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三国:兴复汉室,从诛杀十常侍开始》
三国:兴复汉室,从诛杀十常侍开始

第70章 卖官鬻爵的崔烈

“陛下,您忘了益州牧日前上奏,请朝廷放刘璋回去榻前尽孝之事?”荀攸说道。

刘辩神色微动,他还真的把这个事给忘了。

荀攸这意思是要跟刘焉谈个条件呐!

结果这才隔了多久的时间,卢植竟然就给他安排上了。

这些重臣对皇帝子嗣之事,可真的比刘辩自己上心多了。

“此事,朕会慎重考虑的。”刘辩说道。

“与其大动干戈,倒不如暂时各退一步,静待益州之变,再做谋划。”

卢植看看荀攸,又看看皇帝,心中忽然间升起一个大大的佩服。

皇帝的才思之敏捷,真的是屡屡让他惊艳。

荀攸的话尚未点明,皇帝竟然就已经猜到了荀攸的打算。

若不是皇帝说了出来,他这个纵横沙场数十年的老将,都差点没反应过来。

就是这君臣二人,实在是……

稍显无耻!

“臣附议!”卢植虽然觉得无耻,但他不反对这么做。

益州有秦岭天险,北部又有马腾叛军盘踞,若与益州开战难度极大。

现在也没有到打的地步。

就算是要打,也只能强攻。

而这是下下之策!

还不如抓住眼前利益,换取一些好处。

“臣附议!”曹操与陈琳在随后也起身说道。

刘辩见大家的意见罕见的这么统一,也就没有再伤害自己的脑细胞,直接准了。

西边这一块,短时间内确实不太好动。

要动刘焉,就得先把马腾、张鲁、韩遂这三个碍事的搞定。

可这三个人个个复杂,又占据了极其复杂的地形。

现在也开不了战,确实还不如拿刘璋换点儿实在的粮食。

等搞得大家剑拔弩张的时候,朝廷可能还连这点便宜都没得占了。

反正刘辩也没觉得刘焉这老小子真会因为刘璋,而老老实实的自己跑到雒阳来。

扯皮再扯下去,估计也就能扯掉刘璋的性命。

剩下的暂时肯定是没什么结果了。

……

一场因为粮食而爆发的战争,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了。

不过在朝中现在有些抬不起头来的大司农崔烈,倒也并没有完完全全把粮食的希望放在这一场战争上。他最近带着人四处奔波,几乎是想尽一切办法的让雒阳的粮仓稍微充实一些。

可就这么大的土地,粮食也就那么多,他能想到的办法是有限的。

几乎是使劲了浑身解数的他,只在弘农和京兆尹征调来了一些粮食。

但数量也不是很多。

不过弘农郡之行,让他得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消息,并在瞬间就动心了。

他虽然也是三公九卿之一,但却游走在朝廷权利的边缘。

很多事情其实都不知道。

在走进弘农郡之前,他根本都不知道皇帝在弘农冬狩,把整个弘农郡的山贼都给清空了,而且还弄到了数量庞大的粮食。

他知道皇帝在弘农冬狩,攻打了不少的山贼。

但真的不知道皇帝把整个弘农郡的山贼都给灭了个干净。

唯一让崔烈感到遗憾的是,弘农郡正在大力屯田,他们也要留足支撑到夏收的粮食。

所以他能带走的粮食并不多。

但这个事,让崔烈动心了。

他可是知道河南尹和河东郡还盘踞着不少的山贼。

怀揣着强烈的激动之心,崔烈在回到雒阳之后,立马觐见了刘辩。

“你要率军去剿灭河南尹与河东的山贼?”刘辩听到崔烈的请求,有点怀疑自己的耳朵。

崔烈是刘辩保留的下一批即将替换的公卿。

他对这个人原本也没有什么好观感,只是架不住朝中旧臣的反复谏言,这才将他与杨彪等人暂时留了下来,但也不重用。

这个家伙曾经通过汉灵帝的傅母程夫人,以低于旁人一半的价格,给自己买了个太尉。但当上了太尉之后,他曾经的好名声就彻底的臭了。

但这不是要紧事。

最最让刘辩对崔烈厌恶的是,这厮曾经提议朝廷舍弃凉州。

卖官,弃土,这他娘的妥妥就是一大奸臣!

但真的架不住人家在公卿大夫中的人缘好,在刘辩大手一挥直接换掉三公之后,尚书给他求官的奏表,刘辩收到了厚厚一摞。

虽然刘辩给了他一个大司农的官,但权利却基本上全部捏在荀攸的手中。

他勉勉强强算是个有名无实的二把手。

刘辩没想到安安分分了这么久,这个老家伙竟然也开始动心了。

“崔卿家为何忽然间想起要剿贼了?”刘辩一边看着奏表,一边问道。

崔烈大概也知道自己并不受皇帝的待见,于是毫不遮掩,并言简意赅的说出了自己的打算,“臣亲自去了一趟弘农郡,并派人去了京兆尹征募粮草,在京畿数郡之中,唯有这两郡,让臣征募到了数量较大的一些粮食。”

“臣在询问之后才知道,弘农与京兆尹之所以有那么多的存粮,只因陛下与何苗将军剿灭了这两地的山贼。雒阳粮草告急,臣觉得盘踞在河南尹与河东的山贼,应能为朝廷暂解燃眉之急。”

“关中百姓颠沛流离,深受战争之苦,本就穷困,臣觉得这可能是唯一的办法。”

刘辩搁下笔,目光平静的看着崔烈,问了一个毫不相关的问题,“朕一直心中有个疑惑,你当初为何要建议朝廷放弃凉州呢?”

崔烈目露惶恐,心狠狠的一抽。

他没有想到,在时隔数年后,当今陛下会再度提及这件事。

他一脸苦涩的说道:“陛下,在当时而言,朝廷根本没有平定凉州的能力。”

“从现在看两年前,臣当时说那样的话,确实是不对,可凉州……”

后面的话,他并没有再继续说下去。

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凉州不是到现在不是还没有收回来嘛。

王国确实被打败了,可韩遂他们依旧卷土重来了。

现在的凉州虽然没有被舍弃,但也不受朝廷的节制。

“陛下,土地失去了可以再夺回来,但在那样的情况下,臣以为朝廷应该有壮士断腕的魄力。朝廷内部的麻烦,远远比争取一城一地的得失更为紧要。”崔烈忽然间情绪有些激动说道。

“臣的太尉的的确确是花了五百万钱买来的,可臣并不屑于与他们为伍。”

刘辩哂笑一声,重新拿起了笔,语气平淡的说道:“夏侯惇正在河南尹率军督建各地驿站,去找他吧。既然要办,就把此事给朕办的漂亮点,若你走过的地方,山贼死灰复燃,朕问你的罪!”

崔烈心神具颤,长伏在地,大声喊道:“臣遵旨!”

皇帝虽然年幼,可他在皇帝的身上感受到了如山一般磅礴的压力。

那随意的举止间所透露出的庞大压力,压的崔烈有些喘不过气来。

他也是侍奉了两代帝王的老臣了。

但他深深的觉得,当今陛下虽然年少,可却比先皇更像一位帝王。

……

战马在荒凉的原野上肆意奔腾,尘土在春风中倒卷。

这里,是黄土高原。

睁眼闭眼全是千沟万壑的一片土地。

露出狰狞尖刺的拒马拦住了骑兵的去路,马上的将领翻身下马,从马背上摘下了两颗头颅,他就那么拽着头发倒提着,一步步走到了拒马前。

“烦请禀报,段煨来降!”

将领高举着头颅,大声喊道。

很快,一支骑兵从拒马的后面呼啸而来。

被西北的春风吹的面庞红润,却丝丝缕缕龟裂开的皇甫嵩从马上翻身而下。

他爽朗的大笑着,一把扶起了刚准备行礼的段煨。

“段将军实乃虎将,本将原以为此战至少还需要两个月才可告终,却没想到段将军长枪一挥,战事已经结束了。”皇甫嵩的语气中带着难掩的激动,狠狠抱了段煨一下。

段煨举起那两颗面目狰狞,极其骇人的头颅,“罪将幸不辱命,李傕、徐荣头颅在此!”

“好!好!”皇甫嵩连呼两个字,命人拿走了李傕与徐荣的头颅,对段煨说道,“本将已命人备好了酒宴,为段将军接风洗尘。”

段煨稍显拘谨的笑了笑,“罪将实在是愧不敢当。”

“走!”皇甫嵩热情的呼喝道。

在朝中居中持重的太尉,在军中那一身洒脱的血勇,好似全无所顾忌。

段煨跟着皇甫嵩走进了大营,那森严的气象看的段煨心神激荡,不禁感慨道,“皇甫将军治军如此森严,李傕能败的这么迅速,实在是情理之中。”

“一群兵痞,野性难驯,我也是下了一番大功夫,才练成这般模样,可也就这样了。我现在担忧班师回京之后,该如何向陛下交差。如此军容,陛下定然是不会满意的。”皇甫嵩打了个哈哈,有些苦恼的说道。

段煨被皇甫嵩这番话给惊到了,“就这,陛下还不会满意?”

皇甫嵩看了段煨一眼,“你会这么说,那是因为你没有见过陛下亲自训练的兵马。”

他走到戍守的将士,比划了一下,说道:“从这个地方看过去,是非常笔直的一条线!”

“可这……也说明不了什么。”段煨摇头说道。

如果不是皇甫嵩沙场老将的身份,段煨一定会有更多的说法去反驳。

皇甫嵩笑着摇了摇头,“等你亲眼见了就知道了,我现在说也给你说不明白。”

段煨笑着恭维了两句,却并没有将此事放在心里。

大家都是领兵之将,他也清楚想要练出一直真正的精兵到底有多么艰难。

那可不仅仅是钱粮的堆叠。

至于皇帝……

皇甫嵩会如此敬佩皇帝所练之兵马,大概也因为是皇帝的缘故吧。

他不想拒绝,但也并不太想直接答应。

“臣请陛下应允。”卢植的倔脾气也上来了,腰一弯到底,就不起来了。

皇帝现在用阴谋诡计都已经不拐弯抹角了。

这都直接了当的喊出来了。

定了御驾亲征之事后,他将目光再度放在了荀攸的奏表上。

刘辩上次还在琼姑之事上纠结。

刘辩头疼的以手扶额,整个人都不好了。

他只是想简简单单的带兵出去打个仗而已,这感觉简直就跟唐僧西天取经似的。

听到刘辩答应,卢植的神色终于有了一些松懈,稍显无奈的说道:“如此,臣没问题了。”

荀攸的奏表只是一个大方向上的规划,并没有提及详细的作战计划。

看了片刻,刘辩说道:“益州实在一片富饶之地呐,这向益州征发粮草,除了能恶心一下朕这位皇叔,彰显朝廷雨露均沾,不是刻意针对谁之外,朕再看不到其他任何的益处,这是不是有些单薄了?有没有其他可利用之处?”

群臣:……

选归选,可他也可以看不上嘛!

这还不是事在人为。

“用刘璋换粮草,合算吗?”刘辩思虑间问道。

“臣以为是合算的。”荀攸说道,“益州牧阻断道路,据守益州,就算朝廷不放刘璋回去,他若一意孤行,定然还可在其他子侄之间做选择,保留益州一脉。”

刘辩也长长的松了口气,没问题就好。

这一场拉锯战,整的他比打了一架还吃力。

“好好好,朕允了。”僵持了片刻,刘辩怂了。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