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团宠小女喜种田》
团宠小女喜种田

第319章 戍边军反哺

这个时节,整个塞外的百姓们都是磨刀霍霍,就等着再过半月进山收山货了。

大山是慷慨的,只要人们肯付出辛苦,就一定不会没有收获。

蘑菇,木耳,榛子,核桃,松塔等等,都是好东西。

“安老哥,城里若是无事,就多住几日吧,这丫头最近贪睡,惹的家里都是担心的厉害。”

“贪睡?”安老大夫倒是不担心,摆手道,“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正常。最近突然下雪,城里不少人都得了风寒,孩子更多。我离不开药铺,别说留下守着妞妞,我还想抓她去给我帮忙呢。”

老太太开口就要拒绝,但转而又改了主意。

待得酿成葡萄露,送到京都那边,听说京都的贵人们争抢起来,几乎要打破头一般。

若是有不愿进山的,也可以到简家做工,帮忙采药材,每日也有三十文的工钱。

简家的山头很近,中午还供给一顿午饭。

采回来的药材,交给小管事,就能拿到工钱,绝对不会拖欠。

小管事们都是学堂出来的,仔细算算,第一批毕业的小管事,已经有四年了。完整内容

当初学堂招学童的时候,还有很多人不愿意,只想孩子在家帮忙多干点活儿。

但如今可是后悔的肠子都青了,孩子们只学了两年就出师了。www.qixinyuan.com.cn 米妮小说网

无论是在简家上工,还是在军营那边,每月都有二两银子的工钱,可是让人太眼红了。

这两年,城里城外穷苦人家孩子进学堂学本事,已经成了习惯。

塞外每年也多了不少能写会算的孩子!

当然,最忙碌的,还是戍边军。

从一开始的两万亩地,经过六年,良田已经扩大到了六万亩。

五万亩种粮食,五千亩种青菜,五千亩草场。

不但彻底实现了自给自足,每年还有余力把粮食卖给朝廷。

当然价格不会太好,属于半卖半送。

但同是南周人,总不能看着朝廷那边缺粮,让戍守西南或者东南的兄弟军们饿肚子啊。

这种反哺,成为了所有人的骄傲。

就像一个需要救济的乞丐,变成了慈善家一般。

眼见田里的粮食还有半月就要收割,后勤营忙的厉害。

马车要检修,镰刀镐头都要磨一磨,扁担筐篓都要添加,事情琐碎却也马虎不得。

几十里外,一队兵卒正穿行在田间地头,认真巡逻。

走得累了,几人就找个地方,坐下歇一歇。

有人扯了袖子扇风,抱怨道,“这都八月了,太阳怎么还这么晒啊?”

有人笑道,“简先生不是说了吗,这个时候,太阳晒晒好。玉米更干一些,收的时候也方便,堆到谷场也不容易发霉。”

“是啊,咱们如今日子是好过了,每天都吃的饱,粮食还有多余,以前顿顿挨饿,看见粮食眼珠子都是红的。”

“哈哈,真是啊,这几年,年年丰收,大伙儿都忘了以前遭过的罪了。”

一个兵卒解下来腰上的葫芦,四处张望一下,然后笑嘻嘻同几个兄弟说道,“我前日进城买了一斤酒,来,一人一口提提神!”

有人拒绝道,“不行,不能喝酒,被抓到就要挨罚了。”

但也有人嘴馋,说道,“一人就一口,不等咱们走到地头,酒气就没了。”

那拿着葫芦的兵卒也是劝说,“总共还剩了二两,一人一口都不见得够。别担心,没事!”

男人哪有不好酒的,众人都是忍不住,一人大大灌了一口。

末了爽快的呵一口气,都是笑了起来。

又歇了一会儿,众人就要起身,继续去巡逻。

但刚站起,却突然觉得头晕,天旋地转,又噗通一下躺下了。

只有那个劝酒的兵卒,一脸冷笑。

众人反应过来,极力挣扎,骂道,“马老三,你在酒里做了什么手脚?你要干什么?”

“干什么,当然是干坏事了!”叫马老三的兵卒随手扔了酒葫芦,然后从怀里拿出了火折子。

众人都是变了脸色,拼死想要爬上前,抢下他手里的火折子。

可惜,他们浑身一点儿力气都没有,喘气都费劲,更别提抢夺了。

马老三踢了他们几脚,“老子为了这点儿事,同你们睡一屋几个月,臭脚丫子味道闻的想吐,今日终于到时候了!

“老子干完这件事,立了大功,以后就飞黄腾达,吃香喝辣了。你们呢,跟着这几万亩玉米烧成灰吧!”

两更奉上,不知什么原因,上一章不让写包子俩字,只能字母代替了~~

“行啊,您带这丫头有点活计做也好。”

怡安就这么被奶奶给安排出去了,她想了想,空间里的活计也差不多了,去药铺帮忙,做做好事就当积德了。

日月轮转,春夏秋冬更替,转眼间已经是六年后了。

八月的天气,残留了夏日的酷热,风里却隐约带了一丝凉意。

“好,好!”安老大夫连连说好,揉揉怡安的头发,感慨道,“你这样的好孩子,以后一定会有好福报!”

老太太彻底放了心,就留老大夫小住一段。

空间扩大,肯定是玉米和土豆的功劳。

如今她利用空间,再回报这份恩赏,才是良性循环。

安老大夫忙的厉害,见到她过来,就扯了她问道,“妞妞啊,你那个药水,还有没有了?我知道那东西肯定很金贵,但来看病的孩子太多了,实在可怜。

怡安笑嘻嘻,“福报不福报的,我不知道。就是安爷爷看我这么乖,多送我几张药方就好了。”

“哼,想得美,药方都给你了,我拿什么传给子孙啊。”老爷子话是这么说,但忙了一日,怡安要回家的时候,他还是塞给她一本小册子……

就这样,怡安每日都去药铺,忙碌起来,倒是真的少了很多烦恼。

第二日一早,吃了饭,她就带了牛嬷嬷和春分进了城。

药铺确实人满为患,大人孩子聚集了很多。

当然还有最贵的野葡萄,以前漫山遍野都有,几乎每人愿意多看一眼。

如今可是百姓们最喜欢的山货了,因为简家的葡萄露作坊,每年都高价收购。

“若是大人就罢了,还能扛一扛,但小孩子闹不好就容易夭折了,让人不忍心啊……”

怡安立刻说道,“放心,安爷爷,我带了很多。您觉得哪个孩子需要服用药水,您就告诉我。但对外还是要说您熬制的,我年纪太小,患者怕是不肯相信。”

于是,送了安老大夫,她就拾掇了一个小箱子。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