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明:我朱柏,能有什么坏心思?》
大明:我朱柏,能有什么坏心思?

第四十章 赤诚之心,崛起的杨宪

还望先生斧正!”

说着,就将手中编篡的书籍,递给对方。

朱柏原本是想进来说两句重话。

书楼内。

翰林们也是泾渭分明。

王艮等最初学习心学的人,坐在最里面。

可看着上面的内容,写的密密麻麻。

在正文旁,还有很多王艮写的注释。

想来这本书,花费了王艮不少精力。

而且里面的内容,大部分都是正确的。

望着王艮满怀期待的眼神,朱柏顿时沉默了。

还有什么,是比一颗赤诚的心,更难拒绝呢?

朱柏默默指了指书中的一处注解。

缓缓说道。

“这里错了。

心学的无善无恶,与佛家的无善无恶并非一回事。

和尚们只顾自身,而心学的无善无恶。

重在强调,不要用私欲去定义善恶,此法可以推之于天下。”

闻言的王艮,顿时惊喜不已。

“我就知道,先生的心学,不只是闭门造车!

心学,乃是治天下的学问!”

其余翰林闻言,心中也是一喜。

能够治天下的学问,那意义可就不一样了!

众人看向朱柏的眼神,顿时热切了起来。

世上除了程朱理学,还有新的道路可走?

说完,朱柏就有点后悔了。

他本就心软。

要不然,也不会在奉天殿主动站出来。

为翰林院众人求情。

若没有朱柏,这里的不少人。

肯定要被治罪,以平息学子愤怒。

“先生,我还有问题!”

很快,在场之人的称呼。

通通变成了先生。

以博学、通晓古今为代表的翰林们,如今像一个个学生那样。

请教着朱柏。

这一回答,就停不下来了。

有人问到。

“先生,孔子云,以德报怨。

心学可有解释?”

王艮抢答道。

“先生,我知道。

您的心学中提到心狭为祸之根。

是教导我们,要心胸宽广,不要去怨恨别人!

怨恨只会伤害自己,折磨自己。”

言毕,王艮期待地看着朱柏。

希望他能肯定自己。

可朱柏只是用奇怪的眼神,看着他。

仿佛看一个傻子。

“你是不是漏看了一句话?

我写的是,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

若是仇人招惹了你,你不报复的话。

那你就会心生怨气,此所谓心狭为祸之根。”

顿了顿,朱柏继续解释道道。

“别人打了你,还不能怨恨,这是什么道理?

你只有用力打回去。

把别人打趴下了,才能念头通达,才能心旷!”

众人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一个心旷。

只有把别人打趴下了。

打到服气,打到自己念头通达。

才算是贯彻心学!

……

不同于翰林院的热闹的问答现场。

都察院内,稍显的有点冷清。

科举舞弊案水落石出。

刘伯温是松了一口气,总算是洗去冤屈。

心中在感谢朱柏之余,也想着此事的幕后。

他隐隐也猜到了。

到底是谁在炮制此事。

他面前的杨宪,愤怒地说道。

“恩师,他们也太过分了!

我看这个科举总裁之位,也是故意让您的。

目的,就是为了洗清他们的嫌疑!”

对杨宪而言,对手再也清楚不过。

这朝廷只有两派。

一派淮西文臣,一派浙东文臣。

幕后是谁?一目了然。

刘伯温摇摇头。

“此事,没有那么简单。”

他想劝杨宪冷静,可对方从座位上站起身。

“恩师,我可忍不了。

那胡惟等人在中书省,一直就看我不顺眼。

此次,学生倒是要和他们斗上一斗!”

杨宪的底气,就在于前一日皇帝的召见。

朱元璋在文华殿内,对他说了很多话。

其中不乏勉励,还让他敦促中书省内的庸碌老臣。

在杨宪看来,皇帝对李善长,已经有了不满。

如今圣眷在身,就是最好的机会。

“杨宪啊,你是斗不过他们的。

淮西一派,是跟着陛下一路走过来的。

你的根基不够,很容易吃亏的。”

刘伯温数次沉浮,看的很清楚。

可杨宪自认已经不再是,无官无职的小跟班。

而是中书省内,三品参政。

浙东一派,有不少人为他马首是瞻。

“老师,斗不斗得过。

试了才知道。”

话毕,杨宪就来了。

他觉得,刘伯温已经老了,没有了斗志。

面对淮西一派的咄咄逼人,只是不断地忍让。

他才三十岁,哪里忍得了这个?

果然,他想的没错。

杨宪刚回到中书省。

圣旨就下来了。

是让杨宪全权主持恩科北场。

原本这事,应该是由李善长或者胡惟庸来负责。

“杨宪接旨!”

他的心中,因为这份圣旨,更加的坚定。

宣旨的太监走后。

中书省的部分墙头草,立刻跑过来贺喜。

“恭喜杨参政,陛下这是对您十分信任呐!”

“恭喜杨参政!”

手里拿着圣旨,杨宪说话的底气都多了三分。

悠然地对众人说道。

“诸位同僚,不过是为陛下办事。

没有什么恭喜不恭喜。

只不过,吾等尽心竭力,以便不辜负陛下的信任罢了。”

杨宪嘴上这样说,可嘴角也是微微翘起。

旁人连忙附和。

“杨参政说的是,为陛下办差。”

不远处的政事房内。

胡惟庸只是冷眼看着。

不屑地说了一句。

“得势小人。”

身后的李善长,则是悠悠说道。

“无妨,圣眷在身,暂且让着他。

陛下不是说了,让他促促我这个庸碌老臣。”

显然,文华殿的对话,李善长也知晓了。

他继续说道。

“惟庸啊,我们不妨将这个杨宪,捧得高高的。”

闻言的胡惟庸,顿时一笑。

“恩师好计谋。

爬的越高,摔得越惨。”

五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4月30日到5月4日)

外围,才是听闻心学不凡,仰慕的翰林。

最初的二十多个人,已经自成一派。

王艮高兴地迈步前来。

“先生,王艮狂妄,总结了一点心学要点。

听到这里,朱柏实在有点听不下去。

翰林院。

区别于其他人。

王艮作为距离朱柏最近的人,也成为了大弟子般的存在。

问:何为无善无恶。

推开门走了进去。

见状,所有的翰林也起身行礼。

有喊先生的,有喊朱博士的,也有喊湘王殿下的。

此刻,王艮在不遗余力地传道。

“第二篇,乃是无善无恶。

让他们打消念头。

继续研习程朱理学。

先生曰:犹如花园之花朵杂草。

善恶之分,不过是人心的私欲作祟。”

这本书,写的最多的,就是他和朱柏的对话。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