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万法仙藤》
万法仙藤

第七章 祥云观

“暂时不要动他们性命,以免打草惊蛇。北边正好缺人,过几天让他们随支援的队伍一同去吧。”

徐伯知道小姐虽是聪慧,但就是心善了点。对这种吃里扒外还帮着敌对势力的败类,小姐也下不了杀心。告辞了小姐,回到自己房间时心里还在想着,如何让这两人消失在北边。

翌日清晨,陈易还在梦里和家人团聚。突然小腿传来一阵剧痛。

说到此处,徐伯停下思考片刻又开口道:

“还有一事要禀明小姐,今日我让二娃子去春山茶行办事,谁知这小子还指点起春庭生如何制茶,看那样子,春庭生很是推崇此法,还聘了二娃子做他的客卿茶师,我已默许此事。”

黄如英见还有此事,当即来了兴致问道:

陈易急忙从草堆中爬起,听见曾友咒自己死,便冷眼直视着他,不料身上又挨了两脚。

他也不敢还手打回去,就这小身板真要打起来,自己肯定会被揍个

(本章未完,请翻页)

半死。好不容易左支右闪下,他才逃离了柴棚。

见陈易还敢拿眼瞪自己,还待追上去补上两脚。不料斜刺里冲出一道身影。下一刻,柴棚就传出曾友撕心裂肺的惨叫声。

只见大黄一口犬牙死死咬住曾友的右腿,娟娟血水已是沿着裤腿淌下。

院子里几个伙计听见柴棚里的动静,急忙过去把曾友从大黄口中救了出来。只见曾友右腿两排牙洞深可见骨。众人惊叹他是怎么惹到了那畜生,平日异常温顺的土狗,今日这一口却是往死里咬了,若是再去迟片刻,腿上这块肉估计都要入了狗肚。

此时院子里已经乱成一团,就在伙计们都束手无措时,徐伯在二楼探出头来。

看见曾友正躬身在地上打滚,右腿已是血肉模糊,他心里暗骂真是个狗都不待见的东西,嘴上却说道:

“瞎叫唤啥,也不怕吵着前边客人。这家伙要是没死就抬到前边去上药包扎。去个人把那条狗给拴好了,可别又咬了旁人。”

听见徐伯说话,众人都面面相觑。看见曾友一条腿差点废掉,没有人敢去碰那条疯狗。

最后还是陈易主动去了柴棚。此时大黄正趴在狗窝中貌似假寐,听见陈易的脚步声便缓缓睁开两眼,大嘴咧开像是讨好一般,仿佛在跟陈易表达,保护他这个饭票义不容辞。

摸着大黄愈加浓密的毛发,感觉这土狗比之昨天,体型又大了一圈,肩宽都超过了一头牛犊。

而大黄的眼睛里也隐约有着淡绿色的光芒流动。陈易暗叹,喂了两株三色草后,大黄已经朝着他未知的方向进化了。他把铁链取了过来,在大黄脖颈处绕了两圈。锁不锁的没有意义了,如今这铁链已经捆不住大黄。嘱咐它乖乖待在狗窝别出去吓人后,陈易回到了后院。

今日是他自己睡过了头,又完美错过了早饭。不过曾友那厮现下正躺在床上呻吟,而巷子里的马车已然不见,小姐和徐伯八成是出门了。

见能管着自己的几人都不在,陈易心底一阵轻松,在其余伙计惊讶的目光中,他大摇大摆的出了药铺。开始琢磨一天的摸鱼大计。

路过一家油饼摊,陈易花了一个铜板买了两张油饼边走边吃。

经过昨日的集市,陈易看见老头的古董摊此时换了一位大娘在卖针织绣品。略感失望的他当即三两口吃完手中油饼,朝着药铺走去。

择日不如撞日,刚刚在路上他已决定,今日就去祥云山走一遭,不过此山在城外三十来里左右。仅凭脚力也要走上大半天,想想还是回药铺偷偷牵匹马用着快些。

回到药铺,陈易在马槽里挑中一匹枣红色的马匹,套*紧马鞍正准备跨上。想一想,又隔着院墙吹响两声口哨。

下一刻,隐约一阵铁链声响起,接着院墙上就出现了大黄的身影。这狗子如今上个墙头已是如履平地,再给他一对翅膀怕是能飞了。

看见大黄从墙头跳下满脸疑惑的表情。陈易心情大好,对着大黄轻声说道:

“跟小爷出去转转。”

说完就翻身上马,一人一骑加上大黄冲出巷子。吓得街上行人纷纷避让。

(本章未完,请翻页)

陈二娃生前可没去过祥云山,记忆中只是知道沿着官道便能直达山脚。为防万一,所以叫上大黄充当自己的保镖。

到了城门口,陈易被岗卫勒令下马,老老实实登记了身份才牵着马出城。

大黄见此处人多,也半俯着身子在后边亦步亦趋跟着陈易。可相比寻常犬类大了两圈有余的体型仍是颇引人注目,

直到上了官道,一马一狗才放开腿脚跑了起来。一路上大黄遥遥领先,把陈易给远远甩在后头。

在官道上一路疾驰约莫大半个时辰,远处耸立的丛山逐渐变得清晰可见。

到了山脚下,陈易发现三三两两的游人沿山路而上。

不远处则插有一块石碑,上面刻有祥云二字,陈易牵着马匹来到石碑旁的茶棚,给了伙计一文钱,让他把马匹照料一下。

见伙计也是个爱聊的,他便打听起这祥云观的来历。

这才知道,祥云山以前只是个无名之处,三十年前,一位远游的道人在此落脚,在山顶建了一座道观。

恰逢时年瘟疫肆虐,山下的几处村子都遭了殃,有的家里已是合门而亡。

村正多次请县府奏请朝中赈灾。可直到死伤过半也未见官府前来支援。

最后还是这位老道士采药下山救治村民。这才带着大家清除了疫病。

不过疫病过去没多久,那道士就不知所踪,一些求医的村民也发现山顶那座道观莫名倒塌。

后来本地人感念老道士义举,纷纷传扬那道士是仙人下凡。几个村子筹钱凑人,把上山的路给铺了出来,又把倒塌的道观给修缮一番。

这几年,山顶道观的香火逐渐旺盛起来,到此上香求仙的游人也是络绎不绝。

当陈易问伙计是否见过那老道时,伙计却连连摇头。直说那都是三十年前的往事,自己今年才不过十七,无缘一面道长。不过附近村子里倒是有些老一辈的,应该是见过道长。

见再也问不出有用的信息,看看时间已经不早。喝完杯中茶水,陈易便带着大黄进山而去。

陈易一路边走边看,发现此片山峦层层叠叠,连绵起伏。而祥云山则为群峰之首,山间云雾缭绕,偶有鸟啼兽鸣声传出。

大黄跟着陈易也不老实,不是一会超过他老远,就是突然消失在怪石后,再出来时,嘴里已是叼着只大毛鼠。

待陈易好不容易爬至山顶时,发现脚下已是云消雾散,满山苍翠映入眼底,不禁暗赞那老道士会选地方。

待休息片刻,陈易也不管还在林间撒野的大黄,与几个游人前后脚进入了道观。

祥云观不大,只分前后两处房间。入门处便是香堂,不过香案后的一座泥像早已破损,连头颅都不知所踪。

倒是一尊更大的石像完好如新矗立于泥像旁。边上摆满花果等贡品,想必这应该是山下的村民筹钱修葺的。

只见这石像雕刻成一老道士,一手托举炉鼎,另一手掐诀的坐姿。

仔细观察雕像面容,陈易隐约觉得有些面熟。好似之前在哪见过。

(本章完)

.

“春庭生是长公主的人,能借此拉近关系也不错。二娃子如何会懂制茶之法?”

徐伯一时也眉头紧锁,缓缓回忆道:

徐伯听见小姐这番安排陈二娃,自是应诺。临走时又想起丁账房和曾友,问小姐是否需要做掉二人。

黄如英凝思走了几步,像是下了什么决定说道:

黄如英听完徐伯分析,念头一转说道:

第七章祥云观

“老仆也不知,听他说是老家的传统。想当年老仆从牙行把他买下时,年纪也只七岁左右,如何能懂这些。

还是全赖小姐栽培,供他饭食,让他识字学习药典,不然留在牙行怕是早已夭折。”

“确定没有。且凭老仆眼力,当时二娃子身上也没藏有任何东西。

“会不会是这孩子这么多年进山采药,许是得了某种制茶的方法也说不定。前些年咱们分店有个伙计,不就是在外得了两颗紫心莲的莲子,自己偷偷吃了一颗,从此蛇虫避役。

二娃子在我黄家待了也有快十年了,品性自是比那两个白眼狼强上许多。

徐伯你明日且问问杨供奉还收不收学徒,让二娃子也去学学,要是真能学到杨老一两成的炼丹本事,本小姐也不吝下本钱栽培他。”

“昨日在山上,二娃子竹篓里确定没有三色草吗?那孩子会不会是当时就把灵草给服了。”

徐伯赶忙回道:

他睁眼一看,又是曾友这个老流子,此刻他正拿脚使劲踹着陈易,嘴里还在骂骂咧咧:

“叫你躲在此地偷睡,昨日怎么不死在山上图个干净。”

要说小姐这个猜测,若直接吞服此灵草,也只是让凡人魂魄稳固,体格强健些罢了,倒不至于平白会了这些生意上的事。

毕竟我们得到的消息称,那株三色草也只有百年的成份。只有达到三百载且开了花时,再添加辅材炼制,才是筑基修士锻炼神魂的灵丹。”

听到这里,黄如英忽的想起一事脱口而出: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