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开局就是一只废仙女了》
开局就是一只废仙女了

第四百零七章 洛州刺史到手

一直沉迷于后宫之中,只会让太子殿下变得越来越颓废。

皇帝最后这才看的是太子的牓子。

上面,太子丝毫没有要居功的意思,倒是替不少人请了功。

接下来,也是想把彩云暂时安置在东城的一个小别院,不过彩云说她已经找好房子了。

夭夭一想,也行,东城毕竟也还属于皇城的范围之内,普通人,终究很难适应皇城之内的生活。

如今,就先暂时让彩云适应适应东都这边,接下来,她自然会安排时间,让夏青跟她见面。

没想到,这陕县的百姓,民风却也是颇为淳朴。

还有,东宫十率的人也出力了。

因为,一亩地让李承乾自己一个人来干,也干不过来。

但从中,皇帝却看到的是,东宫上下君臣一心。

这是一件好事!

唯有君臣一心,如此一来,这个天下,才会过得更好。

最后……

李承乾还给皇帝送来一根麦穗,上面的麦粒足足有二十五颗。

这无疑,再一次间接地证明了,亩产三石的可能性,毕竟,二十五颗,在这个时代肯定是算多的了。

从这一根普普通通的麦穗,似乎,当地的情况,也都能够浮现在皇帝的眼前了。

“好!好啊!”

然后……www.tuxu.org 不格小说网

皇帝便让魏间去传几位宰执,再次商议这个让太子在东都当洛州刺史的事。

当然,其实根本不需要这么多人商议,但是,皇帝也想借此机会,炫耀一下。

果然!

不一会,当七位宰执全到,而且得知了这个消息后,也是纷纷你一句,我一句地赞不绝口,只是……

这一亩能得三石之法,是否能够推广起来。

这却也是引起了一定的争议。

有人认为,之所以有这样的产量,必然是因为耕种方法得当,才会有这样的收成。

也有人认为,这就如同李德茂所说,是个例,不具普遍性。

不过无论如何,大臣们希望能够推广此法的呼声,却也是越来越高。

因为若是全天下百姓都能有这样的产量,那还何愁天下不富足?

皇帝让他们都停停,这事,他之后自当会问太子,现如今,他们要讨论的,却是让太子兼任洛州刺史一职这事。

皇帝紧接着,便把洛州刺史,乃至在陕州屯田,都给众人说了说。

这……

只能说,这却是让七位宰执都有点没有反应过来。

因为,这以前根本没有这样的先例啊。

皇帝:“这事,你们如何看?”

魏琳:“陛下,洛州是天下正中,原本让太子殿下到洛州经营,便是为了日后能够方便统筹漕运,这固然没错,只是……如今若是还要管理一州之地……”

皇帝:“怎么,魏御史觉得不妥。”

魏琳:“也不是不妥,只是,臣以为,这样会不会给到太子殿下的任务太重。若是太子殿下在洛州当刺史,当得不错也就罢了,可若是万一当得不好……”

这恐怕……影响会不会不太好?魏琳倒也不是对太子殿下有什么意见,而是,他觉得,不能冒这样的险。

其实,魏琳的话不无道理。

不过,封德鸿却也是有话要说,他上前说道:“陛下,这是难得的机会。既然这是太子殿下提出来,而且又得到于志宁、张玄卿等人的支持,于志宁、张玄卿这两人诸公也都是知道的,那都是些善于直谏,而且刚正不阿之人,也是陛下特意挑选进东宫,以辅助太子,有这两人从旁辅佐,相信,管理一州之地,也不是什么大事。”

为什么封德鸿要给太子说好话,倒也不是说他想讨好太子,陛下这么问,肯定是因为他想这么做,所以,他其实是在为陛下代言。

许是因为这些人还没有看过于志宁跟张玄卿对太子不好的上奏吧,所以,他们无法理解他这个当皇帝的想法。

要是真的什么都不让太子做,太子就要在后宫里废了。

其实,相比于太子犯错,这或许才是更为重要的。

因为,太子犯错,至少,他还做事了,若是让太子什么事都不做,那就是等于什么都不做,就直接放弃了太子。

皇帝:“封爱卿的话很有道理,于志宁、张玄卿两人都有过地方执政之经验,尤其是于志宁,本身就是县令出身。其实……朕不怕太子犯错,毕竟人谁无过,虽说魏御史的担心也很有道理,可正如封爱卿所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接下来,便聊聊,若是由太子兼任洛州刺史,那原来的洛州刺史,又可以调到哪,你们都有什么意见,都说说。”

这一日后。

皇帝还特意地缓了两天,看看宰执们还有没有什么补充的。

只能说,宰执们的心里面也是没底的。

本身这事,就是可有可无,不过既然陛下都决定了,那便随意吧。

就这样,两日后,看宰执们都似乎没什么意见,皇帝这才把这事彻底盖棺定论。

让太子任洛州刺史,而且一切军政、赋税全听太子的。

至于说屯田……

说实话,他还在考虑,主要是,他弄不清楚屯田就屯田,为何要让三百五十八个州,每州出一人,你光是陕州,或者是洛州找一些人不行吗。

旨意到达的同时,这疑问,也同样送到了李承乾的手上。

手机站:

到时候,夭夭就有三个排长了,加起来,也可以说自己有一个连了。

如此又过了三四天……

所以,太子殿下怎么说呢,他不是完全没有能力,而是,你要给他一点事情做,让他专注于正事,如果没有正事,他一旦闲下来,就会喜欢待在后宫里不出来。

于志宁也是同样的观点。

比如说陕县的县令,这从侧面也是可以反映出,这三石小麦一定不是太子让李德茂瞎编的。

虽说自己的女兵还没有到,但是彩云先来了,这对她来说,还是一件好事。

辰都,皇帝也是终于都收到了李承乾种地种出三石小麦的消息。

李德茂,在牓子上,几乎把这三石小麦的来龙去脉,都说得一清二楚了。

若不是之前李承乾实在是‘恶迹斑斑’,‘留恋后宫’,说不定皇帝在看完了这份牓子后,当场就要跳起来,拍手叫好。

张玄卿,张玄卿这一次也是发自内心地在牓文中夸赞了太子。

言及,太子殿下若是能够专注于政事的时候,还是十分不错的。

就好比这一次的小麦丰收。

这定是因为太子殿下心怀虔诚,因而得到上天怜恤,否则,从山东而来的客商们也都说了,即便是在他们当地,他们也从未见过有小麦能够长得如此好。

更可气的是,在收割的前一天晚上,麦田已经被人挖了一角了,因为有贼人将此地疑为宝地。

比如说孔齐,这个皇帝知道。因为是女子三十二乐坊的。

还有刘二家,这个皇帝却是不知的。

不过,在定神了一会会后,皇帝还是忍不住要在心中叫好。

而接下来,因为这个而给他上牓子的人还有不少,皇帝也是一个个地看下去。

说的是太子殿下自己身先士卒,亲自选地,亲自耕种,这才有了这样的成果。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