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明:开局徐妙云带娃上门逼婚!》
大明:开局徐妙云带娃上门逼婚!

第五十七章 纸币印刷完成,新的计划

“棡儿啊!这些知识,你是从哪里学来的?”朱元璋忍不住好奇问道。

他本身文化不高,故此也实在没法理解朱棡的众多举措。

朱棡心中微微一动,他早就有了一个想法。

朱元璋特地召见了朱棡,让他陪着自己去工厂验收成果。

由于是第一次尝试,老朱的步子也没有迈的太大。

纸币的面额,最大的便是十两银子。

而书,也是开拓人们的精神世界。

现在,老朱抛出这个问题,正好自己可以顺水推舟。

一念至此,朱棡高深莫测的笑道:“老爹,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朱元璋皱着眉头,反问道:“书上,真的能学到这么多知识?怎么不见其他人学到?”

这也是朱元璋最不能理解的事情。

朱棡缓缓解释道:“老爹,书中的确又不少的知识,但是那些知识却是死的。”

“想要这些东西发挥用处,还是要活学活用的好。”

“书中的很多内容,都藏的很深,悟了,便是可一步千里。”

“若是悟不到,便是停滞不前,能运用知识,发挥出多大的才能,要看这人,有多大的悟性。”

老朱点了点头,心中暗想:如此说来,棡儿的悟性,称得上震古烁今了。

朱棡见到老朱沉思,也不多说话,安静的在一旁等着。

他并不着急引出问题,而是让老朱自己去思考。

良久,朱元璋说道:“棡儿,你说我大明上下,有多少悟性高的人?”

朱棡轻轻一笑,果然,老朱自己也想到了这个问题。

“老爹,悟性不是看出来的,而是实践出来的,我倒是有个好主意。”

朱元璋眸子微微一动,好像想到了什么一般。

“棡儿,你的意思是……”

朱棡胸有成竹的一笑,说道:“推广教育!”

“推广教育?”

“对!”朱棡点头道:“义务教育。”

朱元璋有些难以理解,问道:“何为义务教育?”

朱棡笑道:“就是所有读书的费用,全部都由朝廷来承担。”

“而那些从未经历过教育的儿童,则可以免除一切费用,读书学习,成为我大明的待选人才。”

朱元璋简直有些怀疑自己的耳朵。

如此的决定,可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啊。

那要需要多少钱,才能做到啊?

但老朱也明白,一旦这方法上了轨迹,那么他的大明,将会进入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

“棡儿,这义务教育,该如何推广?”

朱棡一指身旁的印刷机,说道:“靠这个。”

老朱虽说文化不高,但也绝对不笨,当下就明白了过来。

“你是说,印书?”

其实,老朱一早也有过这个想法,只是他觉得太过遥远,就没再细想下去。

但是朱棡则不同,他的心里,早就已经开始规划后续的计划了。

“不错,就是印书。”朱棡说道:“这些书籍之中,将会记载着不少的知识,我也会亲自参与编辑,争取让大家一看便懂。”

朱元璋点了点头,但还是忧心忡忡的说道:“主意到是个好主意,只是……”

五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4月30日到5月4日)

往下分别是五两,二两,一两,五钱,二钱……

看着一张张崭新的纸币,老朱和朱棡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笑了。

这每一样的改革,都足够载入史册。

每一样功劳,都可以堪比圣人。

他很少能真正的去佩服一个人。

这几日的时间里,在老朱的亲自监督之下,第一批的纸币也已经全部印刷完成了。

老朱笑的,是自己这个儿子的聪明才智,和以后经济整改所带来的好处。

朱棡笑的,则是经济上迈出了一步,与自己计划中的天下,越来越近了。

“待到那时,我们就有了足够的资本,在进行征服战争的同时,打货币战争。”

就算是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开创了大唐盛世的李世民,他也不服,有心一较高下。

可是面对自己的三儿子,朱元璋却是心服口服。

水稻,炼钢,经济。

“老爹,后面的事情,你便可以差人,将这些纸币设法流入到市面上。”

“不出几年,就可以完全取代金银了。”

那便是教育。

不久前他就想到,杂交水稻是让人们温饱。

老朱连连点头,看着朱棡感叹道:“棡儿啊!你这聪明才智,当真是世上罕见啊!真是令老爹汗颜。”

老实说,朱元璋虽然出身不好,但却志向远大。

这棋盘上的大多数棋子,已经牢牢的掌控在了自己手里。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