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少年医宗》
少年医宗

第192章 口水战之中西医之争

“好了,我没问题了。”

洛小川面无表情地坐了下来。

其实他并不是一定要得到青囊医经。

“我听说当年解师姐就看过那本书。”

“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解师姐可是我的同乡兼职偶像。”

但是沐谷山的嘱咐以及洛小川自己对陆子云的观感,让他心生一种感觉,这所谓的青囊医经可能跟他的父亲或者爷爷存在某种联系。

青囊班的开班仪式过后,中医部新组建了一个青囊班将由陆子云亲自传授青囊书的消息很快在洛大医学院不胫而走。

当天晚上中医部的官方论坛就沦陷了,被各式各样的中医黑全线占领。

他们就像是闻着血腥味的鲨鱼一样,只要中医部有一点点大的动静,隔着千里也能准确找到。

“小川,你现在马上打开电脑,登入中医部论坛。快!”

陶徵在电话里说话的语气十分急促,好像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窝在房间里看书的洛小川还没开口问清楚怎么回事,陶徵就着急挂了电话。

洛小川只能放下书,打开电脑,登入进了论坛。

这一看,懵了。

论坛已经变成了网络口水战的战场。

排好队的中医黑水军将几个负隅顽抗的账号淹没在了谩骂与讨伐之中。

洛小川很头疼。

遇上中医黑,中医都会很头疼。

因为你不管怎么摆事实,讲道理,人家就是不信,一句现代科学无法发现和证明,你就没话说了。

就像陶徵幸幸苦苦摆的案例,引经据典,长篇大论的辩解一瞬间就被喷子们一句句“假的”,“编的”,“查无实例”等等所覆盖。

气得陶徵直接把手机扔了。

倒是洛小川一开始还能心平气和。

沐谷山虽然没有跟他提及医盟,但是中医险些被废除的黑历史,倒是说了不少。

自从西方文化传入华夏,中医与西医的“争斗”就一直存在。

从医生到患者,很多人都在明里暗里地较劲。

有人说“中医好,西医治标不治本”。

也有人说“西医好,中医太慢等不了”。

各执己见地吵吵闹闹了多少年。

但是每次说到这段黑历史,沐谷山最后都是烂醉如泥。

洛小川以前不懂,现在他明白了沐谷山借酒浇不是愁,而是恨。

他恨那场关乎中医生死的大争论,更恨保住中医薪火的医盟。

在那场大争论后,医盟逐渐退隐不问世事,所谓的现代中医不知不觉走上了按西医的价值标准来评判和衡量的路子,一直到现在。

可以说,现在中医中药确实走上了“科学化”的道路,中药成剂可以批量生产了,但也越来越像西药了。

一批又一批医学精英本着科学的理念,用科学的仪器来探索经络的实际存在。

进了中医院,望闻问切不见了,都是化验、透视、ct。

开出的药也是中西合璧,成剂多汤剂少。

以自身的缺血缺氧性脑病为例,洛小川认真研究中西医的区别。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医和西医是分属两种科学体系的医疗和操作手段,要想互相说明和解释是非常困难的。

就在双方由论战变成骂战不可开交的时候。

一个中西医挑战赛的帖子被发了出来。

发帖的人自称如果中医一方若胜利,将“终身不诋毁中医”,并为今天攻占中医部论坛的事情公开道歉。

洛小川嘴角扬起了一抹邪笑。

突然站起来冲出了房间,敲响了洛小南的房门。  19145/11058570

……

窗外纷纷扰扰,屋内的解安安的心中水波不兴。

虽然这么多年解安安并没有提及,但是这个心结一直都存在。

直到这一次解安安得到消息,陆子云要在中医部开青囊班,所以主动要求加入。

读书破万遍,解安安发现图书馆里的青囊医经并不齐全,就像一副好的方子,独缺药引子。

“青囊医经,真的是青囊医经!”

当年她从洛大图书馆里借出来的书又何止青囊医经这一本。

不过,它是她反复读的最多的一本。

所以她相信陆子云所说的话。

哪怕用药再精妙绝伦都无法发挥出药效的十之一二。

她不知道是陆子云故意为之,还是说陆子云手中的青囊医经本身就是残缺不全的。

相传青囊医经传下来的时候本来就是残缺的。

她能年纪轻轻就当上洛城医院中医科的主任,除了陆子云的裙带关系,更重要的是她确实有本事。

而她的这些本事除了陆子云的传授,更多的就是来源于那本书。

洛云箐在离开江城之前,将那一册记载着医卜的《永乐大典》誊写本留给了他。

里面的东西已经够他学的了。

陆子云的一身本事就是来源于他对青囊医经的学习。

不过这么多年她心里一直都有个疑惑。

人说读书破万卷,她是读书破万遍。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