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从科普三国开始讲述历史》
从科普三国开始讲述历史

第17章白衣渡江无下限

如同谣言发酵靠的永远都不是传播者说的如何天花乱坠,而是靠的口口相传的愈发离谱。

费伯仁此人只存在于费祎的传记中,他入蜀之后刘璋有没有给他官做,他到底是个拥有何种道德品质的人,韩苏也不清楚,相信就是陈寿来了,他也说不出来费伯仁人品好不好。

更别提他为什么在许靖儿子葬礼当天没有给费祎指派马车这样的小事。

派系斗争这种事情,韩苏只能靠自己的理解和观众讲,还要边思考自己有没有哪句话可能出纰漏,太麻烦。

另外一点,就像之前说的,季汉四大派系挺着唬人,其实也就那样,说是荆州派一手遮天也不为过。

李严虽和丞相一样重为托孤大臣,但有名无实。他有点能耐,也做过大官,却也得看和谁对比。

【我炒!丞相赛高!】

【哈哈哈哈,总感觉丞相是在给费祎挖坑,得有不少人羡慕嫉妒恨。】

【不遭人妒是庸才,丞相未尝没有磨炼费祎的意思。】

不懂别乱点,可能引起不适【我看丞相是有事想用费祎了,先让他受宠若惊一下子,看他好不好意思拒绝。】

“这位叫西子快练三分球的水友说的不错,丞相确实是有事想要用费祎,而且还是一个事关战略指定的大事。”

“在讲这件大事之前,劝这位水友一句,快改名字吧,西子这辈子也练不出三分球。”

“丞相平定了南中蛮族,没了后顾之忧,北伐曹魏唯一要担心的,就是吴国会不会背刺。如果能和吴国达成同盟,共同北击,那么季汉就可以将尽可能多的兵力和资源投入到北部战线。”

“一般这种同盟小事随便派一个使者去就行了,但和吴国的同盟不是普通同盟,而是要摒弃双方过往的嫌隙,重修盟好。”

“曾经吴国和季汉也有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甜蜜期,那时候荆州之地属于季汉。刘备出蜀中、坐镇荆州的关羽北上襄阳,一度打的曹操想要将治所搬离许昌。”

“可能是害怕刘备坐大,打破三足鼎立的局面,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孙权派遣大都督吕蒙白衣渡江,偷袭荆州。关羽誓死不降被杀,荆州之地尽入吴国之手。”

“后来刘备集结大军兴兵雪恨,被陆逊在夷陵一把火烧尽了气候。这个时间点的两国间的仇恨,犹然更胜于魏国。”

“于魏,是国仇,是刘备想要光复汉室的拳拳之心;于武,是家恨,是蜀中近十万葬身火海冤魂的血泪。”

【老感觉:丞相更伟大了一点点。】

【这是一点点?这是一点点?这塔喵是伟大极了!】

【丞相还是荆州派系的呢,这样也要先报国仇,再雪家恨,瑞思拜!】

【这不是费祎的专场吗?怎么都喊上丞相了?】

【你觉得丞相不瑞思拜吗?】

【那也别喧宾夺主啊,费祎要领去吴国结盟的任务。关系是相互的,季汉讨厌吴国,那边未必不讨厌季汉。】

【要不是知道丞相死后费祎依然在发光发热,你和我说他死在吴国我都信。】

【这吴国真不是东西!后背偷袭算什么英雄好汉?还白衣渡江!额,白衣渡江是啥?】

【楼上文盲吧?白衣就是百姓的意思,估计这个叫吕蒙的让士兵假扮百姓骗过了荆州的守军。】

【那荆州的守军也太水了吧,这都不防着点?兵不厌诈不是最基本的素养吗?】

“白衣渡江我多说两句吧。”

关于白衣渡江这个问题,韩苏前世看过一位历史区jr的分析,只要是说吕蒙除了耍心眼儿蒙过了关羽,其他方面毫无建树,这其中还要分给陆逊一部分演技分。

仔细想想,吕蒙的光辉事迹,偷袭荆州第一,再去想第二----孙权劝学。

东吴五代大都督最水的一个,凭什么能进武庙?

武庙水分大不大我们先不提,因为不管怎么说,它就立在那,再得不到认可它也有人会去上香,也是种荣誉。

“我有一个朋友,”

【经典!】

【我有一个朋友(我有一种想法):】

“我的那位朋友认为,在吕蒙白衣渡江蒙偷袭荆州之前,历史上是没有这种士兵乔装百姓,进行大规模军事活动的先例。”

“也就是因为吕蒙的白衣渡江,刷新了人们对于战争手段和战争道德的下限,进而导致了日后将领一个一个无所不用其极。”

不懂别乱点,可能引起不适

不见丞相去世的消息传回蜀中,李严直接忧郁而死了吗?

要说丞相死后,矛盾肯定要激烈一些,但也远远没达到不死不休的地步。蒋琬、费祎都是荆州派的人,军政都在二人手中。

韩苏感慨。

脑洞大的永远都不是创作者,而是被旁听者。

【未必吧?你别忘了之前讲董允的故事,说他们小时候参加许靖儿子的葬礼,还是董允的父亲给的破马车。费伯仁可是刘璋亲自邀请入蜀的,他姑姑还是刘璋的母亲,会没有一辆马车给自己侄子?】

“派系斗争的问题我们就先到这吧,再不讲费祎就来不及了。”

季汉四英,首先摘掉丞相,他和其他三人就不是一个水平线的。

三者相比,排行老末的肯定是董允无疑。他有他优秀的地方,但比之蒋费二人最后都手握军权,还是要差上一些。

【自己快退回去好好听一听,东州派是刘焉带入蜀中的。现在益州牧都是这个刘璋了,费祎入蜀的时候指不定董允都在蜀中待了多少年了呢。】

【楼上是什么心理?费祎告诉你的他大爷不给他马车?】

【董允他爸还是个官呢,不也只有破旧马车?万一费祎的伯父也只有一辆马车,他凑巧还要用呢。】

“额,你们思考问题的角度,太刁钻了。”

【原来是亲戚邀请,我还说费祎一个河南人怎么到蜀中去了,还少年就和董允相识。】

【话说,那个董允和许靖都是东州派吧?】

“费祎入蜀之后就一直四处游学,没什么少年趣事,唯一能拿出来说道说道的,就是和董允参加许靖儿子葬礼的事。不过先前说董允的时候我们讲过了,就不多讲一遍了。”

“我们直接从225年说起,诸葛丞相征讨南中蛮族凯旋而归,朝中百官夹道十里相迎。众目睽睽之下,丞相忽略了周遭比费祎年纪更大、官职更高的官员,唯独邀请费祎同车而行。”

【没人说说费祎幼年丧父,在伯父家讨生活吗?】

【这有什么可说的?能把费祎教导成人才,他这伯父肯定也是个不错的人啊。】

“费祎少年丧父,跟随他的伯父费伯仁生活。费伯仁的姑姑,是当时的益州牧刘璋的母亲。刘璋呢,就派人来邀请费伯仁入蜀,费祎也跟随一起入了蜀。”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