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明:从朱元璋好圣孙到千古一帝》
大明:从朱元璋好圣孙到千古一帝

第三十五章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对于朱高炽他同样在意。

虽然在另一个时空中,燕王朱棣发动靖难,杀了他们太子一脉才坐的天下。

朱高炽因此才有机会登上大宝,成就仁宣之治。

应天城,金川门外。

皇太子朱标同即将赶往藩地的几个弟弟们依依惜别。

“二弟、三弟、四弟、五弟、六弟、七弟,一路珍重。”

若可以,他希望在将来的某一天,朱高炽能成为一代贤王,为他镇守边防。

“高炽虽然只有四岁。”

朱雄英微笑着说道:“但是却很懂事,孙儿也很喜欢他。”

“哈哈哈...”

朱元璋听得大笑道:“咱们朱家人啊,就是得这样,得团结。”

“兄弟之间就得拧成一股绳。”

“但是!”

说到这,朱元璋突然收起了笑容,神情变得有些严肃,盯着朱雄英说道:“你永远得记住。”

“你是皇太孙。”

“不论你的弟弟们,叔叔们,他们如何对你好,都是你的臣。”

“天家从来没有私情。”

“那把椅子......”

说着朱元璋突然沉默了,眼中竟是透着些许的担忧。

良久,朱元璋才微微的说道:“我还是相信咱的儿子,你的那些叔叔们的。”

闻言朱雄英没有答话,只是重重的点了点头。

实际上,他能猜到朱元璋刚才那一瞬间想到了什么?

朱雄英不知道另一个时空中,当皇太子朱标去世后,朱元璋立朱允炆为皇太孙的时候,有没有后悔过。

当然,这个后悔不是因为担心朱允炆的能力。

而是是否后悔当初分封诸王。

作为大明开国的皇帝,朱元璋的能力远超唐宗宋祖。

以至于后来的顺治皇帝福临,都对朱元璋钦佩不已。

他说,历代贤君,莫如洪武。

为什么了?

历数历代王朝施行的德政,有做得好的,也有做得不尽如人意的。

但是到了洪武皇帝,其所定的条理章程,规划之周详,历朝以来是没有哪个君主能比得上的。

这样的评价不可谓不高。

能得到这样评价的朱元璋,到晚年,又怎么可能看不透当时的时局?

他可能后悔了,不然不会在处理了那些淮西旧臣后,着急忙慌的为朱允炆培养了一批年轻的将才。

这些人不说一定比得上淮西勋旧,但若要对付某一位藩王,绝对是没有问题的。

可惜呀,朱允炆终究太年轻,目光太浅。

“爷爷!”

朱雄英最后还是没認住,扬起头眼神坚定的看着朱元璋,很认真的说道:“请爷爷放心,孙儿一定会认真的学习。”

“孙儿可能不够聪明,但是孙儿一定会努力。”

“孙儿不知道未来的大明会是什么样子,但是孙儿会和爷爷,会和父亲一道,一起守护好这片美丽的江山。”

“至于孙儿的叔叔们,弟弟们。”

“我相信他们都是希望大明万万年的。”

“所以请爷爷放心,大明不可能有七王之乱,八王之乱。”

“大明将永远如那初升的旭日般光芒万丈。”

“我大明风华亦必将远播四夷。”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好!”

“哈哈哈...好,好,好!说的好!”

“好一句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朱元璋听了朱雄英一番豪言壮语,一扫适才的阴郁。

不禁豪迈地大笑道:“我大明江山,定会如那日月一般,永存于天地之间,哈哈哈......”

五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4月30日到5月4日)

站在城门下的朱标,向着翻身上马的几个弟弟们轻轻的挥着手。

他的心中有些酸楚。

朱元璋望着已经消失在天际的几个儿子的队伍,大手轻抚着爱孙的头发说道:“高炽倒是很在意你这个哥哥啊!”

朱雄英听了脸上露出了一丝宠溺的笑容来。

直到几个弟弟们的车队再也看不到了,朱标这才有些失落的回到了城中。

洪武十五年,十月十五日,晴。

“大哥,您也保重啊!”

六位大明的藩王,骑在马背上远远的向自己的大哥挥了挥手,便打马向着各自的队伍飞奔而去。

“好!”

谁都没有注意到,就在朱标回城之时,金川门的城头上出现了一老一小两个身影。

他们正是朱元璋和朱雄英这对爷孙。

城头上。

突然,燕王朱棣的车队中,朱高炽伸出小脑袋。

用他稚嫩的嗓音,向着金川门下的朱标大声的喊道:“您告诉雄英哥哥,等有机会我会回来看他的。”

但是在这个时空里。

只要有他朱雄英在,就不会有朱允炆什么事,更不会允许靖难发生。

朱标见朱高炽那么懂事,强認着心中的酸楚挥手回应着。

车队越行越远。

“大伯!”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