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三国:兴复汉室,从诛杀十常侍开始》
三国:兴复汉室,从诛杀十常侍开始

第385章 各行其事的君臣们

“喏!”

出发益州的使者缓缓启程,过人员相对比较少的东市出了雒阳城。

申泉坐在车里想了片刻,下令所有人将刘焉祖宗的小木牌牌都搬了出来,人手一个。

这分明就是在皇帝的示意下,三公齐出面堵朝臣的言论,怎么能算得上是对的呢?

瞧瞧把那宗正给吓得,腿肚子都在打颤。

“张兄也觉得陛下这么做……过了?”国渊面带淡笑问道。

“出发!”

车队再次启程。

那人手一块木牌牌的盛大场面,瞬间成为了整条道路上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引得无数过路商旅纷纷猜测,皇帝有这是又把哪个重臣的家给抄了。

……

大朝会后的刘辩彻底放松了下来,有事逗美人,无事钓鱼逗美人。

他最近几次都非常明显的感受到琼姑似乎有些……松懈。

不过更为丰满了。

他这后宫之中,论调皮捣蛋,蔡文姬是绝对的一把手。

可论伺候人的本事,琼姑当真是舍我其谁。

回京之后不过五六天的时间,刘辩都感觉自己好像有些瘦了。

但又……欲罢不能!

真的是欲罢不能啊!

每次看到琼姑婀娜而来,他就想替琼姑检验一下腰带是不是系好了。

再数一数马面裙有几个裙门,然后……

刘辩一直有点儿好为人师的臭毛病,在这件事,也没能避免。

而琼姑呢,也很善于学习,还有举一反三的神奇本事。

冰与火的双重考验,这是刘辩教的。

可琼姑竟借此演化出了其他一些奇奇怪怪,说都不好说,但又非常好玩的……考验。

对于刘辩而言,这真的是一个他招架不住的考验。

不缴点械,他自己都不甘心。

……

不得不说,大汉朝现在从皇帝到公卿们,都或多或少的有点儿毛病。

大朝会结束之后的第二天,三公和尚书台两位仆射没有人理会刘焉的祖宗们会变成什么样子,而是齐齐换上了最为寻常的衣衫,把自己打扮的像个商贾,一道离开了雒阳。

他们隐匿行踪,这一走,就是五六天。

“公达,我们这样子走下去似乎也不是事啊。”在一座村落外,卢植一边数着自己揣在怀中的铜币,一边对荀攸说道,“我身上带的钱都不多了。再走下去,我们几个怕是要露宿荒郊野外,吃野草充饥了。”

和有些疲惫的卢植比起来,荀攸倒是挺精神的。

他从怀中摸出几块马蹄金,冲卢植说道:“卢公出门何必带这么沉重的铜币?带金子足以。有这几块,我们接下来的食宿不成问题,我现在更为担忧的是……我们这已经连着走了好些天了,可却没有遇见一个陛下喜欢的少女。”

他更想说的是,受累带那么多的铜币,还用不了多久,有些不理智。

但这话他没好意思说。

尤其是,这几天他们的一应食宿,可全都是卢植掏的钱。

坐在树上眺望整个山村的皇甫嵩闻言说道:“我说实在话,陛下的爱好,属实……有些刁钻了。如果抛弃朝中的定制,不论年龄,那种丰腴的很多。”

“可纳采择秀皆有定制,我们不能弃之不顾,就这个年纪,长成那样的……罕见。”

皇甫嵩和朱儁毕竟是马上将军,此时全是一副护卫打扮。

这一路上他们肩负着护卫的责任,守着卢植、二荀这三个文臣。

卢植虽然也曾领兵作战,可手上的功夫却不行。

“我等五人共同负责此事,若是连祖制都丢了,那可说不过去!”卢植闷声说道。

三公与尚书台左、右仆射,这算得上是如今朝中公卿的顶流了。

他们五个人为了皇帝的子嗣之事,共同办这一件事,若还需要投机取巧。

那……这大汉朝可能真的就要亡了。

“我们应该找更多的人来!”荀彧说道。

皇甫嵩无聊的砍着柳树枝,说道:“我们就是担心陛下知晓之后不同意,才如此鬼鬼祟祟,偷偷摸摸。若再找一些人来,那我们又何必如此?”

荀彧从怀中掏出一本厚厚的册子,拿唾沫稍微润了润手指,翻开第一页说道:“这是我从户部户牍中抄来的河南尹适龄少女名录,这几天时间,我们才找完了第一页。若不多找一些人手,我们……恐怕找不到中意的。”

“我说你怎么会知道的这么清楚,合着你这是有备而来啊!”皇甫嵩喊道。

卢植无语的笑了笑,“他要是没点准备,我们几个得走死在半道上。”

皇甫嵩看着荀彧手中那厚厚的书册,瞬间人都麻了,“你们……这真的是个馊主意,我看我们还是回去想办法劝谏陛下采秀吧。这么厚,靠我们几个,得走到猴年马月去!”

张昭做了个打哈欠的假动作,淡淡说道:“益州牧之事,我不清楚原委,便不多言,也不好置喙。但就我眼前所看到的,这难道不是陛下和三公合力欺压臣子?”

国渊闻言不禁低笑了起来,“合力欺压臣子?这可算不上是,最多也只能说是皇帝和三公在这件事上看法达成了一致。”

申泉拱手说道:“请陈公放心,我知晓此事轻重。这些牌子,和卑职的性命一样重要。”

陈琳这才颔首,抬手挥了一下,“那就走吧。”

一个瘦瘦高高,典型穿衣显瘦,脱衣能露一身腱子肉的斯文男子。

眼前的情况,让张昭实在难以理解。

张昭目带审视看了国渊一眼,说道:“我不敢苟同,看着可不像。”

国渊摇头失笑,“那不如张兄再好好看看便知道了。”

刘焉一支的祖宗们被从宗庙里请了出来,没有任何的流程,方式简单粗糙。

他的话很密集,与人总是笑脸相迎,热情相待。

朝会散去之后,他就在宫中领了差事,在陈琳的一路嘱咐下,拉了一车的牌子走复道离开了皇宫。

临行前,陈琳不是很放心的再度嘱咐道,“尽管刘焉一支虽已被太庙除名,可你车上拉的这些始终曾经是汉室宗亲,关乎着大汉皇室的脸面,不要太草率了。”

陛下似乎非常喜欢用这样的人才。

……

“都抱怀里抱好了,这是益州牧的祖宗,曾经皆是皇室宗亲。它们等同于你们的性命,若有什么事,先顾着它们,再顾你们自己,听明白吗?”申泉对他随行的四十余人吩咐道。

“喏!”众人面面相觑的应道。

这一次的使者,终于不再是陈琳。

而是陈琳的副手申泉。

还挺固执,这朝堂之上看样子又多了一个恃才傲物之人。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