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带着战国全战在鲁路修》
带着战国全战在鲁路修

第十三章 进击

五百人的部队,挖了十二条宽宽窄窄,互相联通的壕沟,只是挖的匆忙,类似防炮击、反机甲突击的窑洞还没有来得及建造。

显得十分简陋,夜里的守卫有五十人,他们训练时间的确短,但是在今日那场遭遇战后,得到了说不出的升华。

警备的动作一如既往拙劣,但是给人的压迫感却不同于往日,见到来人是王君泽,他们压低了自己的枪口,没有打招呼,板着脸继续看向前方。

此战收敛布列塔尼亚军人尸体548具,三百多人是激战中被杀死的,剩下两百来人是在撤退中被击杀的。

没有俘虏,受伤的布列塔尼亚军人,都被李锴下令,再补上一枪。

而义从军死伤一点都不比布列塔尼亚军人来的少,当场战死481人,重伤518人,轻伤1081人,伤亡率也将近一半。

苍茫的大地,昏暗的星空,紧张的士兵,压抑的情绪,新兵慢慢再向老兵转变,军官也从菜鸟再向老鸟转变着。

这一晚,王君泽巡视到了三点,实在是有点困得熬不住了,才去自己的窑洞里歇息了三个小时,六点钟一到,便被自己警卫班叫醒,稍微收拾了一下行头,无外乎整理一下仪容仪表,用行军壶里储备的水洗一下脸,让自己看的精神一点。

战争时期,底层军官的作用是极其重要和直观的,在这朝不保夕的时间点,每个士兵心里都压着一股火,人不畏死何以死畏之。

他们对于一切都没有敬畏心里,底层军官要比普通士兵吃更多的苦,做更累的活才能正儿八经带好手底下的士兵,否者带来的后果实任何人都不愿意碰到的。

战争的硝烟离众人并不远,特别是布列塔尼亚军人终究比自己一众义从军来的精锐,工事的建造需要继续进行。

壕沟要再向下挖三米,三米挖出来的泥土,向上进行加固,壕沟深六米,宽四米,之后在壕沟里用泥土弄出一个斜面台阶,在靠近内部的土墙上,用带来的钢筋水泥,建立用固窑洞。

各个营队的补给放在窑洞之中,碰到轰击撤入窑洞,窑洞的入口建立隐蔽设施。

另外窑洞留有后门,在挖出一条隧道,通往其他壕沟。

这是中华联邦阵地战的标准操作流程,但是义从军装备到底简陋,壕沟深挖四米,建立窑洞后,工事便算完结了,最麻烦的隧道不要挖。

但纵使如此,只凭借几把铲子,镐子,也非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

早上六点开始挖壕沟,到晚上五点,王君泽下令停止,进行修整,五百人十一个小时,不间歇的劳作,将壕沟彻底挖好,两壁进行了加固,但是窑洞只是挖了一两个小坑,排水渠更是还没来的及建造。

索性看着天上的云层,不像是会有雨的样子,否者随身带的物资就要遭殃了。

晚上的吃食很简单,压缩干粮和水,贫瘠的食物,高强度的工作量,每个人的情绪都不太高昂。

王君泽在吃完饭后,巡视了一下阵地,安排了警卫,便让众人休息去了,五点到九点这段时间王君泽也能好好睡一觉,毕竟这个时间点碰到敌人进攻的可能性并不大。

五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4月30日到5月4日)

这场战役若非教习率众冲锋,李锴第一时间带队填补窟窿,否者胜负真的犹未可知。

教习冲锋,的确效果拔群,能在讲武堂做教习的基本上都是在军队中厮混十多年升迁无望的中下层军官。

血性、战斗意志的重要性略高于专业度。

王君泽写完最后一句,将笔记本合上,钻出了自己的藏身之地,跳进了壕沟,猫着腰巡视着自己所在的驻区。

冯靖章代表着扬州府人的脸面,补了五百人,剩下五百人则是交由李锴另外一名交好的学员管理。

布列塔尼亚帝国军在山坡上丢下了三百多具尸体后选择撤退,李锴带人追击了三里多地方才收整部队。

军事技能自然是扎实无比的,只是把这种宝贵的老兵用在冲锋填尸体上,有点暴殄天物,更别说这样的冲锋实在是有点费教习。

将战报发往折冲府后,折冲府命令李锴、王君泽等人原地建立防线驻扎,不用再推进了。

李锴将轻伤的一千人调入自己的直辖团部,再加上自己剩余的五百多名士兵,兵力一下子扩充至一千五百人还都是经过战斗洗礼的士兵,装备是最好的,既有缴获的布列塔尼亚帝国士兵,也有阵亡士兵身上拔下来的精良武器。

小小一个义从军其中勾心斗角也是不小。

王君泽拿出钢笔在一本牛皮笔记本上,记录着今日早晨交战时的一幕幕场景,一个下午建筑的工事十分的简陋,勉强只有一个容身的地方,在这个狭隘的空间里,王君泽这样的写着——布列塔尼亚陆军,枪械性能,威力大,精度准,射速一般,步军训练强度一般?,在最后一条上王君泽打了一个问号。

今日交战的布列塔尼亚军,和自己等人相比,专业性并不如自己,但是血性和战斗意志比自己等人强了不止一点,若是没有教习的‘无畏冲锋’和紧随其后的大部队,别说别人了,王君泽都不知道自己会不会第一个带头溃逃。

毕竟送死的活计没人愿意干,打防守战、阵地战,和遭遇战完全不是一个难度,王君泽召唤出来的五百名士兵,是第一批跟随这李锴投入这场遭遇战的,死伤极大,只剩下两百余人存活。

而王君泽三百人的营队,也是伤亡近半,在这种前提下部队自然要进一步的整合。

王君泽走了过去,拍了拍他们的肩膀,说道“布列塔尼亚的军人,也是两个眼睛一个嘴巴,放轻松点。”

这些士兵不是高冷,很多都还没回过神,还在想着早上的那次冲锋,这种事情无关勇气,只是因为‘第一次’,难免会不停回想,王君泽有过类似的经验就在不久前,所以他很能体会他们的心情。

对于王君泽,李锴也是极其大方的,可能是心里记得那日王君泽带头投靠他的好,也是觉得自己拉着王君泽,进的澎湃学社,也是同窗,比常人更可靠,给王君泽手里的人马补充到了五百人。

剩余三千士兵,光王君泽和李锴手里就握着两千人,扬州府的人越发得没有话语权了。

当得到来自折冲府的指示,李锴颇为喜气的将这则消息告诉了众人,也算是宽慰了诸多将领紧悬着的心。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