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穿越三国:她携无限物资搞基建》
穿越三国:她携无限物资搞基建

第一百九十七章 召回

袁氏、公孙氏结两姓重亲之好

这样的事情,若叫公孙颜得知,定会觉得匪夷所思。

可在这个时代,却是常见得紧。

公孙景端坐在堂屋案几之后。

近年整个大汉的天气愈加怪异反常,八月辽西的天气已经渐渐转冷。

昨夜贪杯微醺,今晨起床时有些着凉,胸中发闷。

甚至当时若是抓获,也绝不会杀害,多半会赐予部下。

便如历史上,曹操长坂坡缴获刘备两个女儿,将她们赐予曹纯。

这也是为何,一过襄关,追兵就自然退去的根本原因。

现在袁绍坐拥四州之地,虽说对于并、幽二州掌控力不高,但以私人的身份来信,却也算是诚意满满。

袁氏吞天下之势已现苗头,公孙氏即便借辽泽天险、襄关之要,但因私怨与之相抗,并不划算。

只是若此时与其结亲交好,似乎又尚早了一些。

还存一丝变故。

公孙景思忖着,看向案几上的另一封文书。

他忽的又低咳了一声,喉咙里发出含糊的气音,似乎有脓痰粘嗓,叫他喘不过气来。

“家主。”左平皱起眉头,有些担忧。

家主年事已高,近来频繁生病,虽有医士调理,但一直反复,着实叫人担心。

“无妨。”公孙景挥了挥手,“坐下,同我聊聊。”

“诺。”左平这才撩袍坐下。

公孙景没有看他,只是又拿起了右侧的一封诏书。

这封诏书来自许都,随着公孙瓒全家的遗骸一并送来。

“阿平可知,这诏书内容?”公孙景亲昵的唤着左平的名。

“这……”左平犹豫了一瞬,“不知。”

他不知,却能猜测一二,他虽也有自己的想法,但他从来不会多口舌。

“呵呵,你还是这般脾性。”

公孙景笑着,轻轻摇头:“许都天子诏令,归还伯圭全家尸身还葬家乡,并命阿承承袭父爵。”

左平紧闭着嘴,没有说话,静静听着。

公孙景也并不是真的想叫他回答什么,说完之后顿了一顿。

如今许都朝廷是何种态势,即便身处边地,公孙景也心知肚明。

这份诏书,就是曹氏示好的礼物。

公孙景老僧入定一般,沉吟许久。

六月,袁绍起兵十万,战马万匹,企图进攻许昌。

曹操起兵两万迎敌。

八月初,中原传来消息,曹操率军进据黄河北岸重镇黎阳。

曹袁两家对峙于黄河。

只从纸面战力看,曹操几乎没有赢面。

但公孙瓒与袁绍相互攻伐多年,公孙景深知道袁绍脾性作风。

公孙景一直耷拉着的眼皮,掀了一下,况且天子还在许都。

只要曹氏有一丝胜算尚存,便还不是下注的时候。

公孙景沉吟着,就当左平要开口打破沉默时,他突然话锋一转,“那个从许都护送伯圭棺椁而来的武人,如何了?”

左平一愣,如实回答道:“仍安置在馆驿,每日吵闹着要见伯圭子女,性格粗狂暴烈。”

“然,即便是持皇令,能穿过冀州,完好将伯圭尸骨送来辽西,除了武勇还需谋略。”

“此人绝非表面那般看着粗狂。”

“是啊……”公孙景复又看着案几上的两份绢帛文书。

“拖延了这么些时日,也当给他一个答复了。”他将两个文书交叠,垒放在一块。

“阿平。”他唤道。

左平避席而起:“在。”

“去一趟卢龙。”公孙景苍老枯瘦的手敲击在案几之上,“接阿颜来令支,迎回父兄母姐尸身。”

突然想到了些什么,公孙景在左平应诺之前补充道:“你亲自去带话,说我病了,让她亲来,有话要对她交代,她若不来,卢龙县君便另寻他人。”

“家主。”

左平一惊,不过是招回一个孙女,何至于用如此不吉的说辞,还用上威胁的手段?

“去吧去吧。”公孙景面上无奈之色更重。

他这个孙女,实在是个冷心冷肺的小玩意。

只有来信要钱粮讨官,才会甜言蜜语关心他的身体。

不以这样的手段,并让左平亲去接,只怕他入土了也等不到人来。

公孙景看着左平大步走了出去,手掌轻轻按在袁绍的信之上。

“既关系到你自己,便拿出一个说服我的理由。”

“这选择的机会,我给你一次,阿颜,可要把握住啊。”

老人苍老的低语回荡在堂屋梁柱之间,随后消散于无。

公孙景时不时的咳嗽几声,往日里藏于堂屋角落的仆妇们,却没有捧着痰盂热汤出现。

空阔的堂屋之中,只有老将左平一人,沉默的立于堂下。

甚至为表交好,愿将袁氏女嫁到公孙家。

同时也愿意让最宠爱的幺儿袁尚,纳公孙颜为小妻。

决定未来公孙氏将走向何方。

令支城

左平年少时,便跟随公孙景。

他与公孙家景朝夕相处,许多人都知道,老将左平便是公孙景的影子。

老年人特有的松垮眼皮耷拉着,让他看着似乎睡着了。

右边,是袁绍送来的,情真意切的私人书信。

其中提及只要公孙氏愿敞开襄关大门,归顺于他,前尘往事皆不再计较。

公孙家依然可以在辽西,保持当前超然的地位。

就如此时。

公孙景屏退左右。

从父辈兵败那一刻起,袁氏和公孙瓒的博弈就已经分出胜负,尘埃落定。

如袁绍这般极重虚名之人来说,若不是因刘和之故,他是不屑于派遣追兵,追击弱女孤儿的。

但左平十分清楚,上面的老人在做着十分艰难的抉择。

黑色漆案上,左右分别摆放着一封文书。

作为当世最了解公孙景的人,左平知道何时该开口,何时该闭嘴。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