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三国:兴复汉室,从诛杀十常侍开始》
三国:兴复汉室,从诛杀十常侍开始

第139章 功与罚

张济连忙摇头,“不是,臣的意思是,陛下您该不会是惦记臣的……”

他的话虽然没说完,但意思表达的很清楚了。

“你给朕滚一便去,朕不好人妇。”刘辩气的直接想动手。

但在回京之前,还有诸多事情要处理。

刘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把张济给收拾了一顿。

慈不掌兵,善不从政。

张济稍微有点儿遗憾,但也有些庆幸。

“前些时日,鲁王进献了数匹宝马,你去挑选一批。”刘辩哼了一声后说道。

张济瞬间心花怒发。

虽然挨了半个时辰的骂,功劳也全被剥夺了。

但他从皇帝的语气中感受到了浓浓的爱护之意。

这是绝对值得效死的皇帝啊。

“臣谢陛下赏赐,那些蠢事,我发誓一定不会再发生了。”张济连忙谢恩,嘴咧的跟那莲花瓣似的,一个劲傻乐。

“滚!”刘辩又被气的直瞪眼。

“唯!”

……

该罚的罚完之后,就是此战之后的封赏。

张辽、曹仁因作战英勇,累积功勋,皆加官封号中郎将。

张辽加封虎威中郎将,曹仁加封威武中郎将。

荀彧因屯田有功,加封典农中郎将。

其余各将皆有封赏,但并未有加官。

曹洪本应也在加官之列,但很可惜,这厮在泰山郡实在是有些过于浪了。

他被困东阳城,只能算是过,谈不上任何的功勋。

战事暂歇,加官进爵后的众人,在夕阳客栈接连开宴。

三位新晋封号中郎将,轮番做东。

因为独特的美食,夕阳客栈已经在整个山阳郡都强势打开了口碑。

在昌邑,第二家夕阳客栈在毗邻驿站的地方,已经开业了。

国人自古便是吃中王者,没有人能抵御得了美食的威力。

在这片完全空白的市场,夕阳客栈的出现,完全就是降维打击。

刘辩的这独门生意,想做不红火都难。

在众人都忙着庆祝,忙着欢乐的时候,刘辩再度走进了那座没有名字的园林。

他这次又是来泡澡的。

准备班师回京了,刘辩想到以后大概率是见不到蔡文姬了,忽然间心里还有点不畅快,念头到了这里,他也就鬼使神差的走到了这里。

人有时候就是这么奇怪,明明刚开始的时候相当讨厌。

可如此两次三番之后,反而心里惦记上了。

刘辩其实心里很清楚,他压根就不是为了蔡文姬的人来的,而是为了看人家的波涛汹涌而来的。

一个能让他接连两次做那种梦的身材,想让他遗忘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

但今天,刘辩憋着气差点被池塘里的淤泥都给挖开了,结果也没找见蔡文姬。

上岸之后,刘辩不禁怀疑,难道前两次当真都是巧合?而不是蔡文姬刻意制造的相遇?

徒步在园林里溜达了一圈,刘辩也没有找见蔡文姬之后,只好失落的回了别苑。

……

老山堤顶。

刘辩心心念念的波涛汹涌正在翻来覆去的研究手中的白石。

“大人,这东西我看来看去就是白色的石头啊,为什么可以吃?”蔡文姬不解的冲身边的蔡邕问道。

蔡邕动作有些迟缓的剥了一块白石,递给蔡文姬说道:“吃便是了,这可是难得之物。但你要问它到底是什么,我也不知道,若你能撬开焦公的嘴,也许能知道。”

蔡文姬憋着嘴将老父亲递来的白石,轻轻抛起,然后咬紧了口中,“大人亲手剥的,滋味更是非凡!”

“你啊你,哪有一丝姑娘的样子。”蔡邕摇头斥道。

蔡文姬嘻嘻一笑,“大人你忘了,女儿我现在可不是姑娘,我是寡妇。”

蔡邕的脸色瞬间肉眼可见的绿了,他抬手就是一栗子敲在了蔡文姬的脑门上,“你还知道啊你,我还以为你已经忘了你是卫氏妇。”

蔡文姬悄悄挪开了和老父亲之间的距离,捂着额头嘀咕道,“确实忘了。”

“真是要被你活活给气死了。”蔡邕作势便要好好教训一下女儿。

一旁的郑玄见状立马做了个和事佬,“伯喈,儿孙自有儿孙的福分,你又何必急躁。文姬姑娘忘了卫氏妇的身份也好,她尚有一桩大好的姻缘在等着,卫氏该忘,该忘。”

蔡邕无奈的看着自己的老友,“这如何能忘呢,她的婚约已经在那里了。”

“有人可以的,伯喈放心便是。”郑玄一脸高深的说道。

在看到蔡文姬之后,他的心中早已有了答案。

“此事你就不必掺和了,免得污了你的贤名。”蔡邕劝道,“我知道你有一些本事,能断人身前身后事,但此事,大可不必,且随她吧。”

给寡妇说媒,对于一个大儒而言,可确实不是什么好事。

郑玄哈哈笑了起来,“我只是一个旁观者,这事,可轮不到我插手。”

“朝廷征辟你为博士祭酒之事,如此说来,你是应下了?”蔡邕转移了话题问道。

郑玄眼帘微阖,轻轻点了下头,“应下了,不应似乎也不行。”

“当今皇帝,应该是这个天下最大的枭雄,他的野心很大,我在他的眼中看见了万里辽阔的疆域,看到了铁甲雄师,也好像看到了安居乐业。”

“他虽非真正的真命天子,但,一个枭雄为帝王,在眼下是件好事。”

“你我不能徒有其名,而对天下百姓默然淡视,也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蔡邕听的有些迷迷瞪瞪的。

他转头看向了正在衣服里,细细寻找着虱子的焦先,“焦公也看出来了?”

“看出来了,看出来了,虱子真挺多,我说最近怎么这么痒。”焦先大声喊道。

蔡邕:……

虽然大家都有一些交情,但他对焦先这时不时就发神经的行为也不是很能理解。

蔡文姬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也许焦伯父该考虑换一件衣服了。”

“不能换,可不能换。”焦先摇头晃脑说道,“这衣服跟了我有些年头了,有感情了。”

“对一件衣服有感情,也许您可以将它搞搞刮起来,缅怀曾经年轻的岁月。”蔡文姬有个焦先出了个主意。

这回,焦先倒是放下了手中的衣衫,若有所思片刻后道:“这的确是个不错的点子。”

然后,他就真的采纳了蔡文姬的办法,将衣服绑在了草庐前的柳树上,远远看去好似一张人皮挂在那里,在风中摇摆不定。

然后焦先赤着干枯的上半身,坦然在火堆旁坐下,一身轻松的说道:“没有了虱子的烦扰,又不需抛弃我那间沉重的长衫,倒真的轻松了许多。”

蔡文姬轻轻以手掩面,她意识她他好像出了一个很糟糕的馊主意。

“我这闺女显然并非是一个合格的谋士,他给您出了一个舍去旧衣的法子,却忘记了,您并没有新的衣衫。”蔡邕笑说着,解下了自己的儒衫,递给了焦先,“若焦公不弃,不如先穿我这件。”

焦先非常坦然的接过了蔡邕的衣衫,说道:“当世大儒所赠,于我而言,此衣等同于珍宝,哪敢谈及嫌弃这样的话。”

“实不敢当。”蔡邕拱手笑着,趁机再度问道:“焦公认为,我是否可出仕?”

焦先笑眯眯的看着蔡邕,“你呀,活了这么大的年纪,难道还弄不清楚,当你这么问的时候,其实你的心中早就已经有了答案。”

“我想你更为担忧的是,当你请求面见皇帝的时候,皇帝会不会重用你。”

蔡邕苦笑一声,说道:“我的的确确是有这样的担忧。当今皇帝也许是因为年少,对我们这些曾经的老臣,好像有很深的偏见。”

焦先望向了郑玄,“也许康成能告诉你答案。”

郑玄轻笑,说道:“这个,我还真的知道,当今皇帝并非是对老臣有偏见,他似乎只是担心老臣们会因为自己曾经的阅历和见识,对朝政指手画脚,而成为绊脚石。”

“皇帝的一些想法很新颖,就像这单父城内的夕阳客栈。那里售卖着诸多老夫从未见过的菜肴,色香味皆是上上乘。它的出现,让城内很多经营了数十乃至于上百年的食庒,都没了生意。”

“坦白讲,皇帝一定会重用伯喈,但应该不会是在朝堂上,而是与我一般在太学。”

蔡邕听完,不禁有些遗憾。

他一心想在朝堂上大展身手,而不是以后在太学教书育人。

“该如何做取舍,此事还需伯喈好好思虑,他人说的也多,也不过是一点建言。”郑玄说道,蔡邕的心思他看的很分明,但也没有办法说更多。

人各有志,也各有各的选择。

太学于他而言,是一方善土,可对于别人而言,可能就是穷山恶水。

“康成之言,我已记下,此事我会慎重考虑的。”蔡邕说道。

……

在班师回京之前,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便是先搞定夏粮的收割。

这不仅仅是荀彧整日反复惦记的事情,也是刘辩心中的忧虑。

他虽然没有亲自下地去田里守着,但那份迫切又焦躁的心,丝毫不弱于百姓。

今年粮食的收成,可以说非常直接的影响着他下半年该做什么。

荀彧在封赏结束之后,就带着人匆匆离开了单父。

他需要亲自巡查各屯田尉,盯着夏粮收割。

为了及时应对可能会出现的天灾,及时抢收粮食,刘辩还派张绣率领了五千兵马随行,以便在必要的时候,能迅速抽调人手。

刘辩是因为粮食紧缺才出的雒阳,现在也重新回到了刚开始的问题上。

这一路走来,虽然大军的粮草一直充足,并不算欠缺。

但朝中的粮草,始终并不富裕。

在这个时候坐着的人,其实比行走在田野里的人还要心焦。

治大国如烹小鲜,任何一个环节的纰漏都不会成就一道美食。

而粮食,毫无疑问是治国的主菜。

正静坐府中,从记忆中挑选可用种粮知识书写下来的刘辩,忽然听到赵野在外面低声禀报道,“陛下,蔡邕求见。”

“这老小子什么时候到的单父?”刘辩放下笔,随口问道。

“陛下恕罪,此事奴婢并不清楚。”赵野惶恐说道。

十常侍有好几个死在他的手中,他们的前车之鉴,让赵野不敢有丝毫不安分的举止。

外面的事情,他知道的并不多。

“让他进来吧。”刘辩想了想,还是决定见一见这位颇有影响力的大儒。

“唯!”

和郑玄年纪不相上下的蔡邕,在气色上就比郑玄要好了很多。

两个郑玄的身形,大概才能凑出一个蔡邕。

“庶人蔡邕拜见皇帝陛下,陛下万年!”

蔡邕一板一眼,非常标准且缓慢的行了个跪拜礼。

“天下正值多事之秋,蔡公能在这个时候前来见朕,朕很是欣慰。”刘辩不知道蔡邕来见他的目的,说了一句场面话后便缓缓的饮着茶,等着蔡邕的下文。

而蔡邕虽然来了,但似乎也没有想好,应该跟皇帝怎么说。

闷着头在地上跪了片刻,才说道:“臣得知陛下今岁在雒都举行的夏至大考,这才冒然前来觐见,取士乃国之大事,陛下此举,无疑开了一条壮阔的先河。”

“嗯……嗯。”刘辩面对这样非常场面的场面话,也不知道该说点什么。

索性便应了一声,权当个意思意思。

蔡邕:……

刘辩如此淡漠的态度,也让蔡邕不知道该如何继续说下去了。

他虽然的确是奔着求官来的,但总不能就这么直接了当的请皇帝赏个官。

他大儒的面子,不容许他做这样的事情。

“蔡文姬……可有婚约?”刘辩忽然问道。

他不想跟蔡邕谈国家大事,谈什么国计民生。

倒是他和乐意聊聊蔡文姬的事情。

蔡邕愕然看了眼皇帝,又迅速低下了头,“启禀陛下,小女如今尚是卫氏妇!”

“既然卫仲道早已亡故,依朕看,蔡文姬现在应该就是自由之身才是。”刘辩说道。

其实到现在他的心里也有些矛盾。

那个牙尖嘴利的小女子,刘辩真不知道自己动了这心思,到底是算福分还是给自己找罪受。

而且这个事,他还得早点下个结论才行。

不然以后可能连个后悔的机会都没有……

常玩游戏的人,对蔡文姬这个角色应该都无比清楚,而大部分的人也知道匈奴的左贤王把蔡文姬给抢走了,还给生了俩儿子的事。

基本上就是在这个时间段前后。

这个事无处防备,他现在也没有办法越过冀州去找左贤王的麻烦。

但刘辩还真有些担心。

万一自己这一走,以蔡文姬那跳脱的性子,再溜达到别的地方去,也许就送到左贤王的嘴里去了。

蔡邕神色有些惊愕。

他从皇帝的话里话外,非常明确的听出了皇帝对蔡文姬的意思。

难怪郑玄会莫名其妙的说那么一番话。

以皇帝的身份,河东卫氏根本不会在此事上有任何的意见。

甚至于他们有可能还会奉上嫁妆。

“臣也以为应当如此!”蔡邕心绪复杂的说道。

其实也就是他们蔡氏和卫氏之间,大家还都稍微讲点情面。

若是在寻常人家,丧夫之后根本不必在乎那所谓的婚约,再择良婿是很正常的事。

“蔡公的贤名,朕坐在那冰冷冷的皇宫里也已经听过很多次了。朕欲重振太学,不知蔡公可愿担任博士一职?”刘辩言简意赅,简单直接的问道。

这个结果和郑玄所说的毫无二致。

也让蔡邕心中那仅有的一丝期盼化作了泡影。

他原本想着皇帝会不会把他放在太常,担任某个官职,结果,还就是太学。

“此臣之所愿也!”蔡邕内心稍微有些失落,但还是答应了下来。

当一个结果他改变不了,却又不想继续做个乡野闲人的时候。

那就只能降低自己的标准了。

虽然并非是张济的计划失败了,他想的做的其实还都挺好。

如果成功,对攻打南武阳城绝对是大功一件。

张济抬头神色古怪的问道:“陛下是觉得臣贱内漂亮?”

“你也脸盲吗?”刘辩没好气的骂道。

他喝了口气茶水,蓦然又想起了张济的奏表,“还有,下回你若是再敢给朕上那样的奏表,朕连你儿子一起砍,你那狗趴一样的字,你是在为难朕吗?”

班师之事很快便确定了下来。

可他的职责是保证大军的粮草供给,这就不是一个冲锋陷阵的角色。

结果这厮擅离职守,扔下粮草不管了。

好好的征东中郎将,眨眼就变成了校尉。

早在南武阳就知道自己这一次罪责难逃的张济,只是低着头连连认罪。

连一句争辩都没有,他也不敢争辩。

骂也骂过了,气也消的差不多了,刘辩狠狠瞪了一眼张济,说道:“你本是朕最为中意的一员大将,为什么你总是想着要做一些蠢事呢?你死了,你那漂亮的夫人可就要给别人生儿子了。”

刘辩怼着张济的面狂喷了半个时辰,把上次没骂完的一口气全给招呼了出去。

然后将他这几个月的功劳,全部一撸到底,连个零碎都没有剩下。

他没想到张济这厮竟然想到那里去了。

他没事干提这么一嘴,只是又想起了曹操因为张济的妻子,而遭遇的滑铁卢。

“你最好给朕记清楚,你本应该是砍头的!朕念在你曾经功勋卓著,先留你一条小命。若有下次,定斩不饶!”刘辩喝骂道。

半个小时的喷人,把刘辩都给累到了,嗓子干的难受。

这就是原则上的错误,不能容忍。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