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茅山弃徒》
茅山弃徒

第一百零一章 拜神意 望逍遥

语气轻松,有点半开玩笑的意思。岳是非不能留在这太久,他现在急于回去找宣哲润,连古德老板都不在了,他不希望宣哲润与马云超再出事,那他便真成了孤家寡人。

即使真的要损耗寿命来造上清延命长生宝箓才能救下马云超,岳是非倒也愿意。

“这样,岂不是借神灵的名义行自己的事?”老瞎子没有阻拦岳是非的离开,但他还是在岳是非的身后低声自语,说出自己的忧虑。

他已经确认了老瞎子之所以复明的原因,本来还以为是不是凶煞像灵神那时一样搞事情,现在看,确实是白先生让他失而复明。

岳是非很郑重的对他说:“他给你双眼,是希望你走的更远些,看的更远。不枉费你这双眼。”

“人生有尽,有时别把自己限的太紧。”岳是非又说

“白、白先生?”老瞎子自言自语的念了几句。

目送着岳是非的背影越走越远。他的目光转过来看向神坛之上,有些惶恐的跪在地上,对白先生塑像叩拜,嘴里低声呢喃默默祝祷:“白先生在上,蒙您不弃,赐我双目光明,又劝我出门看看。可我年龄老迈,出行不便。可否借您威神力聚些资财?以求满我之愿?他日必将您威名弘扬天下,让世人都来供奉您。”

说完之后,他心里想着,假如祷告完。白先生给他个什么预兆,他就相信这是可以做的。若是一切如常,就说明这么做不对,趁早打消这念头。

心里默想,当他睁开眼的瞬间,震惊的看见。整间庙堂发出金色的光芒,仿佛所有灯光都大如车轮,一切光辉聚敛于白先生的塑像身后,仿佛白先生塑像浑身光明,照破庙中黑暗。

“多谢白先生……”老瞎子双手合十,连连对着塑像磕头。

在他站起身之前,光芒慢慢淡却,庙中又变回原来模样。

在他没注意到的时候,有一缕灰影从庙中飘出,朝着已踏路下山的岳是非而来:“仙道,这样装作白先生显灵,是不是不好?”解梦阳有些担忧:“管那个老头干什么?他留在庙里为白先生做事,不也挺好?”

岳是非头也不回的解释说:“你是知道白先生现在就在人间的,如果你的作为让他不满,他会让你搞出事来?”

“什么意思?”解梦阳确实脑子轴了点,没转过弯来。

虽然觉得他笨,岳是非还是进一步解释:“别看是你装成白先生显灵,其实根本就是在遂他的意志,他还不用亲自前来。高兴还来不及呢。”

“至于为什么一定要帮这位老者……”

岳是非道:“他复明的当晚,就是白先生被我请下来的时刻。就因为白先生先来度这老先生复明,才晚了些去我那。你不觉得这老先生很重要?”

“重要,很重要!”解梦阳憨憨的应道。

“既然老先生如此重要,白先生又想说服他出去看看。那我们帮白先生做成这件事,不就是帮了白先生?冥冥中,也是帮了白先生。天道因果,难道白先生还会因此让你吃亏?”

“那不能,肯定有好处。”解梦阳有些惊喜,原来好处摆在这,难怪都说人聪明,这明的暗的意思一大堆,不仔细想,根本看不出来。

见说服了解梦阳,岳是非很满意的点点头。只是他心里倒不是这个意思,他真的只是想让一个人,获得属于自己的逍遥。

老瞎子沉默不语,刚才的争执如云散风去,只是定定的站在那。岳是非有些好奇:“怎么?有什么不妥吗?”

“你说的,和神灵说的一样。”老瞎子再次仔细听了听岳是非的声音,再次确认并非是上次的客人时,疑惑的抬头瞻仰神像:“神灵说,让我用这双眼,去看看这世界的多彩。”

岳是非看着满室灯油,道:“想来这庙宇会有许多供养,你便告诉前来朝礼的善信,说你得了神灵之意,要去游方天下,探寻大道。想要募些路资,这些都是神灵意思,愿诸位善信慷慨解囊,也是功德一件。”

“有钱了,你的身子骨也还算硬朗,有什么出去不得?”

古之三教并存,释门所传,有一部《僧伽吒经》,其中也说:“如来不求香华,为众生作因令离生死。”意思是说,佛也不求众生的香华供养,只是要以此为缘起,与众生结缘,令众生有机会修行。

“出去看看吧,他不需要你留在这侍奉。”岳是非指着身后的白先生说。

“哦!”岳是非倒是不意外,他能猜到是这样的理由:“那你为何留在这?”

世人不知,以为神灵贪求人的供奉,信仰,乃至香火祭祀。甚至误以为这是一种交易,人供养于神,得到神的赐福。所以世人争抢头香,好供养之高大华丽,以此为豪。

润溪沼址之毛,苹蘩蕴藻之菜,说的是山涧溪流中的浮萍,山间的野菜,做成食物也可用于祭祀鬼神。鬼神非享世间之物,而是享于人之至诚。

所以,老瞎子虽点灯许久,失而复明却不会是因为白先生得了供养而偏心。只会是因为白先生觉察了老瞎子的心意,且他多年善行累积,终得了回报。

德之所在,无形而平淡,非厚积不可显其形。

“我腐朽之身,年已老迈。虽得神灵庇佑,失而复明,这双腿却又能去哪里?”老瞎子不知道眼前人是谁,但他是唯一说对神灵用意的人,似乎也知道神灵所在,便与眼前的年轻人多谈了几句。

然而连天人都不求俗世之物,何况真正接近于大道的仙真?

张宇初天师曾言:“鬼神无常享,享于克诚,诚则有神,其理甚着。故润溪沼址之毛,苹蘩蕴藻之菜,皆可羞之鬼神,荐之上帝也。”

闻言,岳是非道:“你若觉得这样不好,就问问庙里的尊神,看他怎么说。”

言毕,似乎突然想起什么似地,岳是非强调道:“忘记说,这座庙的神祇,你可称之为白先生,是几百年前的一位修行人。曾有功于百姓,镇压群邪,庇佑此方,如今世间人越来越不记得,倒也可惜。”

此语最早出自于《左传》,乃是儒家大圣左丘明注解至圣先师《春秋》时的书,其中有说:“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蕴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

可见,儒道二家对于祭祀上真神祇之时,皆是明言,重在于诚,而非祭祀何物。

世上鬼神,确实还曾求于祭祀,邀求祭祀香火,为其增添修行,或是贪口腹之欲,各有其缘由。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