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开局被过气女明星表白》
开局被过气女明星表白

41节目播出

“你们懂什么,这个歌是要放到专辑里的,要和惠子鉴打PK的,肯定要精雕细琢。”

“看到这个价格我写想搞词曲创作了,看看水平咋样,要是就那样我觉得我也行。”

丁昭看到粉丝们的评论也没有回复。

背后当然有韩尔达公司的推波助澜,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下子词曲作者已经算是走到台前了。

已经有不少的节目开始组织专门属于词曲作者的节目了,访谈,比赛,都已经做好了企划。

粉丝们对于一首歌的评价也从夸奖歌手上开始往词曲作者身上延伸。

那样就好像这一整张专辑都是凭借夏天才做出来的,所以这几天趁着热度好多词曲作者开始进入大众视野,也在联系其他的词曲作者,开价很高。

想要压夏天一头,就是一直没有满意的。

如果最后实在不行也只能矮子里拔大个了,反正不能让夏天写的歌做主打歌。

......

当天晚上陆西瑶的《最佳原唱》第一期播出。

节目组高兴的都要疯了,临播出之前词曲作者这一行业热度爆炸,自己的节目里词曲作者的镜头虽然不多,但是也算是第一个吃到热度红利的人了。

打定主意,这两期节目之后肯定要把词曲作者的镜头加多。

节目播出期间,当然穿插着每一个团队的阵容,不过弹幕的关注点已经不完全在放在C位的歌手身上了。

弹幕里都是‘膜拜大佬’的字样。

一个个的词曲作者被叫出名字,粉丝量暴涨。

放在以前,这是想都不敢想的。

聂建川在节目里的知名度飙升,被人一眼就认了出来。

不过更多的弹幕还是在讨论夏天,都没有什么人评价歌怎么样。

毕竟第一期都是唱自己的歌,请的明星也都有一定的粉丝基础,大家都是听过他们的歌的。

更多的关注点都在比赛结束的创作环节上。

导演组也在关注播放节点,发现果然还是创作环节的收视率更高,赶紧联系工作人员。

叫他们重新剪辑第二期节目。

等到第三期的创作环节就需要歌手团队们的配合了,第二期录制完歌手们相当于放了一个长假。

没有录制到他们创作的环节,需要他们回来补录,当然这一期的表演成分会多一点,但是没关系。

长时间的假期给词曲作者充足的时间打磨作品,第三期肯定是神仙打架的场景,导演组都开始有点期待了。

第一期播到后半段的时候,比赛已经结束,开始了创作环节,观众们看着每一个镜头下面歌手和词曲作者的讨论。

各种专业名词,从这些人的口中说出,莫名的有种高大上的感觉,这才感觉到一个作品的创作室有多不容易。

而镜头到夏天这里。

“累了就睡会。”

让后就真的睡了,两个人的镜头有足足一分钟是在录两个人的睡姿,和夏天摆烂的样子。

粉丝朋友们大失所望。

就这?

这也能卖五百万?

好像还是别的组更像是专业的一点。

这两个人看起来太业余了,讨论也没有,就是睡觉,让夏天自己搞歌。

夏天也是,往桌子上一趴,十几分钟就搞完了然后就开始玩手机。

看起来根本就没有在用心比赛。

是该说他太膨胀还是太自信?

粉丝们也搞不清,只是知道这个房间的画风不一样。

节目是提前录制好的,那时候夏天还没有什么名气,当然也没有太注意自己的形象。

谁能想到是在节目播出前有的知名度啊。

让粉丝们心里严肃认真的写歌大佬的形象瞬间崩塌。

就这啊,睡觉谁不会啊,摆烂谁不行啊,我上我也行。

讨论的热度直接破圈,从节目弹幕直接转移到博博上。

在夏天的博博下面引起巨大的讨论度。

当然还是词作者的收益更大一点,毕竟识字的人比较多,真正听得懂旋律的人并不算太多。

但是好不好听,什么风格还是可以听出来的。

“什么时候给我们看看五百万的歌是什么样的?”

“快点发布啊,都买到手了还不感觉发出来,录个歌能用多久。”

虽然买歌的消息传出来了,但是作品还都没有面世,粉丝们也都在等着看歌曲质量。

事情发展到后面竟然变成了比谁买的歌贵,很快就有人开价找圈里最顶级的词曲作者韩尔达填词作曲,开价竟然到了八百万。

除了一些顶尖选手,大部分的曲作者自己创作的歌曲旋律都是风格很像的,听得足够多的话只要一听旋律就大概猜得出是哪位作曲人写的曲。

这也不是什么坏事,有自己的风格,自成一派也算是一个标志,以后想买这个类型曲子的人都可以直接来找。

曲子就成为检验歌曲的一大重点,但粉丝们的关注点好像都在台前的歌手上,让词曲作者有很多甚至在大城市吃不起饭。

看看自己粉的这些歌手的钱到底花的值不值,买词曲的性价比到底高不高。

热度大家都蹭到了,谁是最后的大赢家还是要看成品出来的效果怎么样。

已经有粉丝去丁昭的博博下面去催了,毕竟是他先发布的动态,当然关注度也更高。

华国文化博大精深,作词人的内卷极为严重,很难说谁写的词是出类拔萃的好。

平均水平被凭空拉高,除了一些新出道的或者故意搞活试水的,很难找到词不合格的作品。

他其实已经录好了《烟火里的尘埃》,不得不说这是他唱过的最好的歌,五百万词曲编曲都包了,他现在感觉完全不亏。

做他专辑里的主打绰绰有余,但是他还不想让这首歌做他的主打歌。

有了丁昭,夏天的事情,这方面也会慢慢改善,总体来说还是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业内的大佬也算是乐见其成,他们不缺钱和地位,只是想自己投入的行业更加健康,所以也没有人出头为哪一方说话。

当然粉丝也是,一个歌手的歌你只喜欢听这一首,那就试着跟作曲人走,那时候你就会发现这个作曲人好像就长在了你的审美点上。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