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地表最强摸鱼党》
地表最强摸鱼党

第37章探洞

看完之后,夏衍节省时间,赶快进入下一个洞穴,这次没扔硬币,还是选了左边。

一条道走到黑是夏衍的特点。

这边的山洞好走很多,两米多高的洞顶可以让人直立而行。洞里也愈发潮湿,再前行片刻,一条宽约十米的地底暗河挡在身前,幽黑静谧,河对岸的洞口处立着有两个小陶俑,像是守门童子一般。水流声不大,夏衍一个人不敢下去,自己的游泳水平确实不行,主要是也不知道这暗河有多深,也没必要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中。自从得了“隐匿”技能,自己的感官好像敏锐了一些,隐隐感觉水中应该有未知的危险,夏衍看了看那两个小陶俑,果断转身离去。夏衍不知道的是,离去后不久水面缓缓波动,有着硬币大小的鳞片的躯体偶尔浮出水面,让人难以琢磨水下生物的尺寸,那巨物悄无声息地缓缓顺着暗河游下。

回到那处壁画大洞,夏衍选择了另外一处洞穴进入,感觉是向上爬,这次爬了许久,才又看到宽阔的地方,这次还是看到两个入口,仿佛是一直让人做选择题一般。这处宽阔之处墙壁上凿出一些石龛,石龛里过去是应该摆放过物件,只是大水灌满了洞穴后,这些物件可能被冲走。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那伙盗墓贼拿走了石龛上的物件,有可能魏晓军卖的铜猞猁也是这里的。夏衍摸了摸石龛里面,并没有什么凸起机关或者特别之处。继续选左洞口前行,这次明显感觉坡度增加,像是爬山一般,该不会爬到园湖底部吧?夏衍想想又觉得不可能,园湖底部应该和那条暗河通着,这里也没有那么潮湿。

走了大约半小时,才逐渐宽敞平坦,约有五米多宽的山洞,角落里有一些碎陶片,夏衍拾起看看,没看出年代。墙壁上有一些石刻,有些文字看不清楚,边看边猜,大致内容是黑衣军在此抵抗草原骑兵,救活村民无数。后来草原骑兵越来越多,黑衣军首领带领村民躲在山上,挖断湖堤放山洪大败草原骑兵,形成此处山涧,保得一方平安。

继续扔铜钱,阳左阴右,翻开一看,阳面,走左侧。弯腰进入之后前行十来分钟,有点豁然开朗的意思,终于可以直起腰了。这处宽阔洞穴大约十几个平米,五六米高,洞穴有三处入口,夏衍原本想在自己来时的洞口处做个记号,谁想却发现已经有了一高一矮两处记号,难道至少有两波人已经来过这里?夏衍拿手电四处照看,洞壁之上颇为平整,底部的地方可能被水泡过,三米多高那处有一道明显的水印,水印之上竟是一些壁画,水印下已被泡的看不清楚内容。根据壁画内容大概是描述一场战争,画看起来比较粗糙,没有什么技法可言,像是只为了记录。边看边猜,大概意思是一支黑衣军打败了草原骑兵,保卫了村落和孩子。洞顶的最高处根据石头的形状阳刻了马,豹子,鹰,犬四种动物环绕。

夏衍心想,还是位民族英雄,明教好汉吗?

这里显然遭受过大水浸泡,很多陶器破碎,夏衍拾起两只相对完好的陶器装进背包,计划带回去测定一下年代。又前行几步,手电照过墙壁,好像什么东西一晃而过,又拉回手电照过。仔细一看,墙壁上嵌着一块牌,夏衍轻轻一扣,那牌就松动掉了下来。捏到手中一看,一枚巴掌大的铜牌落在手里。手感厚重紧实,上部是荷叶形的牌首和用来穿系穗带的圆孔,铜牌正面左边是四字楷书“出京不用”,中间骏马线条流畅洒脱,鬃毛栩栩如生,右边是楷书十字“皇字叁仟叁佰叁拾叁号”。御马牌背面还铸有楷书五行共二十六字“御马监随驾小厮悬带此牌无牌者依律论罪借者及借与者罪同”整体端庄大气,原来是一块明代禁军御马牌。

还有一面铜镜,铜锈颇多,看不清楚。又是一处大石龛上搁置一只铜炉,取下一看,原来是天鸡耳云板足法盏炉,是典型的闺房用炉,此炉型似敞口的茶盏,又如初绽的花朵,由上而下渐收,炉膛可见弦纹,底部平。三云足线条舒展流畅,造型优雅大方,腹部天鸡耳为饰,俯首向下,双目细长,似带着古代仕女般妩媚羞怯,着实刻画得精妙传神。古时不光有用于祭祀和文房雅玩的铜炉,还有一类纤巧秀逸的铜炉,专用于大家闺秀们熏衣香肤、避秽驱邪、拜神祭月。天鸡是古代传说中的神鸟,《古钩沉》记载:“东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树,名叫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光照此木,天鸡则鸣,群鸡皆随之鸣。”采用天鸡造型是取其神威以保平安之意。简洁大方,焚香赏玩,诚文案之上赏用佳器。

由于统领禁兵,御马监本身便具备多种军事职能,御马监可以随从皇帝出征并执掌兵符火牌,可以出镇诸边及各省,与兵部及督抚共执兵柄。

看来这个地方是元末明初时期留下的。这名御马牌也是一位禁军的物件。夏衍凝神看下铜牌,毫无反应,索性就先收好。继续往前行去,这次着重看墙壁和地面,一路前行,还着实发现不少东西,一面石龛供有元宝,背阴文“元宝”字样,铭文近百字,经年累月搁置石龛之上,没有磨损,品相极佳。这枚元宝捏在手中,大约有四斤左右,如此品相铭文,估计价格不菲了。

夏衍越看越惊,这才走了几个洞就发现明时期这许多宝物,如果那几个盗墓贼再进来探寻一番,估计这些东西就不保了。虽然说不是什么国宝重器,但也是一段历史事件的见证。很难说那两个陶俑守着那个洞里就有明青花,宣德炉之类的重器。夏衍越走越是心惊,加上包中变沉,行动不便。索性就做了记号掉头往回走。

御马监在明代宦官的二十四个衙门中是一个较为重要的衙门,具有特殊的地位。其前身御马司是明太祖设置的第三个宦官衙门。洪武十七年,御马司被改名为御马监。御马监最初的职能是管理皇家御马和进贡的良马,为皇帝出征出游准备使用的马匹,同时还要管理御马草场。之后随着权力的扩大,御马监开始管理皇庄、经营皇店,与户部分理财政,成为明廷的“内管家”。由于有养马、驯马的人员,永乐时产生了一支由御马监统领的禁兵——腾骧、武骧四卫,后称四卫、勇士营。这支禁兵的职责是直接为皇帝担任宿卫,是禁军中的禁军。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