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从相声开始称霸娱乐圈》
从相声开始称霸娱乐圈

第110章 诗魁池获!

孤独,凄凉。

这是作者自身的感受吗?

这一刻,孔明不由得抬起头看了一眼站在自己不远处的这个年轻人。

听到这里,让人忍不住心生感慨。

曾经的潇洒繁华不过是浮光掠影,古代艺妓的人生总是这样值得令人同情。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女重唧唧”

又想凭借这个表达什么呢?

不只是孔明,包括直播间里的吃瓜群众都是表达出了疑惑。

“怎么感觉写这首诗的另有他人?”

“我也有这种感觉。”

“莫不是抄的吧!”

“我翻了一下,这首诗此前绝对没有!”

“所以,这首诗只能是池获的原创!”

“只是如果原创的话为何会感觉如此古怪?”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去做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一首诗读完,孔明整个人有些惆怅,在这首诗下面还有一行小字,孔明抬头看了池获一眼,嘴角微微蠕动,将其念了出来,“读《琵琶女》有感,代江州司马作于泰然亭下。”

孔明念完这一句,众人才不由一阵恍然。

“原来如此!”

“竟是代人起草?”

“《琵琶女》这本书我看过,江州司马那是著名诗人白易先生,池获竟是敢代其拟稿,足矣见得他的自信。”

《琵琶女》是汉华历史上唐代白易先生所做中篇文言论,主要记叙的就是白易先生在被贬谪期间所遇到的琵琶女的故事。

故事的与白居易的《琵琶行》十分耦合,所以池获也算是给自己找到了一个极好的开脱理由。

“代白易先生拟稿?”

李天一不由得一笑,“这孩子好大的口气。”

“不过他有这份才华~”李天一的老伴说道。

“这首诗文笔不俗,”李天一点头,“有几分白易先生的风采,也算是没有露怯。”

“得了,今年的魁首出来了,”李天一淡淡一笑,从病床上站起身,“收拾收拾回家,赶明让刚子带着这小子到家里来吃顿饭。”

“神作出世!”

“感觉这一首诗丝毫不若于梦游天渚吟留别!”

“封神!”

“池获封神!”

“说相声的要封神了!”

“事实证明,永远不要小瞧一个说相声的,因为你根本不知道这丫的下一秒会发现什么神奇的技能!”

最终,这首诗以拿到了所有评委手中满分你的成绩。

孔明站在泰然亭上,朗声宣布,“我宣布,本次泰山诗会的诗魁是——池获!”

“池获牛逼!”

“池获yyds!”

“牛逼牛逼!!!”

直播间里无数礼物齐刷刷的喷涌,好像不要钱一般。

“哈哈,这回看你怎么办?”

余天笑得都合不拢嘴了。

国声刚表情有些复杂,没好气儿瞪了余天一眼,“大不了就给他一个专场呗~”

“不管怎么说,泰山诗会的诗魁是我徒弟!”

“哼哼~”

“看孔明他们这些老小子的脸往哪儿放~!”

国声刚气哼哼的说道,活像一个小孩儿一般。

“同时,我也受汉华诗词协会的委托,正式邀请我们池获担任汉华诗词协会的理事。”

孔明手中拿着一个红色的聘书,看向池获,。

啥?

汉华诗词歇会理事?

这玩意儿是干啥的?

给发工资嘛?

关键是这玩意儿是不是很麻烦哇。

“我是个相声演员,我很怕麻烦的~”

池获朝着孔明小声嘟囔了几句。

孔明嘴角的笑容微微凝滞片刻,面皮抽搐,“放心吧,这个只需要你挂一个名字,不需要做什么的。”

“那就好那就好。”

池获连连点头,这才从孔明手中接过了汉华诗词协会理事的聘书。

“希望我们的池获能够一如既往的创作更加优质的诗文,为我们带来更加丰富的精神食粮。”

孔明和池获合影留念之后,朗声说道:“我宣布,本届泰山诗会到此结束!”

“感谢诸位的关注!”

嗯?

这就结束了?

一直到孔明宣布结束,池获都没有回过神来。

怎么就结束了?

呼隆这么大阵仗,连个奖金都没有吗?

不知道为什么池获总有一种被坑了的感觉。

算了,还是找师父要专场去吧,还是踏踏实实说相声来的实在,指着这些玩意儿早就饿死了。

一点儿实在的东西都没有。

就在池获准备找老国要专场的是时候,一个人从背后叫住了他;。

池获转过头,是林妤棠。

“池获先生,请留步。”林妤棠快步走到池获跟前。

成龙张和秦可贤两人这时候也跟到了池获身后。

秦可贤的直播已经关了,毕竟出风头的时候已经过了。

按照今天直播的影响力来说,相比用不了多久,池获今天的表现就会人尽皆知了。

对于这届粉丝的战斗力,秦可贤没有一丝的怀疑。

“林校长,您找我?”池获咧嘴一笑。

“上次在泉城大学礼堂,您临时救场,还没来得及向您表示感谢呢。”林妤棠诚挚的说道。

“您客气了,那个时候,如果我不上去,想必也会有其他人上去的。”池获笑道。

不过众人都知道,这话肯定是池获在谦虚,因为舞台上面的可是钢琴王子布尔,就算是有人能上去,但是你确定不是上去送人头?

林妤棠脸上始终保持着笑容,“今天主要是来向您表示感谢,另外还要祝贺您获得了泰山诗会的诗魁。”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池获笔锋一转,在这里直接将众人从琵琶女的故事中拉回到了现实。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独还倾”

无他,这句诗实在是太过于亮眼了。

午夜梦醒,床侧空空,不知不觉间泪水已经浸透了枕席。

这个故事再度得到了升华。

“这一句太妙了!”

“这一句乃是画龙点睛之笔!”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这绝对是千古名句啊!”

“好诗好诗!”

这些断然不是他自己的经历。

若非亲身经历,他为什么要如此来写呢?

“有了这一句,这一首诗都玩完整了!”

这一句一出,孔明的精神头都变了、。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