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千秋蛊》
千秋蛊

第34章 入学

只是没想到,颜齐光看完她胡编乱造的作业,皱着眉好半晌没说话,递给秦天磊看了看,那臭小子也皱起了眉,然后两人一言不发的去书院交作业了。

等了两天,结果都没出来,秦天磊已考过童生,颜齐光虽未下场但也是秀才身,俩人依旧专心的读着自己的书,唯独暮春斋这边的大小姐急得心烦气躁。

“批卷也太慢了点吧,这要是放在高考阅卷老师里面,多拖后腿啊。”

“三百六十行,族中子弟不是非要走科考一条路,但该读的书必须读,该明的理也必须清晰!”

秦深一句话便将秦氏族学变成了“四季书院”,取的是“不可荒废时光,不可虚度光阴,年年月月,须以读书来丰盈自身”之意。

于是,庆阳城东南面,背靠南寿山下,四季书院建的宽阔大气,书院内师资力量有从翰林退下来的老学士们,也有名动一方的女夫子,还特设“君子六艺”的课程供学子们选择研习。

“哦。”

“红嫣啊,这每年开学会有多少人参加入学考试啊?”

红嫣摇摇头,手里还捏着一个半成品的书包,以前她只听过有族学,但从没了解过。

四季书院为了让学生专心搞学习,明令公子们不允许带书童,小姐们也不允许带丫鬟,院内提供宿舍,也有辅助生活的仆妇杂役,除了洗衣服之类的杂活,其他的事全都得自己完成。

“唉。”越想越觉得自己不该那样胡扯的秦柳烟站在没剩几朵花的梅树下长长叹了口气。

“叹什么气呢?”三夫人喜笑颜开的进来,就见她叉着腰仰天长叹,“快把手放下来,要是这样还得请江嬷嬷再来教你两天规矩。”

“别别别,”秦柳烟连忙恢复大家闺秀的模样,请三夫人坐下后亲自倒了杯茶,“三婶,可是出成绩了?”

三夫人有意吊她的胃口,学着她刚才的样子也叹了口气,然后低头默默喝茶。

“不是,没,没过?”虽然秦柳烟深觉自己的水平放在这个遍地都是天才的地方确实应该从头学起,但真没过,还是让她心里失落了一番。

她怎么着也是新时代被国家培养了十几年的应试教育人才啊!

三夫人看着她满脸失望的模样,终于忍不住笑出了声,伸手打了一下道:“傻孩子,过了,而且还进了乙等班呢。”

“过了!”秦柳烟这起起伏伏的心一下便扬了起来,但又瞬间落了回来,“乙等?”

“不然呢?乙等已经很好了,你还想进甲等啊?”三夫人耐心的解释道:“齐光倒是进了甲等班,不过那甲等班大多是为要下场科考的学子准备的,你去没用。”

“噢~”秦柳烟深以为然,这样算下来她还是尖子生了呀。

“行了,磊儿年纪尚幼,但自幼吃得苦总算没白吃,同你啊在一个班里,我让周嬷嬷替你们收拾好了入学用的东西,准备准备,明日别迟到了。”

“知道了,谢谢三婶。”

尖子生秦柳烟同学终于心安理得的睡了一觉,一大早神清气爽的背上包袱,跟着表哥和堂弟一道去学院报到。

但是在她看清班级门口站着的人时,突然觉得是不是德高望重的夫子们多少有点老眼昏花了,怎么一心在琴棋书画和礼仪规矩上的秦槿烟,居然也做了她的同窗?

如三夫人所言,女子亦要读书习字,懂是非能明理,因此除族中子弟外,凡是有意向进族学的女儿也能在学堂有一席之地。

只不过书院配置如此高大上,要进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罢了。

她叹了口气,反正事已至此,接着编呗,毕竟从前被应试教育锻炼出来的技巧还没丢——谁还没有在看不懂作文题目的时候天南海北的胡扯过啊。

秦柳烟撇嘴,抱怨道:“我如何写得了这策论?”

秦家族学与其他不同,本来只是为秦氏族中子弟设立,教授的也不过就是基础的策论、典籍,还有应试方法,可经历过秦老太爷一案,让秦氏领头人觉得族中子弟教学的任务乃重中之重,即便有像秦彦这样从商者,那也是自幼被四书五经熏陶过的。

秦柳烟看着面前的辩题,提着毛笔半晌下不去手。

一个入学测验,根据成绩分级分班,即便你已有功名在身,也必须得到院内四位德高望重的夫子的评分,且必须是乙等及以上才能进入课堂学习,否则就只能先在最外头的大教室跟着学最基础的东西,每月一次考试,考过才能往里进。

但……

“三姨丈说你写的那封信,篇幅不长但三言两语间便能将事情描述清楚,且还列举出疑点和解决方案,这等论题对你而言,应当不难。”

真是她的好爹地。

秦柳烟在心里骂了一万句脏话,转头就见秦天磊也埋头唰唰写着,他们的题目都是随机抽取,各不相同,因此即便放考生在家开卷考,书院的夫子们也是有信心来做评判的。

所以到了现在,院内学生不仅有秦氏子弟,还有庆阳其他氏族的子弟,因学费不贵,还有一些远道而来求学的寒门子弟也在书院里熠熠生辉。

只是有些人家并不指望孩子考取功名,每季一贯钱交着,也不奢求他能往院内进,在大教室里学些基础的知识,能不被人笑话且懂些道理便足矣。

“小姐,啥是高考?”绿暗端了碟瓜子,边磕边问道。

“呃,没啥,就是像科举一样的一个考试。”

“我为什么不能先在大教室学啊?”秦柳烟看着那试卷上的“论盐和棉花孰贵?”就头疼,她连盐多少钱棉花又是多少钱都不知道,能写啥?

“三姨丈的意思,你必须进内学。”颜齐光抿了口茶,头也不抬的说道,手下唰唰的写着自己的策论,他的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

四季书院除了培养秦氏子弟,后期更多的其实是往帝京输送人才,考取功名者持书院符牌可直接拜秦相为师,成为秦相门生。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