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开局暴打渣男,反手娶赵盼儿》
开局暴打渣男,反手娶赵盼儿

第二十五章 困境

丁平中略侧过身,就见一名约莫八、九岁上下的童子,正同一中年文士在说话。

那中年文士道:“若与你相同的考题,你可能答的如此详尽?”

那童子答道:“何必答的如此详尽,只要列出了该实行的方向,便喊下面的人去做,这才是各司其职。”

读书人骂起人来,不如泼妇骂街那般粗鄙,却比之更加刻薄。

有几位名次相近的学子,在墨义和诗赋上挑不出万驰的错,就在这策论上大做文章,意指考官的眼光不行。

万驰之前在学子们中间并不显眼,这一次却一鸣惊人,大放异彩。

童子答道:“上至三司,下至贩夫走卒,都关系到这赋税。”

“就是如此。”中年文士抿了口茶。

“这赋税虽是三司所策定的,但是最终都要落实到那些官差衙役的身上。甚至有些征收赋税的衙役都是目不识丁的大老粗。”

“你若指望他们能看懂那些知乎者也!该费多少力气?”

“这篇策论妙就妙在限定了下面执行者的行动,使之出错的概率几近于无。”

“你再仔细想想,假使下面所有人的行动都按照一定规矩,这件事情推行的该如何顺利?”

“策论文章,并不重于文采,而在于其务实有效。”

童子抱拳鞠了一躬道:“先生,我懂了。”

丁平中在旁侧把这番话听的是一清二楚。

他又把书童抄写的策论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沉思了片刻。

便让书童收好了,不再提请教诚斋先生之事。

在另一侧,欧阳旭也听到了中年文士的一番见解。

但话入各耳,他与丁平中却理解不同。

他未曾看出万驰这篇策论的好来,只认为这次解试自己没有中举,大半都是评卷官的原因。

下次州府解试要三年之后,他在此地却是等不得了。

昨日里放榜,傅陶氏知他没有考上,便一改之前的热络,变得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

甚至连餐饭也减少了许多,想要傅陶氏再款待他三年,已是再无可能。

自己原想着让傅陶氏资助他一些盘缠去游学。

待得三年之后,他游学天下书院,有了名气,定会比这次精进。

没想到那傅陶氏听他说完之后,从鼻子里哼出冷笑来。

“奴家原以为欧阳公子有状元之才,却没料到一个小小的州府解试公子也未能中。”

“现在倒还又想从奴家这里掏钱了。”

“奴家这些日子供公子好吃好喝,却只见得镜花水月,一场空啊。”

欧阳旭忍住羞辱,依旧笑脸相迎:

“这次必是考官录取不公。那万驰之前并无甚名气,必是走了什么门路才得到了解元。”

“这次连那不学无术的郑青堂都中了。”

“待我游学扬名,下次必可高中。”

傅陶氏走过来凑近他,道:

“我看公子也不必惦记那什么州府解试,什么解元了。”

“倒不如安安生生在此地寻一房娘子,好好过日子,岂不是更好?”

欧阳旭吓得后退几步,连连拱手道:“身为男子,功名未见,何以成家?”

傅陶氏又凑近了几步,道:

“我可不在乎什么功名不功名的,我有如此偌大家业,早已吃喝不愁。”

“我缺的,只是一个贴心人罢了。”

欧阳氏退到墙角,已是避无可避。

他拱手拦在自己与傅陶氏之间。

“傅夫人贤良淑德,貌美如花,必有佳婿等着你。”

傅陶氏咯咯地笑:“可我就喜欢像欧阳公子这样,文采风流,品貌俱佳的翩翩公子。”

“欧阳公子觉得我这小小的心愿可能达成?”

欧阳旭没有回答,吓得落荒而逃。

待到入夜,他都没有敢回陶府,还是德叔替他在客栈租了一间屋子。

他喊德叔准备准备,另寻他处。

德叔却道:“公子,我们早已没有盘缠了。这陶府至少有的吃,有的住,一介妇人有甚可怕?要不您就将就一下。”

欧阳旭气得一拍桌子,德叔吓得扑通跪在地上。

欧阳旭指着德叔,哆嗦着手道:“现在连你也看不起我!你可别忘了,就算穷途末路我也没有少了你的吃食!”

德叔喃喃道:“骨气有什么用?现在连饭都吃不上了。”

欧阳旭手撑在桌子上,想起这些时日发生的事情,咬牙切齿道:“我欧阳旭必不会倒在这一天!”

第二天一早,欧阳旭就来到这考场外,寻求自己的机缘。

无意中听到这中年文士对万驰策论的至高赞扬,他心中不以为然。

他本想在此处寻一志同道合的读书人,愿资助他再试三年后的解试。

却不料大家都在讨论万驰的文章,无人注意到他。

他一眼看到傅新贵在考场门口晃悠,忽然心生一计。

【新书,跪求鲜花打赏评价票,跪求读者大大们的支持!!!】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

这给了众学子闷头一棍。

其中便有一名叫丁平中的学子,原是池南书院的学生。

却忽然听着旁边有一清脆的童子之声,问道:

“先生,人人都道这份策论算不得上乘文章。我看了也觉得头昏眼花,何以这种文章能得到“上上等”?”

却从未见过像万驰这份策论,条条道道框的如此之死,让人一点自由行动的空隙都没有。

有道是自古文人相轻。

丁平中即使在池南书院这样人才济济的地方,成绩也颇为优秀。

在万驰横空出世之前,他对这次解元之名志在必得。

池南书院以策论擅长。

后面还附有密密麻麻的数字和条例。

虽说以他池南书院的眼光来看,这份策论做的还算不错,但就文采上而言,实在是等不了大雅之堂。

他心里实在是不服气,叫自己的随从抄了这份策论,想回书院去请教诚斋先生。

丁平中心中郁闷无法排遣。

现在听得有人嘲笑万驰,虽觉得这些人人品低劣,但心中却也觉得轻快不少。

中年文士摇着手里的扇子道:“这就是我不允许你下场的原因,你年纪尚晓,只看到其表象却不能究其本质。”

“我来问你,这赋税一道都与何人相关?”

先生们平日里在书院,经常拿出各期解元或一甲进士的策论文章,对之加以评点。

那些策论文章,或花团锦簇,或平实严谨。

谁料解元给这此前名不经传的万驰夺了去,眼看自己屈居第二。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