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第四十三章 慈济孤儿院

“爹您跟我来吧,我带您去个地方您就明白了。”

朱樉没有直接解释,而是带着朱元璋又穿过了两条街道。

最终来到一个宽阔的大院子前。

直到过了一条街道,朱元璋终于忍不住了。

“你就不打算向咱解释些什么吗?”

“爹您想听哪方面的呢?”朱樉轻声说道,好似完全没感受到朱元璋的压迫感。

“爹您跟我进去看了就知道了。”

朱樉在门口敲了几下门。

“来了,来了,谁啊?”

没过多久,大门开了个缝,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奶奶伸出脑袋,一见是朱樉,就准备下跪。

“见过秦王殿下。”

朱樉连忙扶住她,不让她下跪。

“王婆婆你别多礼了,院长在吗?”

“在的,在的,院长在办公室呢,我这就去叫院长过来。”

“不用了王婆婆,我们自己去找院长就是。”

“这......那行吧,有什么事记得一定要吩咐我啊。”

“一定。”

“吱——”

慈幼院的大门彻底打开。

映入两人眼前的是庭院中横七竖八的坐着十几个孩童,最小的看起来只有三四岁,而最大的也不过八九岁。

不少孩子看见院子里突然多出了两个生面孔,都有些害怕,纷纷朝着房舍内跑去。

还有一些孩子则小跑着过来,亲切的抱起了朱樉的大腿。

“大哥哥,你好久没来了,我们好想你啊。”

“是啊,大哥哥,你上次说这次来的时候会给我们带礼物,礼物呢?”

“对啊对啊,礼物呢,我想吃糖果。”

听着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话语,朱樉一时有些手忙脚乱。

一会抱起这个,一会又抱起那个。

“哎呀,不好意思啊,大哥哥这次出来的急,忘带礼物了,下次给你们补上好吗。”

“那好吧,大哥哥一定要记得啊。”

“一定,我一定不会忘了,来,拉钩。”

孩子们一一跟朱樉拉钩之后,一个孩子直勾勾的看着朱元璋。

“大哥哥,这位爷爷是谁啊?”

朱樉答道:“这位老爷爷啊,他是一位好心人,你们叫他朱爷爷好了。”

“朱爷爷你好。”孩子们齐齐向朱元璋问好。

“诶,孩子们你们好。”朱元璋也笑着回应。

“好了孩子们,我们找院长还有事儿,你们去玩吧。”朱樉温和的说道。

等孩子们都散开后,朱元璋问道:“老二,这些孩子......都是孤儿?”

朱樉沉默的点了点头,带着朱元璋向慈济院的深处走去。

“这慈济院,我建了两年了,爹您可知道这些孤儿来历。”

“即是孤儿,那多半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出了意外吧。”说到这儿,朱元璋不由的想到了自己。

严格的来说,他也是孤儿。

因为粮荒,在他很小的时候,他的父母兄弟就被活活饿死了。

他自己为了活命,做过乞丐,当过和尚。

想起这段经历。

他的眼中浮现了一缕伤感。

“错了,爹您错了。”正当朱元璋陷入回忆时,朱樉的声音在其耳边响起。

“什么错了?”

只听朱樉的语气异常沉重。

“爹,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您,大部分孩子的父母,如今都健在!”

“嗯?”朱元璋的眉宇间浮现一丝疑惑,“既然父母健在,他们又怎么会沦为孤儿?”

“爹你真的不知?”

朱元璋微微皱眉,思索了一会后,缓缓说道:“难道是因为家里太穷,养不起了,所以不得不卖掉吗?”

喜迎国庆7天长假看书乐翻天!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

“就先从夜市说起吧。”朱元璋淡淡说道,“你不会不知道咱为什么要实行宵禁吧?”

朱樉点头道:“爹您实现宵禁无非两个目的。”

朱元璋闻言,心中浮现一缕不妙的感觉。

“什么意思?”

“既然是太平盛世,为何不做?”

父子二人沉默的走在大街上,谁都没有先开口。

“一是维持治安,二是增加人口。”

“既然如此,你为何还要解除宵禁,你不知道人口对如今大明的重要性吗?”说道这里,朱元璋平淡的语气中多了几分严厉。

“逛过了。”

“有电石灯的存在,加上衙役彻夜巡逻,治安问题已经解决。”

“至于人口问题......”朱樉微微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语句。

“爹您真的认为现阶段鼓励老百姓不计后果的生孩子真的是好事?”朱樉的语气一下子变得十分凝重。

这夜市,他是一定要取缔的。

“爹您去逛过夜市了吧。”

朱元璋抬头看向牌匾。

“慈济院?这是什么地方?”

“感受如何?”

想起蓝田县的见闻,想起那一张张幸福的笑脸,朱元璋不由叹道:“太平盛世啊,若是大明每一个地方都能像蓝田县一样,咱死而无悔啊。”

无论如何。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