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锦鲤农女:世子爷的心尖尖》
锦鲤农女:世子爷的心尖尖

第16章 被打击

两兄弟往回走的时候,没想到这都下午了,一路上竟然遇上了好些熟人,还都是大岭子村的。

这些人的手里,提了不少的东西。

尤其是在看到老姜家两兄弟的时候,那叫个热情。

收拾了一番就跟张郎中一起去了镇上。

到镇上后,张郎中急匆匆的回家。

老大姜祥文和老三姜祥远拎着十几只野山鸡直奔集市,这会儿是下午,集市上的人不多。

张郎中急匆匆的回了张宅。

张家是个大家族,张郎中是家里的老幺,他想给自家大儿子张文杰求娶老姜家的姜小花,还得禀明了父亲,父亲同意后才行。

之前有这个念头的时候,张郎中只是跟儿子提了提。

儿子不愿意,张郎中也就没再提。

这次张郎中是认真的。

张郎中有自己的盘算,一则姜小花的傻病好了,再则那丫头的长相,把云塘镇十里八村的少女搁一处,比姜小花长得俊俏的还真没有。

就是常宁府那些世家贵女也不见得有姜小花这样的好相貌。

当然,最最让张郎中满意的是姜小花那锦鲤命格。

若是大儿子张文杰求娶了姜小花,来年下场,指定能考上秀才。

张郎中这么想着,脚下的步子就快了许多。

张家世代行医。

老大医术最为高明,现在常宁府供职,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医官。

老二在常宁府开有医馆和药铺。

张郎中是家中老小,被张老太爷留在身边,张郎中志不在官场,对父亲的安排没有异议。

反倒是妻子心有不甘,极力支持大儿子张文杰考取功名。

张家行医济世,在常宁府是颇有名望的。

张郎中觉得张家要是对大岭子村的老姜家抛出橄榄枝,这门亲事指定没问题。

张郎中有些喜气洋洋的回到张府。

第一时间就去见了父亲。

把姜小花的事情一五一十、细细的讲给父亲听。

张老太爷沉吟良久,说姜小花这样的,的确算是有大造化的人。

傻了这么多年,竟然好了!

这是吉兆。

长得貌美是她的优点,又有算命先生锦鲤命格的批语,但是打小没有母亲,在爷奶跟前长大,之前又是个傻的,不曾读书认字。

老姜家跟张家相比,差距太大,孙子张文杰一份心力都用在了读书上,人情世事,各方来客的应酬,这些事情还要靠贤妻打理。

这一点,姜小花必定是一无所知。

不过老姜家出了姜洪志那样的秀才。

姜洪志的才名,满云塘镇谁人不知,说到这位少年秀才,张老太爷的谈性反而更浓一些。

姜小花有这样一个兄长,张家和老姜家能结交,也是美事一桩。

老姜家是地地道道的庄户人家,如此困境,姜洪志还能考取秀才,说明姜洪志这人十分的聪慧,对这样聪慧的少年,拿出真心结交,是很有必要的。

姜洪志和张文杰又是同年,同一年考上的童生,同一年下场参加秋闱,两个半大的孩子相交于微时,又有同窗同年的情谊。

诸多种种。

张郎中听后心里一沉,他真没想那么多。

父亲最后告诉他,娶不娶姜小花还得孙子张文杰自己点头才成。

张郎中满心欢喜被父亲一盆冷水泼下来。

结亲是结两姓之好,可不是结仇,幸好自己没有喜形于色在老姜家把想要结亲的意思说出来。

可是……

张郎中就是觉得姜小花这丫头是个大气运的孩子,将来肯定是能旺夫的,他有这个预感。

心里有些不好受。

张郎中回到自己住的院子,跟妻子魏氏提及此事。

魏氏立即摇头:“这可不成,儿子文杰的亲事是咱们家的头等大事,哪能跟一个庄户人家的女子结亲,不行,不行,你这不是开玩笑吗!正好,姐姐写信过来,说是省城那边文澜书院院长家的三小姐未曾婚配,人家可是书香世家,从小耳濡目染,又是大家闺秀,识文断字的,跟文杰年龄也合适,我正琢磨着跟你商议一下,捎信给大哥,让大哥托人牵线试试。”

魏氏说完一抬头见张郎中呆愣愣的瞧着自己。

魏氏瞪眼:“你这个呆子,你还是文杰的亲爹吗?以后儿子文杰的亲事让父亲做主,你可不许胡来!别坏了我的好事!”

张郎中半天回过神来,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看了一眼妻子魏氏,这娘们儿可真能想。

省城文澜书院院长家的嫡三小姐,人家凭什么下嫁到小小的云塘镇。

况且要是人家真的同意,那才是吓人的事情。

指定那位未曾谋面的嫡三小姐有什么不得了内情,才肯下嫁这么偏僻的地方。

到底是谁胡来?

张郎中觉得既然父亲说了让儿子文杰自己做主,那好办啊!

让文杰去瞧瞧姜小花,张郎中就不信,儿子见到姜小花本人后,能没点想法。

择日不如撞日。

张郎中洗了把脸,收拾收拾就往永安学堂走。

张郎中跟老姜家的老大姜祥文是一前一后进了永安学堂。

不同的是,姜祥文只在学堂门房站了一会儿,托门房的人帮着捎口信和带东西进去。

至于张郎中,人家是跟门房打了声招呼,就进了学堂里边。

他跟永安学堂的耿先生是同窗。

当然是想进就进了。

.

但谁让老姜家的野山鸡太有名。

老大跟老三选了一处地方。

兄弟俩心里高兴,说几句话的功夫。

剩下的两只野山鸡也卖了出去。

老大走了没多久,老三姜祥远卖野山鸡的地方就有人围了上来。

老大、老三应了。

老大对老三说:“我先去永安学堂。”

老三点头的同时,神色不太自然的从兜里掏出十文钱递过去:“给三个孩子买点零嘴儿。”

老大兜里也偷偷带了点钱,跟老三的合在一处,给三个在永安学堂读书的孩子买了点肉干送进去,又特特的捎了口信给三个孩子,他们的妹妹姜小花,傻病好了。

老姜家的价钱公道。

野山鸡卖得很快。

等老大姜祥文回来的时候,野山鸡已经卖差不多,还剩下两只。

老三姜祥远瞪了大哥一眼:“这钱可不许说。”

“得了,大哥明白,我走了!”

两兄弟都有些莫名其妙。

…………

三个孩子要是知道姜小花的傻病好了,不定多高兴呢!

也是奇怪的紧,家里四个男娃娃,一个个的都喜欢小花那丫头。

老大接了十文钱,调侃道:“弟妹知道不?”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