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开局继承百亿家产,喜欢捐款很合理吧?》
开局继承百亿家产,喜欢捐款很合理吧?

第七十九章 贫困县

董思远他们二十人,被分别安排在六个房间里,其中,董思远一个人占据了一间。

剩下的人,都让他们自行组队了。

赵雯和李可可自然绑定,还有一个她们两个共同的朋友,三个人住在同一件房子里。

虽然如此,这里却是众多贫困县里,最贫困的之一。

这里依山傍水,四面环山,理应是个适合旅游的好地方,但是没人也没钱开发,国家的钱来了很多次,却无法把这个地方,从贫困线上拉出来。

这里的很多人,除去有个手机之外,大多数时间,活得都像是个古代人一般。

“你们随便住,在这住多久都行,有什么想知道的,想问的,都可以来找我。”

县长的表情里带着沧桑,他从兜里拿出一盒红塔山,从里面抽出两根烟,一根烟叼在嘴上,另一根烟递给董思远。

“谢谢,我晕烟,抽不了。”

县长也不强求,他叹了口气,说道:“对于您援助我们县城,我觉得非常感谢,真的,田阳县的每个人都会感谢你。”

“可是,我也和您说句实话,我真不知道我们县城有什么好来的,我们这没有资源,没有土地,大家就这么苟且的活着。”

“之前国家来了,给我吗修了房,买了牛,可是然后呢,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山上的东西又不跟人的想法走,能挣钱的人早就走了,剩下的这些老弱病残,光靠你们,又能做到什么呢?”

“田阳县,最好的办法,就是把现在的这一批人送走,老的老了,走的走了,到时候,直接把这片地方一推,直接让田阳县从地图上消失,就一切都好了。”

说话时,县长手里的烟一直没放下,董思远看着他,县长长相普通,皮肤沧桑,头戴贝雷帽,身上套着一件带着补丁的衣服,脚下踏着一双破旧的解放鞋。

完全是曾经那些农民人的样子,他的手指被烟灰熏成黑色,没当他说话时,能看见他嘴里的两颗豁牙。

这样一个人,放到其他世界里,都是妥妥的反派形象。

可是,当他把话非常直观的说给董思远听的时候,董思远却觉得他无比真诚。

董思远没有气馁,而是笑着和他说道:“没事,总会有办法的,先让我的人在这附近转一转再说吧。”

县长曾经迎接过那么多人,自然知道他们这些人的想法,谁刚来的时候都不会死心。

只能放任他们到处走。

“可以倒是可以,只不过……”县长的表情有些严肃,“让你妈队伍里的小女生都小心点,别让他们到处乱跑。”

“他们怎么了?”董思远有些讶异,“难道县城里有什么问题吗?”

县长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摇了摇头说道:“等你过一段时间就知道了。”

董思远又和县长了解了一些关于村庄的事情,然后就离开了房间。

其他人也准备好了自己的东西有了上次的经验,还有王麟提前准备的攻略,来到这的人,都很快就接触了新的生活。

虽然现在的生活比较艰苦,但是他们一想到,回去之后,每个人都能拿到两万块的奖金,顿时所有人都不再难过了。

尤其是新来的那些人,哪怕是为了给董思远演过家家,他们也愿意了。

尤其是几个刚刚来到公司没多久的员工,对于他们来说,这一趟下来,一个月的工资就能突破三万,对于很多北漂来说,这个工资,足够他们骄傲很久了。

他们收拾好住的地方之后,就开始各自去找之前分配好的组长。

再来到这之前,每个人都分配好了自己的工作内容,他们现在,就要按照之前的规定,按部就班的施行就好。

网络销售部门,去挨家挨户的问,他们靠什么生活,看看能不能和天元味业挂钩。

董思远来之前,已经和天元味业的供应链负责人员谈过了,他用了自己的身份,和公司的名头,成功要来了极高的议价权。

如果,田阳县能出品天元味业需要的种种产品,那董思远完全可以和县长写一份合同,让田阳县成为天元味业的众多供应商之一。

这也是董思远敢来扶贫的依仗。

也是国家扶贫时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

网络销售部的人,手里拿着天元味业几万种产品,几千条产品链,足足十万种不同的货物,挨家挨户的去闻讯。

看看田阳县有没有足够的潜力,经过他们改造之后,成为天元味业的供货商之一。

如果田阳县真的能做到,那就相当于,直接走上了一条快车道,整个县城,有了一张至少十年的长期饭票。

网络宣传部的人,跟随李可可,开始在整个村庄里到处拍照取景。

他们是董思远这趟旅程最在乎的人。

说到底,董思远之所以能拿着奖金四处挥霍,花给陌生人,就是因为能在网络上造成足够的轰动,然后带动天元味业的各项产品有非常多的销售量。

如果,他们拍摄的视频,不能像上次那样,形成舆论,传递给每一个人,那董思远就不能再到处散财了。

现在,李可可不再是独自一人,他们五个人里,对于互联网,宣传最为了解的就是李可可。

其他几个人,有专精拍摄的,有专精文案的,但是他们都没有李可可这样,对整个互联网网络环境有足够的了解。

更多是对于自己技术的钻研,在李可可的带动下,他们慢慢开始用互联网,宣传的方式思考,如何拍摄,如何剪辑,如何设计文案内容,才能引起话题,带动观众。

网络舆情监控组,他们也有五个人,他们的任务是,修缮学校,把之前准备好的各种设备,安装到学校里。

为什么很多地方,都会兴建希望小学,因为,大家都在投资未来。

尤其是国家组织的希望小学的修建,这是一项过在当代,功在千秋的行为。

在短期内看不到成效,但是却是能实打实的让农村里的,县城里的孩子们,至少有机会经历小学六年,初中三年的九年义务教育。

让他们至少有工可打。

很多地方,没有初中文凭,甚至连个服务员都做不了。

网络舆情监控组的五个人,带着一整个货车的设备,和学校对接。

都是些非常崭新,非常实用的教学设备。

他们没有为了好大喜功,购买一些并不实用的东西,比如电子屏,电子教棍。

而是些非常实用的东西,比如笔和本子,每个学生都能拿到,学习成绩好的人,能拿到更多。

还有修缮学校厨房,他们直接带了一口锅过来。

未来二十天,网络舆情监控组,还要负责他们二十人的早中晚三顿饭。

从这个角度看,他们也可以被叫做后勤组,做的都是些比较平庸,枯燥的事情。

但是也确实是这些事,才能让其他人放手去做,搭起整个天元味业网络部的基架。

还有董思远带队的人,赵雯也和他一队。

他们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沟通。

是的,五个人以董思远为核心,都提前培训过很久的田阳话。

虽然,不至于像董思远说的这么好,但是至少,能听懂彼此的谈话。

五个人,除去董思远和赵雯,其他三个人,分别跟在三个组身边,专门作为翻译,为双方的沟通架起桥梁。

董思远和赵雯,也没闲着。

他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在山里信号还不好,导致,他们仿佛是新时代的山顶洞人,除去部分已经离开家乡的人,这里非常闭塞,无法形容。

董思远他们,来到的就是这样一座城市。

这种房子,在黄土高坡上非常常见,因为这里水土流失严重,泥石流频发,雨水很少。

所以,这种土房子才能存在这么久。

她疑惑的问道:“你怎么还会说这的话语?”

田阳县,地处津城市附近,离京城不远。

董思远要做的,并不是送钱,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而是帮他们找到产品的销路,让他们认识到,外面世界的重要性。

董思远到达县城之后,县长就在路口等他。

董思远指了指后面的两辆大巴,说道:“这都不着急,你先说,在哪里停车,我们把车开过去再说。”

董思远笑着回复道:“因为我提前学过啊,如果不是有点准备,我怎么可能随便选这里呢。”

他们跟随县长,进入县城,这里说是县城,却没有城乡结合部该有的状态,更像是一个稍微装修过一点的小山村。

周围的房子,还有很多都是由土块掺和着杂草堆积起来的。

县长就在道路的交接处等待董思远。

董思远下车,县长赶快迎过去,有些谄媚的说道:“您来了,您来了,这距离村庄还有段距离,我已经提前给你们预定好了酒店,是住这边还是住县城?”

董思远找到县长,向他道谢,县长摆了摆手,叹气说道:“给你们住的这几间屋子,曾经住在里面的人,要么走了,要么就是老了,也有些被接到城里去了。”

“现在还留在这的,都是些走不了的人。”

县长有些尴尬,“我们这边地方不太够,这两辆车,算了,我先带你们进村吧。”

县长上了前面的那辆牛车,董思远也重新上了大巴,结果看到了赵雯奇怪的眼神。

在路口处,道路变化很大,原本踏实的沥青地面,变成了坑坑洼洼的土路。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