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穿越三国:她携无限物资搞基建》
穿越三国:她携无限物资搞基建

第二百四十四章 愤懑

“都告诉你了,按照府衙中发布的通用文书写法,不要引经据典,办实事!重写!”

那双目赤红的官吏咬着牙,想说些什么。

最终什么也没说,拣起案桌上的文书,转身离开。

太守府厅室内,匠工加急改造出一套套高足桌椅。

在原本办公的厅室内排成一行行的队列。

太守府中官吏还来不及抱怨这样不合礼法,就被指派下来的一项项工作砸得晕头转向。

接连驳了好几个,李历才抱着几份经过初步筛选的文书,走到厅室左侧一间小小的夹室门前,叩响紧闭的门扉。

“进。”

里面传来言简意赅的一句回复,声音清亮。

李历抱着文书,应声进去。

屋外官吏早已习惯这样的场景。

有人面无表情继续干自己的活,有人暗自摇头,却没停下手边的事物。

也有人面露不忿,气闷的走出门透气。

穿着豆绿袍服的官吏许田走到隐蔽处,长长叹了口气,怀里揣着刚刚被驳回的文书。

想他堂堂男子汉,却要在那等不守规矩的年轻女郎手下办事,实在是……

他忍不住哀叹出声:“牝鸡司晨,惟家之索。”

叹完,便听旁边传来一声叫好,中年人一惊之后,抬头看去,原是同僚王进。

两个隔空相望,同时在眼中找到了一丝悲哀愤慨,同时也有些欣慰,原来并不只是自己觉得此事荒谬。

交换了一个眼神,两人一左一右走开。

此后他们工作并无交集。

但到了休沐之日,许田却受王进的邀约,同聚到了一处酒馆。

酒馆二楼的雅舍之内,数人围坐,抱着酒坛豪饮。

“何其悲也。”一人披头散发高声喊道,似乎要发泄尽内心的愤懑,唇角一行酒液打湿前襟。

“哎——”

旁边一人没有说话,一声长长的叹息,却道尽无数。

在座十来人,都是太守府中官吏。

从前没有什么交情,此时却因对这颠倒世道的不满而聚在一处。

“那赵云着实昏聩!毫无男儿气概!”许田愤愤骂道。

他想不通,即便一个掌着兵权的太守,怎会甘心放权于一女子,不解之下,只能咒骂。

“这蓟侯之女也着实没规没矩!”旁边一人啐了一口,“孝期女子,不好好结庐守孝,竟如此贪权恋位。”

“也不知先前那纯孝之名从何处传出的,当真可笑。”

雅舍之中的几人纷纷赞同无比。

攒了酒局的王进虽不说话,却也是连连叹息摇头。

“只可惜,这般不守规矩的女郎,外边却人人传颂她的善名!”

“建学院?此等事情岂是她这般女流配做的?”

“她那些善名,也不知是用多少家底堆出来的。”

许田接口道,面上闪过一丝轻蔑:“竟用自家钱财去救济那些贫民,我若有这种女儿,定将她活活勒死,免得倾家破门。”

“哎,只可惜她有公孙氏撑腰,又有赵云纵容,即便将令支世家逼迫至此,也无人能奈何得了。”

此话正刺中各人心中痛处。

不正是因为奈何不了那公孙氏的女郎,众人才只得在此哀叹吗?

这时,攒了这酒局的王进却问道:“我欲辞官,回乡耕读,不知各位仁兄是否一起?”

闻言,雅舍之中静了一下,刚才还抱怨纷纷的众人都不自觉回避了王进的问话。

真正家大业大的硬气人早就辞官,不愁生计甩手就走,何须在此抱怨?

在场诸人无不是无甚家底背景,才满怀怨言受着窝囊气。

再者,公孙颜接手后给出的待遇月俸着实不低。

再怎么背后咒骂,那些白花花的盐粮布帛也还是好东西!

因为待遇丰厚,刚一张贴招募官吏的文书,就有大批寒门子弟前来。

经过官学培训官吏文书写作、律法、账务等,未来将有大批小吏待业。

他们这些从前吃香的曹掾官吏,再也不会像从前那般,可以用辞官来威胁到某人。

一旦辞官,一个萝卜一个坑的位置,就真的丢了。

他们沉默,王进眼中闪过了一丝蔑视。

许田等人都不由面红耳赤辩解道:“我等世受公孙氏之恩,实在不好辞去。”

这等拙劣的借口,引得王进轻哼一声,正要说些什么时,却听外边有人朗声道:“既受公孙氏恩惠,各位更应拨乱反正。”

说着,一个眉目俊朗一身檀木香气的年轻人开门进来,作揖拱手:“在下连哲,方才不意间在门外听见各位谈话,不知各位有没有兴趣,听某一言?”?

此时这里,正充斥着此起彼伏的喧闹声。

“子季先生,《令支城孤老病残抚恤方案》在下又重新拟定了,还请先生过目。”

然后深吸一口气,在一大堆人的围观下,翻开了《令支城孤老病残抚恤方案》。

然后啪一下原路丢回去。

他已经很久没得空坐下来饮酒,赏花赏月了。

辽西郡,太守府

一个双目赤红的官吏,手上捧着一叠文书,说话间可听牙齿咬得吱嘎作响。

“子季先生,仲秋之宴的乡老邀请名单均在此列,请审定后发还,好尽快定制请柬。”

“拿去,这是这旬的北城救灾抚恤物资申请!快批!”

刘惠及赵云去往襄关梳理政务,他便顶了刘惠的缺,协调内外,忙得脚不沾地。

没好气从这些要造反的曹掾书佐手中收走文书,拢作一叠。

李历先是将桌上大半缸子凉茶,一股脑灌进肚子里。

“先生,这是武库扩建计划,看一下!”

“给,这是《辽西冬季火炕普及惠民工程计划》”

“学院地址要交通便利,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优越,选在勾栏院旁边?孟母三迁没听过?你怎么不选你家去?”

李历将公孙颜曾经怼过他的话,改动几个字一一送给这些令支没经过磋磨的官吏身上。

随着一个个越来越不耐烦的声音,一份份文书直接杵到了李历的鼻子下。

眼下挂着两个硕大黑眼圈的李历,同样脾气暴躁。

“子季先生,这是城中适合建立学院的地址名单,请过目。”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