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吓人,群里竟都是古代大佬》
吓人,群里竟都是古代大佬

二百四十五章可怕的事实

“贵族转化成的世家,其实理论上来说,他们都继承了诸子百家的思想。”

霍光觉得历史上的自己真牛逼,想着开创一个世家。

………

“纨绔子弟,虽然很残忍,但是最早的士,都是贵族子弟。”

“普通人可没有资格学习。”

“最次也得是国人。”

“贵族收割诸子百家的成果,一点压力都没有。”

孔子耸耸肩。

“历史上稷下学宫,就开在齐国,诸子百家都在哪里辩论升华自己的思想。”

“他们辩论时齐国王室肯定会派人记录,偌大的一个国家,要是说连记录的工具都没有,你们肯定不信吧。”

“甚至于有哪个诸子百家的大家,一激动,在哪里留下自己的手书都不为过。”

孔夫子撇撇嘴。

“华夏之祖,始皇,齐国王室你应该没屠杀干净吧。”

……

始皇皱眉,齐国真是好手段,田齐一脉,看来收割了无数诸子百家的思想。

华夏之祖—

“六国王室,我都没有屠杀,只是进行了迁移而已。”

“而且动人家学并不好,他们还是有贵族爵位的。”

始皇还是开口解释,他没有那么暴虐。

他今日屠杀了六国王室,来日其他人也会屠杀他秦国王室的。

这是一种规则。

打败就可以了,留一命,日后好相见。

………

纨绔子弟—

“孟子他们家应该很穷吧。”

“不是说孟子只有孟母照顾吗?”

霍去病提出另外一个问题。

………

孔子打个哈欠,孩子挺天真的。

单手开战车—

“孟母三迁知道吧。”

“孟母都知道邻居和环境的影响,你觉得她能是普通女子。”

“孟母每次换的邻居都得是那种品德和道德学识皆高尚的人。”

“这样来看,你觉得孟子他们家还真能特别穷?”

“在那个时代,每个品德高尚,道德学识都不错的邻居,最起码都得是小地主,搬三次家,每次最起码都得和小地主做邻居。”

“这就有点东西吧。”

“她都能来回挑选邻居了,这种家庭能是穷鬼。”

“别逗我了孩子。”

孔夫子的解释推理让人三观破碎。

破碎之后,大家重组了一下,觉得有道理。

似乎能做到那些的,真不是一般家庭能做到的。

霍去病想了一下自己家,没被舅舅姨母接过来之前,他家似乎没多少钱,好像做不到搬三次家,更做不到每次都和地主家庭做邻居。

尤其是在那种动乱年代。

…………

单手开战车—

“这样说吧,春秋战国时代,那就是贵族横行的时代。”

“每一次智慧的碰撞,其中有一方肯定是贵族出身,然后剩下的那一半,你在干掉四分之三,剩下的四分之一,可能是底层国人出身。”

“很现实的东西。”

“春秋战国,可是很讲究血脉的。”

孔夫子说出了一个残酷的话题和现实。

………

霍去病想到了一段野史。

有人说始皇是吕不韦的孩子,但是吕不韦、赵姬、始皇三家都否认。

除此之外,秦国宗室也否认,坚定的站在一起。

假如始皇真是吕不韦的孩子,那么秦国还会要他吗?

答案是不会。

这恐怕就是血脉的重要性了。

不管真假,只要有人拿这点说事,他们几方势力就得一起否认。

造谣张张嘴,辟谣跑断腿,这是很现实的情况。

霍去病想作死问问始皇,可是想想还是算了,活着挺好。

他真怕自己一句话把始皇惹怒了。

………

单手开战车—

“其实春秋战国是贵族争霸也就算了,更加残酷的是,世卿世禄制下,百姓还做不到完全的跨级别进行提升。”

“而比这更加残酷的是,一群贵族,竟然做着制度跨越和人性的讨论。”

“而再比这残酷的就是这群贵族中不停涌现的人才,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足以镇压一方的大佬。”

孔夫子感慨着人生。

诸子百家的大佬,四分之三都是贵族出身,剩下的四分之一也和贵族有关系。

但就是后世人人厌恶的贵族,这群人把各种政治和思想都开发了一遍。

不得不说,他们真是吃饱了撑的。

………

苏曦打个哈欠,听孔夫子讲残酷的现实,还是挺有意思的。

“可能和环境有关系。”

“春秋战国,诸国争霸,战乱不停,沧海横流,不进则退。”

“这种环境下,只要有能力的,都在努力提升自己。”

“那些游历诸国的士子,基本都能做到单人杀穿拦路的劫匪,这就很恐怖了。”

“那个时代的士子,不就是真正的武能定天下,文能怼圣人吗?”

苏曦觉得,在春秋战国时代,要想前进,只能不停的变强,慢慢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孔夫子想想苏曦说的,也对,一群拦路的劫匪,如果不能打赢,怎么游历六国。

而且一个国家变强,其他国家要是不想死,肯定也要变强。

良性循环,和出身关系不大。

没有天生圣人,更多的是后天的努力。

对,就是这样,他圣人的地位都是自己打出来的。

更何况其他了,不变强都死了。

……。

第二章

“在我之前,大家顶多就是家族与家族之间进行辩论。”

“虽然很不想说,其实最早的学派,在我之前,更多的是家族思想联合。”

我超谨慎—

“所以说,在诸子百家逐步崩溃的时候,也是那群贵族在收割百家思想的时候。”

最早的学派,也就是诸子百家,在孔子之前就是家族与家族的联合,之后孔子向底层教学之后,大家才开始收取底层人员中的精英。

单手开战车—

孔夫子爆出一个大内幕。

“像墨家,墨家中的相里氏一脉,他们相里氏本身就是一个家族。”

孔夫子的话赤裸裸的揭露了现实。

出身真的很重要。

而那些贵族的积累也很重要。

…………

“最早的诸子百家,在兴盛起来后,很多贵族就会把子弟送进来学习,他们因为有家族支持,更加容易学会,慢慢的学派就变成了家族之间的东西。”

“我觉得我伟大的一点就是把我的思想传播给了国人这个阶层,还分给了更底层的一些人。”

单手开战车—

“虽然很不愿意承认,确实就是如此,”

就是这么残酷。

最早的士就是四处游学的贵族子弟。

“杨朱那个家伙也是一样。”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