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第三十三章 书籍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

沿海地区人民依海而生,靠海而活,或从事渔业生产,或从事海上贸易。

“严交通外藩之禁”堵绝了沿海地区人民的正常谋生之路。

朱元璋起于微末,他又如何不知道禁海对于沿海百姓的伤害呢?

在看到脚踏船的神奇后,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要横扫所有胆敢侵犯大明的狂徒。

而朱元璋闻言,也是眼前一亮。

东南沿海一带一直是朱元璋的一块心病。

汤和回京后就递了份折子。

“海滨民众,生理无路,兼以饥馑荐臻,穷民往往入海从盗,啸集亡命”。

除了落草为寇以外,老百姓还采取了另外一种斗争方式。

那便是逃亡海外。

“两广、漳州等郡不逞之徒,逃海为生者万计。”

汤和的这份折子让朱元璋当时整整三天都没吃好饭。

“若这种技术真的能运用在大型战船上,至少那些倭寇就没那么容易逃跑了。”

朱元璋一脸兴奋的说道:“到时候说不定我们还真能一举扫平倭寇。”

观音奴笑道:“具体技术上的事我也不太懂,能不能将其运用在大型战船上,还是要等王爷回来才知道。”

朱元璋点了点头,随即似乎想起什么,脸色转而又变得灰暗起来。

“唉,光有技术也不行,还得有钱啊。要是有足够的钱的话,就算没有这种技术,咱也可以组织足够的船队,在沿海一代布防,又何须苦了沿海百姓呢?”

马皇后见状十分心疼。

她是最了解朱元璋的人。

大明能有今日欣欣向荣的局势,全靠他宵衣旰食。

要是百姓受灾了,他比谁都自责。

马皇后劝道:“重八,你别担心了,老二不是号称活财神吗?让他给你出主意,一定能解决咱们财政上的问题的。”

朱元璋轻轻点头。

心里却没有放在心上。

哼。

老二的那些本事确实赚钱。

但也就充实充实内帑。

要组建并维持大型船队依旧是杯水车薪。

而且要是皇家也去从事商贾之事,那不成了于民争利吗?

皇家的面子还要不要了。

再说了。

赚钱哪有印钱快。

只要我宝钞印的速度够快。

很快我就能有足够的钱去组建船队了。

到时候我不但要横扫沿海倭寇,我还要一路打到他们老家去!

让他们知道什么叫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

见朱元璋兴致不高,观音奴快速转移话题,指着湖心亭说道:“爹娘你们看,我们到听潮亭了。”

众人在岸边停下小船,仔细打量着眼前的这座湖心小亭。

此地虽说是湖心小亭,但实际上却遍布亭台楼榭。

听潮亭指的其实是最中心的一座高耸入云的九楼凉亭。

观音奴指着中心的听潮亭说道:“此亭名为听潮亭,乃是王府最重要的藏书阁。”

“楼内藏书万卷,珍本孤本无数。”

“都是王爷这些年辛苦搜集的。”

朱元璋点头道:“我记得老二从小就有过目不忘之能,爱读书,小的时候,跟他同龄的孩子都喜欢骑马射箭,就他天天泡在文渊阁。”

马皇后也说道:“在应天的时候,老二就专爱收集那些孤本珍本,我记得当初他成人礼,我问他想要什么礼物的时候,他什么都没有要,就要了一套前宋的《王文公文集》。”

《王文公文集》为前宋文学家王安石的门生、长孙、曾孙所编,记录了王安石一生的诗词文章。

全书共一百卷,收录王安石诗文杂著,共计2281篇,按文体编排:书、宣诏、制诰、表、启、传、杂著、记、序、古诗、律诗等等。

其内容丰富,涉及前宋的政治、经济、军事及书仪和公文程式等。

是研究宋朝十分珍贵的实物文献资料。

即使是在文渊阁中,能与其相比的也不多。

观音奴轻声说道:“王爷说过,金银只是外物,唯有知识才是自己的。”

“书籍,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真正的无价之宝!”

喜迎国庆7天长假看书乐翻天!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

大明初立,其实政权不稳定。

张士诚和方国珍的残余势力依然存在,他们大多逃到了近海海岛上,不肯投降,继续与朝廷为敌。

由于海禁政策所实施的直接对象是臣民而不是海上反明势力,不仅没有起到巩固海防的有效手段。

反而在沿海地区激化了一些矛盾。

难以建立起有效的防御线。

只能说朱棣不愧是历史上横扫漠北的永乐大帝。

而同一时间,日本正值诸侯割据的时代。

在战争中失败了的封建主,组织武士、商人、浪人到大明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和抢掠骚扰。

可渐渐的他就发现,不管他击败倭寇多少次。

于是,朱元璋只能无奈的实行海禁。

希望能以此将倭寇挡于国门之外。

然而,由于思虑不周,海禁已经成为恶法。

在东南沿海一带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苦不堪言。

刚开始的时候,朱元璋也下令组织军队进行反击。

可为了大局着想,他只能选择牺牲百姓。

前些年他还派信国公汤和巡视浙江、福建等沿海城池。

倭寇总是能以最快速度恢复元气。

而且倭寇来去如风,东南沿海的海岸线又过长。

后来这些倭寇更与张士诚和方国珍残余势力勾结起来。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