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朕乃一代圣君》
朕乃一代圣君

第482章 十二郎的战争

韩十二郎等三人行至西门,就看到一个似堵墙一样的壮汉怀抱的刀刃在等他们。

看到他,十二郎才算是露出些满意的表情。

“还以为你不来了呢。”

除了已经与人约定好了时间这个原因以外,他还想到学院里烈士碑前向他的义父喻自在道个别。

四年过去,他已经十七岁了,在这个岁数,已经有人结婚生子当了父亲。

偶尔的间隙他在街上看到那种在给别人说媒都会觉得羡慕。

十二郎从马上跳了下来,又把水袋子抽了下来。

“大清早的,你给我水喝干什么?”

“水我当然不会拿来给你喝。是酒。”

许冠脸色一变,“军中禁止饮酒,你知道现在军纪严的。”

“我知道。”韩十二郎继续说,“但是你以往总说我岁数小。所以我和你还没喝过酒。”

仔细想想,记忆中是没有和他喝酒的画面,主要本来喝酒的次数也少。

“就一口,我们干一杯。”

唉,拿他没有办法。

许冠拧下木塞,倒也干脆的仰头灌了一口,随后很利落的把水袋推了回来。

十二郎自然也不废话,学着他仰头喝酒。

但酒水辛辣的味道一过他的嗓子,他就觉得像火烧一样,生理上不可避免的咳了两下。

“真难喝!”

“哈哈。”许冠大笑,笑声渐止之后,他拍着十二郎的肩膀,“活着回来,我带你喝好酒!”

“那几个鞑靼人算什么,我有的是办法对付他们。”

男人之间喝了酒,其他的就不用多说了。

韩十二郎重新翻身上马,走了几步以后,空中忽然出现刚刚那喝过的水袋。

许冠接在手中,看着马和人的背影,面色沉静。

也许是他看错了,他看到十二郎转过头来在向他摆鬼脸的笑。

这算是他们两个为数不多的‘和谐’时候了。

出了京师以后,三人不再节省马力,奔着良乡县疾驰而去。

第一次休息的时候,韩十二郎把随身携带的地图打开,

岳建庭和曹新看得两眼放光,“认识你这么久,还不知你有这么个宝贝!”

“打仗没有地形,我实在难受,地图又十分珍贵且敏感,我便自己在翻阅各类书籍的时候偷偷绘了,从刚刚路上过来的情形看,大概也是准的。咱们一起说说,这仗要怎么打?”

华北这个地区,平原为主,在这种地形条件下,如何面对鞑靼骑兵还真是个问题。

“按照朝廷的旨意,官军为主,民兵为辅,我们应当瞅准时机,要盯住鞑子露出弱点或破绽的时刻。”

韩十二郎说:“如果官军不在,而他们先开始进行抢掠呢?”

“首先是应夜间行动。”曹新思索着,说出了一个基本原则。

韩十二郎生出几分共鸣,“是。百姓对乡野之间极为熟悉,夜间袭扰只要有熟悉的人领路,对我们来说影响不大。”

这一点在农村生活过的人才有相关的经验,没有城市的灯光,乡间是真的伸手不见五指,但对于本地人来说,这是没关系的。真要夜里偷个汉子、偷个女人什么的,村里一排几十家屋子,绝对不会摸错,而且是夜夜不会摸错。

岳建庭听他们两个这样一讲,也觉得有道理。

不过曹新之后就开始皱眉毛了,“水攻不行,火攻……也很难有明显的效果。”

韩十二郎说:“总要打几次硬仗的,不可能仅凭着巧计便解了连朝廷都要认真应对的敌人。”

“你是说,良乡县的百姓?”

“不,我是指顺天府、北直隶的百姓。”韩十二郎食指点着地图,“朝廷的旨意里说的很清楚,各府州县之间的民心民力要统一起来使用,这个时候,隔壁县的人需要我们,我们也需要隔壁县的人。因而夜间袭扰之时,必不能只一路军出击,而应四面八方同时出击,使其首尾不能兼顾,说到底,他就是这几万人马,他又敢分成几拨?分出去的小股人马,则要全力击溃他!”

“关键是如何做。”

十二郎收起地图,带着些回忆喃喃说道:“小的时候我上过战场,敌人冲杀上来的时候,其他的都无所谓,只有胜利,才最让人信服,胜利的多了,你说什么别人都听。按照鞑靼人的习性,我预计他们会派出类似明军的夜不收进行查探活动,我们首先要面对的,是这些人。”

曹新则说:“也许百姓会比我们想象的更加疯狂。”

十二郎和岳建庭都看着他,曹新添了一句解释:“就像你打过仗,我是饿过肚子,谁要是抢我刚分的田,那必定是要和他拼命的。”

其实那也不是多厉害,只是想活下去而已。

想活下去,

总不是错的吧?

(本章完)

他喜欢那些媒婆,不仅仅是因为可以娶婆娘,还因为背后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八个字。

你看他就没人给张罗。

按照兵部和军学院的命令,他们被派往顺天府良乡县,具体位置在京师的西面,大约有百里的路程,基本上一天也就到了。

朝廷的命令已经下了,他们三人要拿着公文直接去到良乡县衙,和知县联系以后,具体的走访各个乡。

这一点儿,是远远胜过许冠的。

韩十二郎起了个大早。

四年以来,军学院的书都叫他啃得差不多了,就是姑娘一个也没能啃过。

这件事他赖上了喻自在。

韩十二郎已经长高了,不长高不行,那个许冠没头没脑的,但就是能自恃八尺身长欺负他。所以他不服气,这几年在学院里吃得管够,他就猛吃,现在也是个七尺男儿了!

上司给他安排的两人,名为岳建庭和曹新。

他们两位都是从边疆苦寒之地,按照朝廷军学院对外招收学员的政策,硬生生考进来的。

同样的背景,才能有共同的话题,他们三人的关系也最好。

“其实我想去宁夏镇当兵,先生们说火筛又带着兵马回来了。他肯定不知道有人惦记着取他的命,不然肯定不敢回来。这个人就是我,到时候我给你报仇。”

“但是后来听说打大同的这个官儿更大,还是火筛的头头。所以我又改了主意,如果能把这个小王子给你逮过来,那比抓火筛厉害多了。”

这汉子从手中扔出一把精美的匕首,“收着,万一遭遇近身战,丢了兵刃,可用它救你一命。”

也许是战争的氛围影响,平时见面总要相互斗上那么几句的两人,这个时候反而都没有要和对方抬杠的意思了。

就是还差许冠一尺。有点不爽。

当然,十二郎现在走出去也很风流倜傥了,他长身体的关键几年是在军学院度过的,可以说现在是正儿八经的蜜蜂腰、螳螂腿。除此之外,他高眉深目,脸上棱角分明,颇有几分帅气。

并在烈士碑前说:“这一趟我出去挣个婆娘回来,要白胖白胖的那种,到时候带来见你,保你要说富态。”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