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吓人,群里竟都是古代大佬》
吓人,群里竟都是古代大佬

第七十六章大家一起猜刘协最后的心理

“这对天下汉臣都是一种伤害。”

那一年,长安城上,王允被逼自尽的一幕,对天下汉臣,对天下忠心于汉室的英杰来说都是寒心的一幕。

王允获得了千古名声,汉室失去了一世忠贞。

“讲实话,献帝最后赴死的那一刻,真的惊到我了。”

诸葛亮独自坐在夜空下,饮酒吃菜,声音略微惆怅的道。

“谁能想到,一个怂了一辈子的人,竟然真在我们的蛊惑下选择了刚烈赴死。”

袁绍手下来了沮授、田丰、审配等。

蜀国丞相—

“天下乱局,都是从那一刻开始的。”

“因为大家对汉室彻底寒心了。”

“钟繇当时就在长安,自那一天后,钟繇从来不在朝堂上说话。”

诸葛亮的声音充满悲伤。

他是真的不理解。

如果原本的历史上,刘协有刚才血溅曹丕全身的勇气,那么天下汉室天下就还有救。

蜀国丞相—

“汉室不缺为国家赴死之人。”

“汉室缺的是一个为国家扛起一切的皇帝,缺一个领导。”

“董卓进京之后,先有袁绍剑指董卓,喝问他是忠是反,后有曹操借献刀刺杀董卓。”

“荀爽、荀攸、郑伦、种辑等人左右串联解救献帝。”

“后来的王司徒借用侍女左右逢源操控吕布击杀董卓。”

“这些人哪一个干的不是掉脑袋的活。”

“还有后来的衣带诏事件。”

“牺牲了那么多忠心于汉室的忠臣,可大家依然没有唤醒献帝。”

“现在献帝竟然被我们给蛊惑的去进行血溅曹丕。”

诸葛亮说到后面激动异常。

“我宁可他最后依然没有醒悟,这样我可以失望到死。”

诸葛亮声音中充满了怨恨。

这是身为汉室臣子对皇帝的怨恨。

如果不是过度怨恨,他都不会出声,顶多就是像李世民等人那样,烧两张安心的纸,就算了。

苏曦等人一直听着诸葛亮发泄。

毕竟他们只是汉人,不是汉臣,没有活在那个时代,理解不了诸葛亮的心态。

霍去病身外历史上游之人,看着诸葛亮为汉室如此伤心,心情也不好受。

他了解过诸葛亮的能力,诸葛亮还教了他很多兵法。

而且诸葛亮一直对他有些希冀,希望他成长为历史书上那个英武伟岸的民族支柱骠骑大将军。

诸葛亮发泄完,大家才陆续开口。

我不会改历史—

“我们只是起到了引子的作用,若是没有前面那么多汉臣的付出,光靠我们,刘协不会醒悟。”

李世民从一个皇帝的角度出发。

真-白手起家—

“不,我觉得刘协最后这一刻,只是想为自己活一下而已。”

“毕竟,他最后说的也只是为孤自己而活。”

“谁让汉朝皇帝,普遍心性薄凉。”

朱元璋说的就很嘲讽了,一点都不委婉。

诸葛亮一口气憋在胸口,不上不下的。

没办法,人家说的是事实。

谁不知道汉朝皇帝心性薄凉。

就连公认的明君汉景帝杀对他对大汉江山有救命之恩的周亚夫时,都没有丝毫手软。

汉灵帝弄段颖下台的时候,也没有手软。

汉和帝干窦宪的时候,也没有手软。

一句话,汉朝皇帝下手时是真的心性薄凉,就连刘备都是如此。

赵云活着的时候只坐到四品官,这敢想。

诸葛亮不想搭理朱元璋,这人就有病。

单手开战车—

“其实还有一种可能。”

“汉献帝最后良心发现了。”

“人之初,性本善,即使后来被污秽所污染,依然会有觉醒的可能。”

孔夫子赶紧来一波思想教育。

我精通佛道儒—

“人心是最难猜测的事。”

“人的思维可能因为各种各样的事件而改变。”

“人心没办法猜测,谁都没办法说人心是什么颜色的。”

姚广孝觉得现在讨论汉献帝没用。

唯一一个进群死亡的人,再怎么讨论又有什么用呢。

苏曦嘴角抽搐。

这群人,真无聊。

不过这么无聊的话题,又怎么能少的了我这种无聊的人。

“你们都弱爆了。”

“在我看来,献帝最后之所以会慷慨赴死,更多的是为了野心。”

蜀国丞相—

“日,你给老子说清楚,要不然老子就把你祖宗抽一遍,让他进敢死队。”

诸葛亮直接怒了。

你竟然说是因为野心。

你这话就过分了。

诸葛亮不服气。

苏曦嘴角带上笑容。

“丞相大人,我问你。”

“献帝死了,他那一时空的历史中,献帝是不是会浓重的写上一句,这是一位为了汉室尊严而慷慨就义的皇帝。”

“然后大家是不是对献帝会有崇拜和认可,一些人甚至于会给他洗白,表示他是为了天下苍生而不和曹家争锋。”

苏曦的问题让诸葛亮一愣。

蜀国丞相—

“哼,那又如何?”

诸葛亮内心中已经隐隐有了不安,苏曦可能真要用歪理邪说把这一切解释开。

苏曦—

“什么叫那又如何?”

“如果献帝不赴死,后世人怎么都洗不白他的,撑死就是一句年龄小,不懂事。”

“可他爹登基的时候情况比他还不好,岁数比他还小,一切不都扭转了吗?”

“所以,献帝最后的野心就是,把自己洗白。”

苏曦的歪理,让大家震撼。

但是大家又不得不说,苏曦真能扯犊子,这都能解释通。

…………

第二章。

讨厌的董事长,讨厌的酒店经理。

上午经理出去玩,我得留下来做报表,下午董事长又来玩,又得陪着他,耽误我时间。

烦人。

“他如果选择禅位,曹丕绝对会留他一命,并且好吃好喝伺候着。”

诸葛亮的心情有点抑郁。

诸葛亮声音中带着悲呛。

“给李榷郭汜八个胆子他们都不敢杀献帝,可是献帝自己怂了,导致王司徒的死亡。”

朱元璋挑挑眉,疑惑的问出来。

蜀国丞相—

我不会改历史—

“丞相看起来很迷茫?”

讲真,诸葛亮发誓,自己对刘协绝对没有好感。

蜀国丞相—

“对,就是王司徒之死。”

“王司徒死的不值,太不值当了。”

蜀国丞相—

“或许是因为我对献帝的感官特别不好吧。”

也是从那一刻开始,天下群雄陆陆续续得到各种谋臣猛将的投靠。

最典型的就是荀彧、陈宫等投靠曹操。

真-白手起家—

“王允之死?”

李世民一下来了兴趣,诸葛亮这种千古名人竟然也会迷茫,真是奇了怪了。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