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红楼从辽东开始》
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五百二十七章 提拔贾环

在她的心里,感情最深的还是秦氏。

秦夫人虽然不是正室,但是为将军生了两子一女,大公子更是名声极好,已经十来岁。

就凭这点,秦夫人在府里的地位高枕无忧。

原本想来,夫人得知赵姨娘病逝的消息后,会痛哭伤心好一阵子,甚至做好了夫人找将军哭闹的准备。

但是夫人的品性,令周氏大惊。

除了先几日的的痛楚,才过了三日,夫人就恢复了镇定,除了脸色的苍白,几个月来仿佛没事人一样。

东海堡贫困,周边都是穷苦的军户,在这种环境中,她周氏能养活两个半大小子,其实也是狠人。

对别人狠不算狠,对自己狠才是真的狠。

不知不觉间,周氏对夫人彻底服气,暗自告戒自己,万不能招惹夫人。

探春把悲伤控制住。

控制不住,就叫做无法控制的悲伤。

探春从小的梦想,就是当个男儿,好出门闯荡一番事业,为家人打下个落脚地。

懂事后,她知道自己是女孩身,永远改变不了的事实。

所以她努力奋进。

在王夫人处,她从来不冒失,因为她懂得进退,知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道理。

光低头不行,还要做的别人改变心意,愿意接纳自己。

十几年的努力。

探春从懂事起就开始奋斗,只为了一个目的。

但是老天跟她开了个玩笑。

一个痛彻心扉,让人呼吸不过气,痛苦至极的坎。

选择了在探春眼见到梦想成真,准备放下伪装努力生活的时刻,毫不留情的击碎了她的梦想。

大家闺秀。

探春端庄在榻上,一动不动,尽显神圣不可轻犯,自小养成的气度。

脸庞上泪水成线,从眼帘流下,沾湿了衣襟。

终于等到了晚上,所有的人都被她赶出了里间,她再也忍不住,任由泪水泛滥。

夫君宽慰了许多好话,小心翼翼尽显温柔,探春却一眼看出了夫君的心意。

她想要闹,想要逼夫君为自己出气,想要为母亲争个公道。

所有的想法,都被她按捺住。

论隐忍的功夫,无人能超过她,这是生活教给她的本事,是她立身本领。

肚子里翻江倒海,伤心没有胃口,但是为了未出世的孩子,探春逼自己吃。

此举得来了报复,孕吐的越发严重。

“你必须是个男孩子,还要身体强壮,才能平平安安的长大。”

探春终于动了,轻轻的抚摸肚子,轻声的说道,语气坚定。

“我让人告诉了你舅舅,让他什么也不许做,连哭都不行,他能做的只有一件事,立功,立大功。”

……

“你呀,必须是个男孩子。”

外间。

丫鬟告知已经到了时辰,是夫人交代她们的,闻言,探春深呼吸一口气,凭借毅力压下悲伤。

然后才让人们进来,洗漱一番,逼迫自己歇息。

第二日。

周氏亲自领着大夫进来,探春和气的见了大夫,由大夫问诊。

周围的婆子丫鬟们屏住呼吸,生怕大夫说出不好两字。

屋内寂静,仿佛过了很久,先生都受到这份凝重的气息,不觉紧张了起来。

其实也没有多大功夫,大夫收回了手,告诉夫人一切安好。

听闻大夫的话,周围的人们都松了口气,气氛才逐渐宽松,有了笑颜笑语。

探春仔细问了些平常需要注意的事,然后命人准备平辽侯府的马车,原路送大夫回家,并赐了丰厚的诊金。

~~~~~~

“大夫怎么说?”

唐清安问了李敦。

周氏悄悄告诉了管家李敦,李敦来告诉老爷,关于大夫问诊夫人的事。

唐清安得知后,关心的询问。

听到李敦的回复,知道母子皆好的消息,唐清安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京城的王子腾出面,联络金陵的勋贵,与当地的文官过招,维护金陵的海贸。

到了今日济州岛海贸的规模,靠走私的体量是不行的,跟不上巨大的需求。

只有正规的体系,才能配合上济州岛海贸的发展。

而金陵的海贸之事,是当年以输送金州粮饷物资为由,撕开的一道口子。

借着这个由头,才能从大周在南方,以数百万桑农织工瓷户等建立起来的生产体系,获得大量的商品。

这个体系是掌控在地方手中的,金江军不可能轻易踏足此地。

一旦起了战事,只会破坏生产,反而影响商贸。

生产对稳定的环境,有极高的要求。

也只有大周依托大运河,连接黄河,长江,淮河形成的商业水道,成熟的商业环境,市场和技术,才能养育出来这种怪物。

受到全世界追捧,由大周垄断的奢侈品。

西方诸国在海外跑马圈地,结果绝大多数的银子,尽然流入了大周,为大周打工。

凭借海量的银子,唐清安除了养军养衙门,还从海外汉人手里采购天量的物资。

变相的壮大了海外汉民,加强了金江镇在海外的影响力与控制力。

金江镇就是海外汉商的甲方爸爸,谁敢不听金江镇的话。

以民族和利益联络起来的体系,才是牢固不破的。

王子腾很重要。

至少目前如此,是唐清安对海外规划网络中,起到核心作用的人之一。

赵姨娘不是王夫人杀死的。

自己认为赵姨娘是因为长期的虐待,忧郁症而亡,以此要报复王夫人,在当下的环境,是站不住脚的。

他可以强行如此,但人们只会认为平辽侯仗势欺人。

王子腾会不会翻脸,唐清安认为大概率不会,唯独那小概率是唐清安所忌。

王子腾对内严厉,但也对家里人很在意。

王夫人的性格,王熙凤的性格可以判断出来,王子腾实则内心在意家人。

薛姨妈丧夫守寡,家里生意年年衰败,却还是无忧无虑,不就仗着自己的好大哥么。

王子腾是名在意家人的男子。

他内心有抱负,因此对家里人有高要求,却也不是会让家里人受外头委屈的当家人。

自己也在意家人。

家大业大。

王子腾为了事业可以忍耐,他唐清安为了金江镇,同样可以忍耐,但是他会补偿探春。

“兹,任命贾环为第一镇游击将军。”

提笔写下一道任命。

贾环从军。

虽然没有获得大战功,但小功劳不断,受到义弟刘承敏的认可。

性格坚韧不拔,能吃苦,有狠劲,才能足,眼光高,对事物判断精准。

是难得的军中人才,欠缺的是指挥大战的经验。

如果只是如此,唐清安也不会这般。

顶多也就给个千总。

现在为了弥补探春,唐清安直接提拔为游击将军。

金江镇立镇以来,最年轻的游击将军。

十八岁的将军。

他唐清安十八岁的时候,也才是一名百户而已。

“你的想法我知道了,按照你的心意办,金江镇需要稳定的草原,积蓄更多的实力。”

贾鉴的密探告知了草原的事情,唐清安不以为意,写给刘承敏的信中如此说到。

天下间。

谁都有可能背叛自己,唯独刘承敏不会背叛自己,否则唐清安会觉得自己做人太失败。

那会证明他在金江镇的威望是假的,与义弟从小到大,三十年的兄弟之情也是假的。

可能吗?

如果在金江镇的威望是假的,唐清安也就不可能安稳的坐在书房里,慢条斯理的布武天下。

正因为他深知自己在金江镇的威望,才选择了坐在书房。

拿破仑在囚岛,一千名原本派来看守他的士兵,因为他说要重回法国,毫不犹豫的宣誓效忠他。

路上遇到保皇党的大军,军官命令士兵开枪,拿破仑穿着灰色的大衣,径直走了过去。

士兵们高呼万岁,吻他的手,吻他的脚,有的士兵像孩子一样哭了起来。

遇到高大的城池,守城军队是拿破仑军力的三倍,人们却出城迎接他。

诸多的事迹里,但凡有一名士兵扣下扳机,就能结束他的性命。

唐清安不认为自己会比拿破仑要差。

这不是他的狂妄,而是他的自信。

藩镇有弊端,一般的上位玩不转,反而会为自己挖坑,但是唐清安仍然选择反其道而行。

他就是要趁着自己如今的威望来开拓四方,为后人们打下更大的天下。

~~~~~~

商洛山。

此山位于秦岭山脉,山中遍布密林。

数千名衣衫破烂的汉人,散落在没有道路的山中,噼荆斩棘举步艰难。

很多人的身上,衣服已经成了条絮状,露出的皮肤被割开,血迹斑斑满是伤疤。

每当带刺的草藤划过伤口,痛的人们直哆嗦。

大周的官员们风气不好,但终究还是人,对于乱军终于重新松了口,只要愿意出山投降的,承诺既往不咎。

不光是对窜入山里的乱军,山外的乱军再一次的投降,大周同样选择了接受。

此举有隐患。

官员们不是不知道,但是没人敢提出屠杀的建议。

这是大周常年受流民之扰的原因之一。

流民的诞生,除了天灾,也有因为大周的积弊导致,这是大周自己制造的恶果。

但是。

大周没有像蛮族一样,同样的困境中,采取无粮杀穷户,无钱杀富户之策。

陕西数百万流民,大周但凡下了狠心,学老奴屠戮辽东数百万汉民,不但解决了后患,反而获得积蓄。

周承明制。

他们做不出这种事。

官兵有冒杀领功,那是私下的事,是积弊,但同样怕被人查,也只敢悄悄的做一二,而不是成体系的屠戮。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 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一样的道理。

龙在前也没有因为得势的时候,下令让义军对百姓们采取肆虐的做法,抢大户是抢大户,抢媳妇是抢媳妇,这是人性。

但是人性始终是人性,不会变成财狼,惨绝人寰毫无底线。

正是因为保留了人性的做法。

数千名溃兵仍然紧紧的跟随新王。

没有人打新王的主意,割下新王的头颅,去找官府领赏。

龙在前很沉默。

他没有粮食,没有衣服,没有兵器,没有补给,山中更是生活艰难,翻身越岭的路上,时不时有兄弟们倒下。

无论多么坚定的人,面对如此的困境也会心生动摇。

终于。

他扛不住了。

他宁愿自己死,也不愿意兄弟们再饿倒路上,因为他也看不到希望。

当年为了不饿死才选择的起义,同样为了不饿死的人们,纷纷追随了他。

多年的奋起到头一场空,他觉得人生仿佛像一个圆,不知不觉间又走到了起点。

“田永命这滑头又投降了,王扬祖他们也没了声息。”

在一片空地上,龙在前停下脚步,出山打探情况的兄弟们带回来的消息,如实的告诉了众人。

闻言,人们灰心丧气。

人们都累了。

龙在前无所谓的笑了笑。

“我准备在这里死,我死后你们割下我的脑袋,拿出去投降官兵,有了这份功劳,官府会安顿你们的。”

龙在前选择吊死,去寻来绳子,找一颗看得顺眼的大树。

“为民请命,立新天地。”

一名老汉喊道。

他的婆娘饿死,小孩也不见了,他什么都没有。

从庄稼汉到百战老兵,失去了一只眼睛,人穷命硬活了过来,也看澹了生死。

但是他不服啊。

他想见见新王所言的新天地。

哪怕只看一眼,才能咽气啊,不然这辈子,他活了个啥,多年来的生死,让他麻木了,同时也唤起了他的斗志。

“为民请命,立新天地。”

老汉不太会说话,木讷的神色,只会喊这句口号,来诉说他的不服。

他会带兵了,会打仗了。

这份本事就跟他弄庄稼一样。

新王军中的老兄弟,都是外头各义军的抢手货,被外面的首领们当宝贝一样的招揽。

“为民请命,立新天地。”

一个个都喊了起来。

新王笑了。

看着眼前致死相随的老兄弟们,他明白自己没有一无所有。

“我带领你们出山。”

“出山。”

数千饥寒交迫的义军们,并没有被恶劣的环境打倒,反而越发斗志昂扬。

他们不是乌合之众。

他们有理想。

没有人有资格嘲笑他们的理想。

红楼从辽东开始

“多亏了周嫂子操持,里外辛苦,屋里也没甚事,不必费心。”

探春装扮皆无,身上无一饰品,一身白衣朴素至极,加上憔悴的容颜,让人看了只觉得可怜。

以夫人的地位,子嗣最重要。

但道理虽是如此,一般人又如何控制得住呢,所以周氏彻底被夫人所为吓住。

探春摇摇头。

自从得到将军的嘱托,周氏每日都来正院,除了尽心尽力宽慰夫人,也会告戒婆子丫鬟们做事要仔细。

周氏连说是应该的,温声细语劝了探春一番。

探春面无表情,但也没有多说什么。

探春在屋里用饭,往常慢条斯理,如今吃的更慢,寻常的一顿饭,竟然能吃大半个时辰。

“并没有,但是我们寻常人哪里懂雌黄之术,有悄无声息不好的事不能知,让大夫把把脉才是稳妥。”

周氏连连点头,佩服夫人说的话。

在府里十几年了,她早就不是当初那东海堡半掩门的寡妇,独自拉扯两个半大小子。

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夫人是痛苦的。

“明日请大夫来府上。”

不过现在周氏有了新的看法,认为秦氏最好还是不要得罪夫人。

狠人,周氏见的多。

“夫人有不舒服?”

丫鬟们急了。

除了为赵姨娘烧纸烧香等祭奠之事,探春每日准时吃饭,准时歇息。反而是侍书、翠墨、蝉姐几名丫鬟,各个眼圈通红,显得比探春要伤心。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