉。官家毕竟是官家,她想做什么,你就让他做不就是了。”

王若弗跟着说道,一个不懂政治的人,很难理解盛长柏的坚持。

“母亲安心,我自有分寸。”

其实也不是跟家里的这些人商议,只是通知一下结果。

最后的结果,当然还是盛长柏的仕途,盛长柏自己掌握。

等着皇帝三道旨意下来,盛长柏辞了三回。

代表着这件事情,不是盛长柏装矜持,是真的不干。

这件事就暂时的僵持住了,盛长柏算是在御史位置上赖了下来。

“儿臣有本要奏。”

这日上朝,盛长柏发现了,赵集英已经回了汴梁。

赵宗全也知道自己不认老皇帝,要认回自己爹,这种操作做的不地道,不要脸。

不想儿子,在朝廷上,支持不支持自己都不对,都为难。

不想影响儿子的名声,玷污了儿子,就把赵宗全支离了汴梁。

赵宗全对自己的便宜爹妈不怎么样,但是对自己大儿子,真的不错。

现在事情告一段落,赵集英也就重返了汴梁。

“讲。”赵宗全道。

“之前父皇派儿臣清查盐税账目,现如今已经审查清楚,朝廷近些年来盐税,实缴只有应缴的十之三四。盐茶酒铁,乃我朝岁入主架,如今盐税模糊……儿臣希望父皇下令彻查。”

皇考之事搁置了下来,朝堂之上也就继续之前的事情。

原本在皇考之议之前,赵宗全是想着盐税之事,先搞钱的。

但是被皇考之争影响,盐税之事直接被搁置了下去,到现在才被赵集英重新提起。

“盐税乃是痼疾……国库空虚,不止一日之事,到如今,确实该到了清查之时。众位卿家,有谁愿意替朕去啊?”

赵宗全配合着赵集英说道,只是赵宗全发问了之后,朝廷上鸦鹊无声,无人敢于应答。

朝廷上站着的人,不少人都可以从盐税上得到好处。

这件事算是赵宗全从群臣的手里扣钱,装进自己腰包,当然没人响应。

有相关利益的不愿意干,没有相关利益的,也因为这件事牵连太广,得罪人太多,不愿意去趟浑水。

关于盐税不管是太后一党,皇帝禹州一党,宰相韩章一党,都牵扯甚甚,哪一个都不干净。

太后的金牌打手齐衡,老爹齐国公管理了十多年的盐务。

这是因为先帝,看着平宁郡主的面子,给齐国公安排的肥差。

就是希望平宁郡主能够生活富足,齐国公当然也不会客气,十多年下来,齐国公府富的流油。

皇帝的禹州一伙,领头人顾廷烨,继承了白家的扬州盐庄,日进斗金,富可敌国。

当然不可能是好好做生意,真要不走私,好好缴税。

经营盐庄就变了一个苦活,赚的辛苦钱。

以前的白家,现在的顾廷烨,好好缴税的话,怎么可能敛下如此巨财。

白家的巨额家资,可以说百分之九十九都是走私得来的。

然后韩章更是不干净,不提盐商平常要交多少保护费。

只说韩氏一族完全控制了相州的民生领域。

相州境内的不管私盐,还是官盐,都在韩家的掌握之中。

慑于韩章的权势,就是私盐贩子,都不敢往相州贩盐。

一州之人,指着韩家吃盐,就知道韩章能从盐税之中,得到多大的利益。

朝堂上势力最大的就是这三波人,三波的头脑个个不干净。

自己都不愿去查这件事,平常的中立之人,就更不愿意干这种事了。

“盐税是天下大事,吏治清明,更是亘古难题,难得诸位卿家,顾忌亲眷同僚之情,就没有一个愿意肯替朝廷,替天下,清茶盐务的吗?”

看着朝廷之上,久久无人应答,赵宗全继续发问道。

也不是朝廷之中,不存在一心为公,不畏强权的耿直之人。

但有这样品格的人,当然也就看不上,掀起了皇考之争的赵宗全,不愿为赵宗全出力。

就连送给赵宗全江山的仁宗,赵宗全都是这般对待,谁敢给赵宗全卖力。

查一波盐税,直接得罪了大半朝堂。

以赵宗全,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的做事风格。

臣子为了赵宗全得罪了大半朝堂,断了无数人的财路。

赵宗全这个老板不可靠,臣子帮着赵宗全收了财之后。

赵宗全更可能把人卖了,消除大半个朝堂的怒火。

基本就是一个累及妻儿,甚至整个家族的下场,谁愿意干。

另外一个,朝堂上能主持这件事的人选不多,一般的人,也没资格直接跟朝廷上三股最大的势力掰头。

有这种资格的人,没有谁真的就是莽夫。

大周朝的皇帝是不杀文臣,但是下面的人斗起来没这么讲规矩。

想要查盐税,自身实力不够,更容易竖着进横着出。

能站在朝堂上的官员,除了少数几个,都经过了不少的宦海沉浮,就没有几个绝对意义上的愣头青。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人当然有。

但是为了赵宗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朝堂上的共同认知,就是不值得。

给朝堂上增加税收没问题,但是朝臣也见过你赵宗全怎么钱。

赵宗全不是没有过钱,当初抄家勋贵赵宗全也是发了一波。

但是赵宗全把这些钱,都在赏赐禹州团伙上,其他人当然不愿意干。

各种原因就是导致了朝堂上就是寂静一片,群臣都是连动作都不敢有。

不是怕什么君前失仪,完全就是生怕被赵宗全注意到。

“难道有一事不和诸君心意,诸公就可以撒手朝堂了吗?”

看到这个情况,赵宗全坐不住了,从龙椅上起身站了起来,对群臣怒斥道。

“该…活该。”盛长柏在心里赞道。

这个事完全是赵宗全在偷换概念。

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顺心群臣的心,赵宗全是在挖文臣的根。

没有礼法可以约束皇帝,文臣对皇帝也就没了制约权。

赵与士大夫共天下,也就成了笑话。

赵宗全侵害文臣的利益,还不让文臣表示一下自己的态度。

“你们紧紧抓着礼法不放,却放任蛀虫吞噬天下,对的起天下百姓吗?”赵宗全继续的无能狂怒道。

“陛下,可推韩章大相公前往。”盛长柏顶头上司御史中丞回怼皇帝道。

“陛下,臣附议,可推韩章大相公前往。”御史中丞的话,太符合盛长柏心意的原因,盛长柏跟着马上站出来附和道。

“陛下,臣附议(附议)。”然后就是一片又一片人,御史台,谏院,太常礼院,礼部的官员,都站了出来附和。

不要脸的样子,就和百姓中那些吃绝户的缺德之人,完全没有区别。

对于自己认下的爹妈,赵宗全怎么都谈不上一个孝字。

“画蛇添足,多此一举,我不可能被收买,我的态度也永远不会变。”听了之后,盛长柏本能的就是警惕,这明显是顾廷烨和皇帝,拉拢人的衣炮弹。

皇帝要拉拢盛长柏,不是打压,可能还有几分顾廷烨面子情的结果。

按着赵宗全这样在朝廷上乱搞,不管朝政,只顾着争权。

赵宗全这个人,说是为人孝顺可以,毕竟为了给自己老爹上尊号,愿意和大半个朝廷为敌。

“则诚,天下人都知道,先舒王才是官家的生身父亲,官家现在得登至尊之位,如不能光耀生父,天下人又会怎么看待陛下。”

顾廷烨就算是身居高位,但是混迹市井养成的无赖,还是没变的。

“何事?”盛长柏黑脸回道。

人为的制造党争,搞得朝堂上乱像一片,被外族看出大周虚弱,战争也就真的不远了。

这些士兵确实有练的不要,指不定哪天就要上战场。

“谢还是要谢的,别看这一次我是空手来的你们家,没给你带什么谢礼。但我真的有给你准备谢礼,我把你的练兵册子献给了官家,为你表功。”顾廷烨又换回了得意的表情说道。

盛长柏斥道,顾廷烨知道自己一方没理,揣着明白装糊涂,盛长柏就很烦了,直接赶人道:“你今天来这要是就为跟我说这个的话,你就回吧。”

“别啊,到你们家来我茶都还没喝上一盏的。我今日来有事要找你。”顾廷烨无赖的说道。

果不其然,顾廷烨来过之后没几天,盛长柏升官的旨意就下来了。

“监察御史盛长柏,尽忠职守,克己奉公,献兵书…晋将作少监,兵部郎中。”

“前段时间,你不是交给我一本练兵册子吗。这段时间,我按着你的法子训练几个指挥的兵马,前段时间军演,这几个指挥表现的都不错,军阵演练的很娴熟,我是特意过来跟你汇报好消息和感谢你的。”

“谢我就不用了,有效果的话,你就在禁军中尽快推广开就行。”

“怎么看待,该怎么看待,就怎么看待。入嗣了就是承挑了,现在官家的父母是先帝和太后,先舒王只是官家的一门亲眷,跟官家没有了父子关系。民间的普通百姓都懂的道理,顾二你还能不懂吗?”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