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狂徒太嚣张了》
狂徒太嚣张了

第十二章 行吧!老子不装了

特派员面色严肃,什么也没说。

懂了。

“好,那就听人民的。人民就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市中院。会议室。

因为上级部门的强烈关注,吴院长再次召集法官们开会。

从首都而来的特派员,全程旁听整个过程。

声音很大,非常大,从法院门口直接传进了大楼里。

可想而知,外面有多么轰动。

众人一惊。

什么情况?外面发生什么事了?

“去看看!”

吴院长立即起身,快步出门。

一众法官纷纷跟上。

外界。法院门口。

两辆轿车从远处驶来,停在门口。

车门打开。

一对中年夫妻,与一名中年女人从走出走出。

是他们?!

居然是他们,两位受害者的家属们来了!

看到三人,全场轰然。

无数媒体记者一拥而上,疯狂冲了过去。

“王先生,请问你是来法院提交状纸的吗?”

“王夫人,请问有关民事赔偿方面,你们打算向被告要多少钱?”

“许艳女士,请问你是替女儿,来声讨嫌犯的吗?”

“您们好,我是国家电视台的记者——张冰冰。我台正在向全国观众直播,请问三位过来,是为了什么?”

记者们几乎将话筒,塞进家属们嘴里。

面对全场记者、面对无数摄影机镜头、面对全国观众,这一刻,小萝莉的父亲——王先生,从怀里掏出一张A4纸,随即大声说道:

“我是来向法院递交《请愿书》的。嫌犯对我的女儿很好,希望法院能够从轻处罚!”

什么?!

全场记者懵了。

下一刻。

陈嫣然母亲也从怀里掏出一份《请愿书》:“我也是来请法院轻判嫌犯的。”

轰!

如同惊雷震动天地,震动人心。

全国观众都懵了。

卧槽,什么情况?

在全国人民一片喊打喊杀的时候,受害者家属反而请求法院轻判嫌犯?

天啦!

这事情越来越魔幻了!

……

首都。最高法院。

领导们看到现场直播情况,脸都黑了。

“胡闹!太胡闹了!”

“民众不懂法,受害者家属也不懂。看来我国的法制建设,还任重道远啊!”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说明了普法工作的重要性。此案选择半公开审理,是正确的。既惩治了罪犯,也向全国人民普及了法律。”

“小张,给网信办打个电话,引导下民众舆论。”

“是,领导!”

伴随着这份指令发出,东国各大新闻媒体立刻有了动作。

许多法学教授、大V媒体人,纷纷发表言论:【舆论不可干涉司法】、【嫌犯是否犯罪,应由法官决定】、【请愿书只能起到参考效果】……

看到各大官媒、各大网络平台上的统一言辞,这一刻,郑律师心都凉了。

“完了!”

“当事人完了!这个案子被提前定性了,官方这是要抓典型啊!”

在东国,凡是由上级定性的事,那基本没得改了。

现在怎么办?

自己这个律师,还能怎么办?

郑律师努力地想啊想,想啊想……

可惜,毫无办法。

等待当事人的,将是东国法律最严厉的惩戒。

……

当天。

郑律师再次前往警局,探监当事人。

看到律师再次来访,林元非常激动。

“怎么样?请愿书交了吧?我这次应该能被判缓刑吧?”

林元急切问道,脸上似乎挂满“紧张”……

闻言,郑律师脸色羞愧,低头道歉:

“林先生,对不起。你的案子大概率会被判实刑,我尽力了!”

拿了几十万的委托费,却没起到什么作用。

对于一位全国知名的大律师来说,足以称得上是职业生涯的重大失败。

“哦,是吗?”

这一刻,林元脸上的急切与紧张瞬间消失不见,反而出现了一种冷漠。

郑律师再次低头:“对不起,林先生。上法庭时,我会尽力帮你减轻刑期。”

林元点点头,一句话也不说,起身离开探监室。

会面结束。

这,也是开庭前最后一场探视了。

接下来的日子,新闻报道还在继续,全国舆论依然还是一片喊打喊杀……

九月八号。午夜。

明月高悬,向人间洒满清辉。

江南警局。拘留室。

此时距离正式上庭,只剩下最后的九小时。

林元静静地躺在冰凉的铁床上,眼望天花板……

他在思考、他在反思。

如果当初选择另一名宿主穿越,是否就不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呢?

可惜,现在说什么也没用了。

“哎,没想到自己终究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行吧!”

“老子不装了,老子摊牌了:我就是……”

(求票票,求收藏,求新书投资,求书评区说话。)

(谢谢大家。)

(接下来超级精彩,下章预告:《开庭》!)

https://

.

这次会议主要讨论的是:嫌犯该如何判罚?

“大家都说说,我们应该判嫌犯入狱,还是缓刑教育?”

“对,既然没有先例,那就听人民的。”

听到这样的话,院长微微转头,悄悄看了看一旁的特派员。

既然有人带头,众人便纷纷开口赞同。

此时。

吴院长严肃问道。

此问一出,全场沉默。

“说啊,怎么不说话?周法官,你是这起案件的主审法官,你来说。”

“对,我也觉得应该判嫌犯入狱坐牢,以警示后来者。”

“不能给罪犯开先例,否则坏人容易有样学样。”

“我关注了网络。现在全国家长们都愤愤不平。许多人在网上留言,向政府请愿,希望对嫌犯从严从重处理。院长,人民的声音,就是国家的意志,就是法律的决心啊!”

现在不仅全国关注,而且西方媒体也在关注。

毕竟这是一起开先河的“判例”,是要起带头作用的。如果自己说错了,不仅要背锅,还会被民众骂死。

院长总结道。

就在这时,外面响起喧哗。

吴院长直接点名。

周法官无奈,只能开口,说出自己的意见:“我觉得应该判实刑,以免后人效仿。”

法官们没有一个开口的。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