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武侠:开局选黄蓉》
武侠:开局选黄蓉

第227章好芙儿当真是俏得很

一艘小舟在碧绿澄澈如琉璃般的湖面上滑过。

舟上有几个稚气的少年少女,其中有两个唇红齿白,瞧着格外讨喜。

二人约莫只有二八年华,正是好时候。

【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

【溪头风浪晚,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

【隐隐歌声归棹远,离愁引着江南岸。】

两人相差半岁。

便是程家的程英和陆无双姐妹二人。

一行人唱着歌儿,将小舟从荷叶丛中划了出来,游湖玩乐格外的逍遥。

姐妹二人嬉笑游玩时,她们还不知道此时的陆家宅院里。

她们的父亲陆立鼎正抬起了头,呆呆的望着墙壁。

只见那墙上印着九个掌印。每个掌印都是殷红如血。

陆立鼎在江湖中名声不显,他的一身武功都是兄长陆展元所传。

他本身生性淡泊,再加上家道殷实,所以从不在江湖上行走,可说是全无阅历,自然缺乏应变的本事。

此刻看着这突然出现在家宅之中的血手印,他隐隐想到了哥哥陆展元临终嘱托。

还记得陆展元曾经说过,他有个仇家,是个道姑,名叫李莫愁。

江湖人称“赤练仙子”。

那女子武功极高,行事心狠手辣。

陆展元料想他成亲之后,那李莫愁必会来找他夫妻二人报仇,因此在临终之前嘱托陆立鼎带着夫人离开。

却不想陆展元的夫人在陆展元逝世当晚便即自刎殉夫。

如今陆展元已经去世三年,算起来也的确是那李莫愁前来报仇的时候。

陆立鼎心下惆怅,暗道。

“我哥嫂既已去世数年,冤仇什么的,早就应该一笔勾销了,那道姑又来找我一家干什么?”

这边,陆立鼎心下正暗暗踌躇间,却听着仆从匆匆进来,通禀道。

“老爷,外面来了客人。”

陆立鼎挥挥手道,“你说我不在家。”

仆从道,“少爷,那大娘不是要见你,是过路人要借宿一晚。”

陆立鼎被吓了一跳,“什么?是女的?”

那仆从道,“是啊,那大娘还带了两个孩子。”

陆立鼎听说那女客还带着两个孩子,稍稍放心,追问道,“她是不是道姑?”

仆从摇了摇头道:“不是。穿得干干净净的,瞧上去倒是上好人家。”

人在江湖,打尖住店毕竟不常有,更多的是借宿一晚,讨个善缘。

如今这孤儿寡母来借宿,陆立鼎自然不好赶着人走,当即点了点头,道。

“好罢,你招呼她到客房休息,备些饭菜招待便是了。”

就在这时,外出游玩的程英和陆无双姐妹二人也回来了。

二人嬉闹着走进宅子里,陆立鼎见她们这闹腾模样,心中又气又愁,便将这两个丫头赶去了后院。

程英和陆无双走到后院,便见着后院有两个陌生的少年。

这两个少年大概十四五岁的年纪,瞧着和姐妹二人差不多大。

几个孩子都是一样年纪,自然是好说话,程英便问道。

“你们是什么人?”

其中一个少年道,“我叫武敦儒。”

另外一个道,“我叫武修文。”

程英和陆无双对视一眼,也介绍了一下自己的名字,如此就算是认识了。

四人刚打算多聊两句,就在此时,忽然屋顶上有人哈哈一笑,一个女子声音朗声道。

“我只取陆家一门九口性命!闲杂人等速速离开!”

陆家宅院中的众人,猛然听见屋顶上呼喝之声,全都大吃一惊,全都走到了庭院之中。

众人抬头一看,只见那屋檐边上站着一个年轻靓丽的小道姑,月光映在她脸上,看来只有十五六岁年纪,背插长剑,血红的剑绦在风中猎猎作响。

陆立鼎见状,朗声道,“在下陆立鼎。你是李仙姑门下的童子吗?”

那小道姑冷笑一声,只道。

“你知道就好啦!快把你妻女,婢仆都杀了,然后自尽,免得我多费一番手脚。”

这几句话说得轻描淡写,竟是全然没把陆立鼎放在眼里。

既是话不投机半句多,陆立鼎当即拔出兵器迎了上去。

只可惜他毕竟未曾行走江湖,打了没几招就被那道姑轻易击败。

陆府中,早有家奴将几个孩子尽数从后门带了出去。

这变故突生,陆家上下乱作一团,便前来借宿的武修文、武敦儒兄弟也被卷入其中。

幸好二人的父亲武三通随后赶来。

武三通是一灯大师“渔樵耕读”四个徒弟之一,传习了大理段氏的一阳指,武功算是不俗。

奈何他也不是李莫愁的对手,仓皇之间,只能带着两个儿子夺门而逃。

一番鸡飞狗跳之后,他带着兄弟二人奔进一座树林,忽然放下修文,单单抱着敦儒跑远了,竟是把小儿子留在树林之中。

武修文大叫道,“父亲,父亲!”

却见武三通抱着武敦儒,早已奔出数十丈外,只听得他远远的喊道。

“我回头再来抱你!”

武修文知道自己父亲行事向来颠三倒四,一时无言以对,下意识的便想回陆府找自己的娘亲。

却不想时近夜半,这黑灯瞎火之间,他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又能走得了多远。

最后跌跌撞撞的闯进了一片森林之中,躲在树下便睡着了。

等到睡了一觉起来,迷迷糊糊间听得头顶几下清亮高亢的鸟鸣声。

武修文急忙睁开双眼,抬头望去,只见两只极大的白鹰正在天空盘旋翱翔,双翅横展,竟达丈许。

他从未见过这般大鹰,凝目注视,只觉又是奇怪,又是好玩。

忽听得背后两声低啸,那声音娇柔清脆,似是出自小姑娘之口。

天上的那两只大鹰闻声,果然是盘旋了几个圈子,缓缓落下。

武修文闻声看去,只见树后走出一个女孩,向天空招手。

那两只大鹰像是会认人,竟然敛翅飞落,乖巧的落在了她的身旁。

那姑娘见了武修文,却只是望了他一眼,自顾自的抚摸两只大鹰的羽毛。

但见双雕昂首顾盼,神骏非常,站在地下比那姑娘还要高上许多。

武修文从未见过这样的神雕,不由得好奇道。

“姑娘,这两只雕儿是你家养的吗?”

那姑娘小嘴微噘,摆出一副轻蔑的神情。

武修文自讨了没趣,讪讪的很是不好意思,只是定睛细看时,见那姑娘身穿淡绿罗衣,颈中挂着一串明珠,衬着脸色白嫩无比,犹如羊脂一般,白腻白腻的。

她的双目流动,秀眉纤长,那五官也甚是精致俏美,一看便是个大美人。

武修文虽是个十四五岁的少年,也觉她秀美得很,不由自主的心生亲近之意。

只是她神情轻蔑高傲,让武修文又不免有些自惭形秽。

或许是见武修文不说话,那姑娘右手抚了抚雕背,一双美眸在武修文身上瞧了一圈,高傲的问道。

“你叫什么名字?”

武修文道,“我叫武修文,我在等我父亲。你呢?你叫什么名字?”

那姑娘扁了扁小嘴,哼的一声,却也不答。

说着转身便走。

武修文呆了一呆,下意识的跟了过去。

他见那姑娘大概和自己同岁,也就十四五岁的年纪,人矮腿短,怕也跑不远。

哪知道他刚跟上去,那姑娘略一纵身,片刻间已跑出数丈远,竟把他远远抛在后面。

瞧着那轻功身法竟是远胜于他。

武修文不服气,径直追了上去,却不想那姑娘见他跑得近了,竟突然伸出左脚。

武修文被她一绊,顿时便摔在地上。

刚好还是脸着地,摔得鼻血长流,衣上点点斑斑的尽是鲜血。

那小姑娘见血,似乎是慌了神,不过她却也不理会,只想转身便逃。

却不想就在这个时候,忽然听着林中有人喝道。

“芙儿,你又在欺负人了,是不是?”

那女孩一路小跑,也不回头,只是狡辩道。

“谁说的?是他自己摔的,关我什么事?你可别跟我爹乱说。”

武修文听到那林中之人的声音,勉强爬了起来,见来人是个撑着铁拐的跛足老者。

那人两鬓如霜,形容枯槁,双眼翻白,显然是个瞎子。

武修文毕竟还小,没有听过当年这江南七怪叱咤风云的名头,自然也不认识这老瞎子。

却不知此人便是昔日的江南七怪之首“飞天蝙蝠”柯镇恶。

而他看管的这小姑娘,不是别人,正是黄蓉的爱女,郭芙。

…………………………

世上的因缘际会,错综复杂,倒也难猜。

就在李莫愁前去陆家寻仇之时,此刻那南湖之上,另有一艘游船,朱漆琉璃,点金饰玉,格外的贵气不凡。

只听着那船上琴声悠扬,曲入人心,使得游人纷纷驻足静听,只以为是何等琴艺大家在此抚琴。

却不想那游船之上,此时三五个美人或坐或卧,粉臂雪股,莹莹生光,几多生艳,更有美酒佳肴,一应果品,虾蟹多种多样。

那抚琴之人,披着一袭玄青长衫,发束高冠,颇有几分志趣高远的文人雅士之风。

只是若是凑近听来,便听得他口中全是秽语污言,极尽调笑之能。

周遭的几个女子虽是各有娇容,却也听不得他这般戏弄,或是闭目养神,或是自顾自的饮酒,倒也没搭理他。

不消说,这便是陈玄一行人。

陈玄气走了令狐冲,转头就把任盈盈给软禁了起来,正好下楼的时候又看到了仪琳小尼姑,自然也不客气的把她也给掳走了。

如今他担心仪琳的父亲不戒和尚来找闺女,又担心日月神教的人来找他们的圣姑,便领着一众姑娘来了江南。

名义上散心,实际上却是让仪琳和任盈盈收心。

一曲笑傲江湖终了,陈玄得意一笑,甚至是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口问道。

“非烟,你觉得我这一首琴曲可有长进了些?”

曲非烟没好气的轻啐一口,恨恨道。

“长进个屁,来来回回就这一首,你也不想想是谁把琴谱给你的。”

陈玄倒是不以为意,只是笑道。

“琴谱是一回事,能弹是另外一回事,这世上如你相公我这般,一眼便会曲中意的人,倒也少见。”

曲非烟没好气的“呸”了一声,转念一想又阴阳怪气的提醒道。

“你都陪我们这么久了,就不去看看你那盈盈姑娘?”

“这倒也是,我也许久没见她了。”

“哼就几个时辰不见,瞧着你这嘴脸!”

曲非烟气得不行,攥紧粉拳,没好气的捶了他两下。

陈玄倒是不以为意,笑呵呵的整理衣袖便要起身。

却不想就在这时,只听着那天上突然传来一阵“啾啾”鸣响。

陈玄晃眼看去,只见极远处的天空上似是有两只老鹰盘旋落下。

“有意思,这江南也有这么大的鹰鹫吗?”

一阵轻柔婉转的歌声,飘在烟水蒙蒙的湖面上。

歌声来自一艘小船之中,船里五个少女和歌嬉笑,荡舟采莲。

“哪又有什么好笑?这些小丫头只是瞎唱,浑然不知词中相思之苦、惆怅之意。”

就在这道姑相距数百步的南湖上。

她在那一排柳树下悄立许久,晚风拂动她蓝紫色道袍的下摆,拂动她颈中所插拂尘的万缕柔丝,心头一时心潮起伏。

【越女采莲秋水畔,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

她们唱的曲子是北宋大词人欧阳修所作的“蝶恋花”词,写的正是越女采莲的情景。

虽然只有寥寥六十字,但季节、时辰、位置、景物以及越女的容貌、衣着、首饰、心情,无一不描绘得犹如亲临亲见。

荷叶渐残,莲肉饱实。

当真亦是“芳心只共丝争乱”。

只听得那歌声渐渐远去,一阵风吹来,隐隐送来一阵采莲少女的格格娇笑声。

那道姑一声长叹,抬起左手,看着染满了鲜血的手掌,喃喃自语道。

欧阳修在江南为官数年,吴越山水,尽皆融入长短句中,当真可谓是文采飞扬。

嘉兴南湖,节近中秋。

这两个姑娘是中表之亲,表姐姓程,单名一个英字。

表妹姓陆,名无双。

此时此景,一如欧阳修的诗文所写。

这一曲相思随着那泛舟的少女嬉笑传扬,最终落到了一位俏立湖边的小道姑耳中。

尤其是下半阕更是写景中有叙事,叙事中挟着抒情,自近而远,余意不尽。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