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唐极品纨绔》
大唐极品纨绔

第七十二章 三问三答 世民知错

登基四年,李世民一直都是以广开言路海纳百川的贤君形象示人。

很多人都已经忘了,李世民是以怎样的铁血手段登上的皇帝这个宝座。

“若是陛下不弃,臣愿亲自执刀。”张拯也是目露凶光。

张拯闻言,将银葫芦递给李世民。

李世民也不管张拯会不会在酒里下毒,无视王德担忧的神情。

抓起葫芦往嘴里就是一阵“咕嘟咕嘟咕嘟。”

反而要想方设法的,去保障别人不被饿死。

但是在大唐,在后世被所有人所称赞的盛唐,他看见了这样的恶魔。

后世的资本家和大唐这些标榜这诗书传家实则敲骨吸髓的恶魔相比,善良得太多了。

大唐,不该是这样的。

至少张拯想象中的大唐,不应该是这样的。

君圣臣贤,民富国强才是大唐的正确打开方式。

“呵呵,你还有大用,朕可舍不得,毕竟,这一次也只是动动其皮毛,还伤不到其筋骨。”

李世民冷笑了一声,算是回绝了张拯要亲自执刀的提议。

“承蒙陛下厚爱,微臣必定为大唐抛头颅洒热血,虽死而不改其志。”

张拯适时的表了一波衷心。

“慢慢来,朕还年轻,你年岁还小,朕有的是时间等你成长起来。

朕真的很希望你能辅佐朕,辅佐承乾,为万世开出来一个太平之基业。朕,真的很期待那一天。”

李世民缓缓的说道。

“臣,必然不负陛下厚望。”

张拯也缓缓的回了一句。

君臣二人结束了谈话,因为,圜丘天坛到了。

圜丘,顾名思义,便是一座圆形的山丘。

在圜丘祭天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周天子祭祀昊天上帝,便是在此了。

此时的圜丘,对比西周时期的垒土为坛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而是以数吨重的青条石,辅以青砖砌成。

以条石砌成的圆形祭坛,经过多年的风吹日晒,呈现出一种古朴的青白之色。

还未走近祭坛,一股厚重的历史感便扑面而来。

随着礼官唱名,场面逐渐的安静下来,一股庄严肃穆之感油然而生。

所有人的心里都生出一种名叫敬畏之心的东西。

主持整个祭天礼仪的礼赞官是孔颖达。

孔颖达,出自曲阜孔家,乃是至圣先师孔子第三十二代孙。

与李承乾的老师陆德明,帝国宰相房玄龄,已经去世的杜如晦,许敬宗等人并称为秦王府十八学士。

李世民的銮驾至祭坛下,所有人便止步。

非君王不得祭天,其他人自然是没有资格踏上祭坛的。

大太监王德为李世民整理了一下头上的冕旒和身上的弁服。

太史令李淳风走上前来,依旧需要烧龟甲以噬卜。而在噬卜前,还需要先焚香。

李淳风点燃三支巨大的神香,递给李世民。

李世民双手接过,对着祭坛一揖,然后将神香插入了祭坛前面的青铜方尊之内。

……

“陛下,卦示大吉,可登坛祭天。”

李淳风卜算完,对着文武百官以及观礼的所有人说道。

就在李世民撩起袍服准备登上祭坛之时,变故突生。

“慢着。”

一道颤颤巍巍杵着拐杖的身影,出声阻止了李世民的脚步。

一位宫人扶着颜之推,慢慢的朝祭坛下的李世民走去。

巨大的祭坛下面的广场上,围着上万人。

而此时,听见有人阻止了李世民。

尽皆屏住了呼吸,整个广场安静得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在看着这位百岁老人,都在好奇这位百岁老人为何要阻止李世民登坛祭天的举动。

老人走得很慢,李世民也不着急,就在祭坛下面等着这位老人靠近。

终于,老人颤颤巍巍的身影走到了李世民的面前。

老人真的太老了,走了这几步路,已经累得气喘吁吁的。

李世民连忙伸手打算扶住老人,手刚伸出来,却被老人一把推开。

接下来,所有人都看见了让他们毕生难忘的一幕。

老人举起手中的拐杖,狠狠的打在了李世民的身上。

“咳咳,为帝王,焉能凌之以危,你可知错。”老人咳嗽了一下,对着李世民说道。

没有人敢出声,所有人都傻了,他们没想到,李世民还未登坛,却先被颜之推打了一杖。

有的人明白,颜之推的举动意味着什么,如一些身居高位的朝臣,如张拯,如世家大族前来观礼的代表。

但是不明白的人,也不敢出声制止,只因为打人的那位老人,是颜之推。

“世民知错。”

李世民生生受了颜之推一杖,中气十足的声音响彻了整个广场,不称朕,只自称世民。

然后,颜之推再次举起了拐杖,又一次狠狠的打在了李世民身上。

“为帝王,焉失堂堂正正,你可知错。”

“世民知错!”

“为帝王,当知社稷之重,你可知错。”

“世民知错!”

三问三答三杖,这就是李世民最有力的还击。

https://

.

没一会儿,葫芦里的酒就全数进了李世民的肚子里。

看得张拯眼角直抽抽,也顾不得心底的怒火了。

“巧了,咱们君臣想到一块儿去了,朕也是这么想的。”

听完张拯的话,李世民的眸子里露出了一丝嗜血的凶光。

“看了魏徵的奏折,有何感想?”

李二心底的怒火只会比张拯更盛。

将银葫芦从李世民手里拿回来,果然一滴酒都没有了。

张拯的脸顿时哀怨起来。

“算了,就当喂狗了。”

张拯一想到奏折上的那些人民还有后面附上的数字就忍不住怒火蹭蹭蹭的往上冒。

听李世民如此问道,想也不想的回道:

“陛下,微臣认为,对于愿意讲道理的人咱们可以和他讲讲道理,但是对于禽兽,直接动刀剑就是。”

“啧,喝你一壶酒而已,哭丧着脸干什么,平日里你想请朕喝还得看朕赏不赏脸呢。”

李二看着张拯哀怨的表情,忍不住撇撇嘴,嫌弃的说道。

两世为人,张拯从未如此愤怒过,他一直以为,生而为人,天生就有吃饱肚子的权利。

在张拯生活过的另一个时空,哪怕是最苛刻的资本家,也不会拿走百姓手里最后一粒粮食。

张拯嘀咕了一句。

李世民不顾仪态的抬起袖子擦了擦嘴,对张拯问道:

还好,张拯做什么事情都喜欢做两手准备,这一壶被李二喝完了,陈瑀手里还有一壶。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