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我在大明当暴君》
我在大明当暴君

第324章皇太极的反间计与狗皇帝的离间…

只是鞑清自己在《满文老档》里自嗨,以为自己的反间计成功了。

历史上的真实情况,其实已经扑朔迷离。

而眼下,朝堂上吵得不可开交的事情,张凡知道,皇太极玩反间计了。

在正统历史上,也有过这样的案例。

最著名的就是皇太极反间计诱杀袁崇焕。

后人多数对反间计是否存在而质疑,也对袁崇焕质疑。

这种小把戏,对于大明朝的官员来说,其实只是小儿科。

要知道,能在北京朝堂上的官员,哪一个不是从下面爬上来的?

这些人一个个都是人精,连反间计都想不到?

那为什么还会吵呢?

所有的战争,都是政治的延伸。

所以这是政治问题。

袁崇焕身上有功劳,而且现在是辽东督师,权柄甚重,

而且辽东军每年开支如此大,大量的军费到辽东军那边,油水这东西,不是你推行了新军政就能彻底杜绝的。

最多只能减少贪腐,使整体的风气良好起来。

也就是说,袁崇焕的位置,在朝堂某些人看来,其实是一个大肥差。

有一大堆的人是想着把他拉下来,自己的人顶上去的。

这件事,张凡不想拿出来讨论。

一旦拿出来细论,必然没完没了了,不仅不会得出真实的结论,反而会让局面更加混乱。

倒是最近一大堆的人在军委会告状,例如给孙承宗施压。

毕竟天启年间,袁崇焕是宁前兵备道,这个官职就是孙承宗给他的,他也真是从这个官职发家的。

而且袁崇焕算是孙承宗的学生。

出现了这样的事,自然是要向老师告状。

结果就是孙承宗天天被人围着,像和尚念经一样。

这件事还搞得人心惶惶的,若是袁崇焕真的投敌了,辽东的局面就彻底崩盘啊!

辽东的局面一旦崩盘,会有什么可怕的后果呢?

广宁再次失守,辽西走廊失守,前线被压缩到山海关,大明朝彻底失去战略纵深,一大波辽东难民将会涌入关内。

如果不接纳,人口就成了皇太极的了。

如果接纳,辽民将会在顺天府、山东引发地域冲突,这在明末可是有真实案例的。

所以,在某些人口中,这件事已经关乎到国家生死存亡了。

张凡不得不感慨,皇太极是真的有几把刷子。

在这个时候,来了如此恶心的一招。

这就是利用人性当中恐惧的弱点,恐惧才会产生怀疑。

这件事必然很快会传到辽东的军大营里,也必然会对关宁军产生影响。

大家可能就会猜想,朝廷现在有这么多人说袁督师勾结皇太极,会不会认为咱们关宁军也有份啊。

人心就是在这种相互沉默的猜忌中,慢慢背道而驰的。

所以,皇帝立刻圣谕一封过去。

干什么?

当然是褒奖一番,然后再犒赏一番,以定人心。

意思就是,大家安心在前线打仗,朕是绝对相信你们的。

三天后,皇帝的圣谕就到了。

果然,关宁军中不少军官私下都在议论这件事。

而皇帝的圣谕一来,立刻让不少人心中大定。

这就完了?

以张凡的性格,自然不会这么快就结束。

皇太极要完反间计,他肯定是要奉陪的。

他立刻给潜伏在辽东的刘乔密信一封。

干什么?

挑拨离间!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从来如此。

正面军队的较量,暗中间谍的对抗。

这两年皇太极改革,剥夺了代善的权力,做了一些权力清洗。

但这并不代表代善、多铎等人就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皇太极改制是得罪了不少人的,例如一些建州贵族首领,这些人并没有全部被杀掉,也不可能全部被杀掉。

因为皇太极政权的核心统治还是建州女真,即便他再如何缓和民族矛盾,都只是缓和,而不是想办法消除。

这些人只是暂时被皇太极的威信压制住,就像代善,只是暂时被囚禁起来。

一旦,皇太极对外战争失利,威信下降,你猜这些人会不会立刻站出来搞事情?

所以,建奴内部是有很多缝隙可以利用的。

刘乔接到皇帝的密信后,就开始行动了。

刚好,最近多铎被放出来,而且还被重用领兵南下。

四月十六日,沈阳城不知从哪里就有了传言。

据说多铎南下打算去投奔明军。

这一下子就把沈阳的官场搞得风声鹤唳起来。

尤其是一些汉人官员,例如范文程。

范文程有个极其漂亮的老婆,以前多铎得势的时候,经常霸占他的老婆,甚至直接带回去,一睡就是一个月,睡腻了再还回来。

历史上的多铎就是这么玩的。

范文程这种汉人高官,与多铎这种传统女真贵族,是有很深的矛盾的。

于是,现在这个传言,就在沈阳开始发酵了。

《明史》又是鞑清写的,肯定有立场嫌疑。

不过,有一本史料,在学术界是不存在立场嫌疑的。

因为边陲大吏和内阁大臣来往,本身就是大忌,更何况还瞒着皇帝杀毛文龙。

所以,历史上的崇祯皇帝杀袁崇焕的时候,列出来的罪证并没有袁崇焕通敌这一条,可见崇祯也不相信皇太极的反间计。

虽然时候崇祯自己说毛文龙听调不听宣,该杀,袁爱卿你不必放在心上。

袁崇焕与皇太极秘密达成议和这则传言到底从哪里传出来的,已经无从查证。

什么史料?

《满文老档》!

所以,历史上真的是否有过反间计,不是后人张口就来否认的。

可这话是无奈之举,因为他还要用袁崇焕。

而对袁崇焕的忌惮却埋在了心里。

直到温体仁在皇帝面前吹风,袁崇焕和钱龙锡勾结杀掉毛文龙,崇祯皇帝终于对袁崇焕起了杀心。

因为他是用满语写的皇家秘史,一直藏在沈阳的皇宫里,直到民国的时候才被学者发掘出来。

而上面也明确提到了皇太极使用反间计。

皇太极喜欢读《三国演义》,建奴更是拿《三国演义》当兵法再读。

《三国演义》里就有反间计。

那么,又有人提出疑惑了,历史上的崇祯真的这么傻,居然不知道反间计?

不是崇祯不知道反间计,而是历史上袁崇焕擅杀毛文龙,触犯了皇帝权威,也破坏了朝廷的流程制度。

这本史料为何不存在立场问题?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