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重生年代:团宠农女有空间》
重生年代:团宠农女有空间

第83章 发展旅游业

到时候路好走了,开车才方便。

不然坑坑洼洼的,一不小心碰着岂不是得心疼老半天。

而且道路平坦了开摩托也方便多了,不用被震的屁股疼。

三公里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还是从新规划的路线,有一些起伏比较大的山坡都是得绕过去的。

而修路这件事情也成了村里茶余饭后的谈资。

像现在这个坐在榕树下说话的刘翠芳。

而柳家村最收受人关注的,可能属那几个土楼了。

不过土楼年代还是久远了些,有些住在里面的村民已经建了新房搬出来。

老宅也年久失修,有些摇摇欲坠,这些都是得修复的。

有些人乐见其成,这不用自己花钱修理老宅的好事可不常有。

除了把一些危房重新修复好,土楼里的空地也得整理。

这脏乱的环境都得清理干净,再铺上从河里捡来的石头,压实了,再用水泥填补空隙。

还有垃圾也不能随意乱丢了,都得收集起来,在统一地方放置。

街道上也铺上了水泥,显得干净整洁。

榕树底下还修建了个带化粪池的公厕,给游客们提供方便。

沿村的河流边的杂草都清理干净,做了几个垂钓点和可以玩水的地方。

就连路边田野都洒上了花籽,只要播种一次。这些花长大结果,花籽又掉进土里,可以实现无限的循环。

村长还把村里的大会堂收拾成民俗馆,里面放上在村里收集的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工艺品或者旧时候的东西。

工艺品都是村里会做的东西。

比如一些竹制的篮子,盘子。瓶罐,盒子,竹帘,竹扇等,还可以做一些小玩意小把件啥的。

还有用藤条做的袋子,垫子,动物,藤球等。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小玩意。

类似葫芦呀,自己做的绣花鞋,手帕,玩偶,鸡毛掸子,木雕,粿印等东西。

也把村里一些年代比较久的东西也收集起来放到民俗馆里去。

每家都绞尽脑汁用现有的东西和手艺做出一些工艺品来。到时候这些都是可以一边展览一边售卖的。

土楼现在也没有全部住人,因为土楼房子空间比较小,有些家庭人口多的人家已经重新修了房子。

土楼里面的房子就用不上了,一般拿来堆放杂物或者柴火。

柳瑶提醒自己爸爸,让他叫村长跟那些人家商量把等房子修好,把里面清理干净用来做客栈。

如果同意的可以把自己的房子都交到给村里,到时候盈利的话大家平分。

这样就不会存在到时候有游客了,一村人挣客人挣破头。

在土楼里有房子的人都十分赞同,这老房子放在那里也没啥用,下雨天还会从瓦片缝隙滴水下来。

虽然现在村里帮翻新了,不过也还是继续堆放杂物。

柳瑶家在中央土楼有一间房子,也爽快的交了出去。

这顿整理花了三个月的时间,连带着公路都修好了。

村长特意去订了一大块路标,醒目的竖在跟镇上过道交界处的地方。

上面写着,柳家村,乡村民俗生态旅游景区。下面还标着土楼群,御史庙。往里三公里。

加上之前香客的宣传跟广告的张贴,还真有一些游客前来旅游。

村民安排他们住在土楼里面。

土楼是两层的建筑,每间房子估计也就三十平方。

地板也铺上了砖片,不像之前都是裸露的泥土了。

楼下放了一套茶桌,靠门的灶台也没有拆除,还修整好了,往里面放上大鼎,可以方便游客体验自己用柴火做饭的感觉。

柴火可以自己去山上拾取,也可以跟村民们购买。

二楼则是休息的地方,放有一张床和一把木头沙发。

床头柜上还摆了一束小野花。

只要有人入住,房间的花束每天都有换新。

当然这个工作就交给村里的小孩子了。

旅客们第一次来到这里,觉得实在是满意极了。

这里空气清新,鸟语花香,还有这么有特色的土楼,道路也十分整洁,民风非常的淳朴,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感觉在这里呆着人都幸福了不少。

而且玩的地方也多,特别是村旁的小河。

小河的水清澈见底,鹅卵石个个圆润可爱,上面还附着着一些田螺,沙子里还藏着对水质要求极高的蚬子。

带上一家人,自己在一旁钓钓鱼,老婆孩子在河里摸点田螺蚬子。

回去再跟村民们买点菜用大鼎煮一煮,那味道肯定好极了。

------题外话------

感谢-柠-的打赏!这几天比较忙,写的比较慢,不过每天都会照常发两章的!

自从入v之后人少了百分之七十_(:3ゝ∠)_。

我会努力写的,以后我都要写的节奏比较快一些,尽量让每一章看了都特别有内容。

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

“我看他家就是人傻钱多!这路不是走的好好的,还要搞啥水泥路。这村里有车的就他一家,他肯定是最乐意修路的。”

另一个夫人磕着瓜子点头表示同意。

男人天性就爱车,即使现在还买不起小汽车,不过都有一个汽车梦。

这现在生活越过越好了,买车也是时间的问题。

只有刘翠芳在一旁撇撇嘴。

一群人干的热火朝天的。

“这每天都得派个劳动力去,田里的活都做不完。”

“是呀!孩他爹跟公公最近都累坏了,回来倒头就睡,心疼死人了。”

“这修路可是利民的好事,修好路以后出入就方便多了,咱们带些农产品去镇上卖也不怕山路磕碰到。”

这群人都给吴桂花家给洗脑了,个个跟个傻子一样奉承他们,还不是因为他们家有几个臭钱!

这钱跟大风刮来一样说捐就捐,跟个土财主一样,换做以前自己绝对去举报他们。

而男人这边则是干劲十足。

不过大多数人都是支持的。

一旁的妇女听了就不乐意了。

这边修路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而村里的修缮也没落下。

关于农村旅游改造第一步,就是打造吸引人眼球的卖点。

“要我说还是修路好,有一条水泥路那可不比黄土路强?这土路一到下雨天就坑坑洼洼的,开个摩托还得打滑,修了水泥路就不用担心自家丈夫外出遇到危险了。”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大多数人的三观还是正的,都说着修路的好。

这话如果给村里男人听到,只会说一句妇人之仁!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