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在行星轨道流浪的救世主》
在行星轨道流浪的救世主

114、地下恐龙世界

我抬头看了一圈,找到了那扇金属门所在的平台,只不过因为气洞里没有了水,那个平台悬在了洞璧之上,也没有路可以上去。

“这防护甲有没有辅助工具什么的?”我抬手看了看自己身上的防护甲问到:“能用来上那台子的那种。”

“防护甲有辅助跳跃功能。”小爱同学说到:“屈膝蓄能,然后跳跃就可以,跳跃高度根据蓄能时间决定。”

这副骸骨十分巨大,目测有十米左右长,体型和成年霸王龙差不多,只不过这肯定不是一具霸王龙骸骨。

虽然,这骸骨也是后肢长,前肢短,尖牙利齿,尾巴很长,但这东西头部、背部却有类似甲龙一般的骨板铠甲,而且这东西的头看起来也不像恐龙,倒像是异形电影里的太空怪物。

“这是什么生物?”任凭我这个见惯生物骨架的古生物学博士,也认不出这是什么生物的骨骼。

好在这防护甲有很好的防护功能,不然这一撞,非得把我撞得头破血流不可。这一撞之后,我整个人弹了一下,落到了那金属门所在的平台上。

“这里能脱手套吗?”我看着那没有门把手,没有钥匙孔的金属门问小爱同学。

“这里的温度并不高,也没有强烈的宇宙辐射,是可以脱下防护甲手套的哟。”小爱同学检测了片刻后说到。

听完,我脱下防护甲手套,将手放在了金属门上。这金属门也如I5373系统中那扇一样,在印下我的掌印之后,化作液态流到了地上。

虽然穿着防护甲,但在金属门打开的一瞬间,我还是感觉到一阵风压从门的那一头吹来。有风,说明那一边有空气。

我顶着风压,钻进了门内,眼前的场景我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预演区高大的发光蘑菇,复杂的地形和潺潺的流水,我在I5373系统内都见过,陌生的是,此时在那复杂的地形中,高大的发光蘑菇之间,行走着一个个巨大的身影。

我熟悉的雷龙、腕龙等巨型蜥脚类恐龙,悠闲的在巨型蘑菇之间漫步,巨型恐龙脚下,还能看到其他种类的恐龙在活动,这俨然就是一个地下恐龙世界。

只是,这些地下的恐龙,和我在地面见到的恐龙有些不同,除了外形上的些许不一样之外,最显眼的,就是它们身上,都长着一个个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光斑......

......

“集体意志数据库中,并没有这种生物的记录,应该是某种基因合成生物。”小爱同学回答到。

处于考古学本能,我不由的蹲下身子仔细的看了看这幅骸骨,这只生物的骨头上,覆盖着一层黑色的物质,我用手轻轻捏了捏,那黑色的物质便成了渣。这黑色物质,看起来像是肌肉组织经过高温后,碳化留下的印记。

这个两三米宽的垂直洞穴,就在巨坑中央的位置,我向下看了看,黝黑的洞穴深不见底。我没有多想,纵身便跃进了垂直洞穴,下落了好一会儿,借助防护甲的防冲击设计,安全的落在了洞底的横向洞道口。

这入口洞穴的设计,果然和I5373系统的一模一样。我沿着横向的洞穴先前走,也真的到了那个二十多平米的气洞。只不过,此时这个气洞之中,没有了水,也没见到洞顶有发光蘑菇。

现在我只担心,他们找不到去预演区的入口,在这荒芜一片的地表,连口水都没有,他们也撑不了多久。想到这里,我不再逗留,起身接着往中心湖方向走。

应该是我落地之时,掀起那道冲击波,吹开了地面的浮尘,露出了一副骸骨,我刚才踢到的就是这露出的骸骨。

“这东西没死多久??”我不由的又吃惊到。

在这没有穹顶保护的I纪元载体卫星表面,在有阳光的时候气温能在短时间内达到400多,普通生物只要暴露在这样的高温下,瞬间就能变成这幅模样。而那些碳化物质,看起来也十分新鲜,好像是刚形成没多久,否则不会这么松脆。

想想这里离中心湖不远,而通往地下预演区的通道,就在中心湖底。或许这只生物,就是从那个通道,误入到地面的。就是不知道,以这只生物的体型,它是怎么从那通道上来的。

我所在的位置离中心湖不远,没走多久就见到了那个原本应该是湖的巨坑。同时我也发现,这一路走过来,不时会见到地面上,有硕大的洞穴。这些洞穴似乎是直通地下的,以这些东西的尺寸,倒是有可能容得下那种巨大生物出入。

至于这些洞穴是不是真的能通往预演区,我没有去尝试,因为未知的洞穴,意味着未知的危险,我没有必要去冒险。

走到巨坑边,我看向下方,发现那种洞穴,在湖底也有几个,不过我还是没有去尝试,而是径直朝着我曾经在I5373系统潜入过那个入口的位置走去。

果然,和我猜测的一样,这只生物刚死没多久,而且是被太阳直接烤死的。也就是说,这颗看起来已经废弃的I纪元载体卫星上,还有活物存在。

而这些活物,并不能承受这地表之上,灼热的高温。这只能说明,像这样的活物,都生活在地下,而地下的预演区,确实也有条件提供给生物生存。

我听完之后,便试着半蹲屈膝,双膝弯曲到差不多九十度,似乎是触动了防护甲的什么机关,身上这防护甲发出了嗡嗡声,似乎真的在蓄能。

在蓄能了片刻之后,我猛的跳跃而起,整个人竟飞跃到了十几米高,这个高度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想,在半空中的我,也没能控制好落地方向,重重的撞在了那平台上端的洞璧之上。

既然这里有活物,那就不可能只存在一种生物,只有具备相对完整的生态链,物种才能得以存活。也就是说,地下预演区里肯定有着许多不同的生物物种。

这对我来说,是个好消息。要找到其他三人,不知要花多长时间,如果这里存在丰富的物种量,那以左追翎的身手,她一定能依靠这些生物活下来,至少饿不着。至于维克托和达里安,我就不清楚了。

“这只合成生物,死亡时间不超过地球时间四十八小时。”小爱同学扫描骸骨之后说到:“死因是高温灼烧。”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